top of page

常言道:外交是內政的延伸。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中國小粉紅亦不遑多讓。

連場網絡口水戰,令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亞非拉人民咋舌——以文明古國自居的國民,外交詞彙只剩下「你媽死了」四個字?

​情緒化、惡言相向、上綱上線,官方發言人與全球最大內聯網網民口徑一致。網絡化的中國民族主義狂潮氾濫,小粉紅頭頂愛國榮耀四處出征,輕則髒話洗版,重則要求世界各族人民道歉,甚至滾出中國。

「我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領導人如是說。

問題是,「你媽死了」如何可以復興一個民族?

端傳媒 2019 秋季特刊

粉紅狂潮

本期封面主題為「粉紅狂潮」,從兩篇文章看新時代中國民族主義。

 

一文深度剖析了被稱為「小粉紅」的這群愛國青年,如何把愛國和偶像這兩件事同構起來。

 

另一篇評論則以情感和價值兩個元素,解讀建國70年和中港矛盾兩起新聞。其他內容包括反修例運動和國際的深度報導。

滾出中國:十九、二十世紀的國恥,如何締造了民族主義的中國

集粗暴、憤怒、野心與矛盾於一身的二十一世紀現代中國,從何而來?


亟欲擺脫,又同時緊抓不放過去恥辱歷史的中國,又將前往何方?

「中國以民族主義為重,而中國重視者,人人不得輕忽。」

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

當我開始進一步針對毛澤東所說的「一分為二」進行研究時,我發現,在中國大陸的脈絡下,「一分為二」已經是1960年代文革時期習以為常的慣用語。小學生都會使用這個術語來彼此辯論,展開問題的雙面性。工廠工人與普通老百姓也會用這個術語來發揮議論,說明「一分為二」是無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但是,當「一分為二」成為教條化的術語,作為要將無產階級專政內部的資產階級「挖出來」的口號,以及要將混在無產階級隊伍內的「一小撮敵人」不斷地「分出去」的基本動力,「一分為二」的辯證思維就轉變為行動化與具體化的立場選擇,而失去了原本持續變動的思想活力。

義和團:近代中國的「國恥」、列強「欺凌」中國的代表作?或是,另一段從未被真正認清的歷史?

透過作者的梳理與回顧,我們會發現:一九○○年後,義和團仍持續受到多方肯定,其中不但包括中共政府及其重要人物(如周恩來),就連被視為中華民國國父的孫中山也曾公開肯定義和團的「愛國情操」。而這樣的肯定甚至延續到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作者雖未提及,但這一次,編輯部請到張國城老師為讀者進行導讀。不但回顧歷史上的義和團事件,也進一步理解「義和團精神」如何被延續到現代,成為當政者的重要資產。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

威權政體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短暫受挫後,如今捲土重來,而且變得更精明、更有技巧、也更善用群眾原本用來進行抗爭的社群媒體: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Line成了獨裁者滲透的工具,用以傳遞假消息,用以散播仇恨,用以詆毀運動者,用以聚集自己人。

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

極權國家維穩優先,科技巨擘利潤至上,網路理當是促進民主和自由的一股力量,如今卻在這兩者的雙重夾殺下,失落了願景。我們究竟何以走到這一步?如今又該何去何從?

CNN記者詹姆斯.格里菲斯耗費數年進行調查,逐步拼湊出中國防火長城的發展歷程與運作機制。他將在本書中說明,中國何以打造出這部審查機器,而防火長城的觸手又是如何伸出中國,進而影響了全世界每個人的生活;以及,如果我們想保護網路的自由、開放、民主與透明,又能夠怎麼做。

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jpg

我們讓美國人  不敢造次

我們讓日本人  不再放肆

我們創造了  這個時代

他們只創造了  時代雜誌

我們擁有了  四大名著

我們栽培了  四大名捕

孩子你請放心地陶醉

人們不敢有任何的反對

瀏覽更多

NMSL 書單

(陸續更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