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OME - BOOKLIST SEP 2020.jpg

HEAD HOLE ​ 9月書單

自古以來
「自古以來」是萬能KEY嗎?

本不知什麼叫「自古以來」的人,看新聞多了,便日益心領神會地曉得「自古以來」的同義詞基本就等於提醒世人:「此邊界存在爭議」。同時把想象中的祖先祭出,宣示對此地的主權。

繼承權在法理上是不是宣示主權的萬能KEY?最近端傳媒一篇報導提到,香港某些教科書出版商在中國歷史科教科書正文新增了一條內容:「香港自秦代以來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意即「百越」也牽扯在內。

 

循此邏輯,某國自古以來的歷史上曾經收編甚至統治過現時的鄰國,現在可以用同樣的理據宣示對鄰國的主權,並高呼鄰國是某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嗎?

作為一小撮不明真相的讀者,我們也沒有答案。盡管找些書來讀一讀,說不定從此就能用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來解讀當下複雜的環境呢。

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何謂中華?」是直至今日依然無法解決的大哉問!

對於歷經十九世紀經世儒學薰陶後的官僚知識分子來說,清、中國、China三者相同的意象,早已通過「乾隆皇帝神聖版圖」的一體性,以及清國與西洋間的外交而不證自明。在帝國滅亡後,取而代之的便是「中華民族」的國民共同體概念。此一概念是為了填補現實與理想的嚴重差距所試圖創造出來的,具有「多民族性質的單一民族」的想法。然而,在這種認知架構的形成過程裡,蒙古人與西藏人並未參與其中。

不管是西藏問題、維吾爾族問題,還是近年摩擦愈來愈明顯的香港、台灣問題,都是中國單方面強調「中華」愛國主義的聲音所致。因此不得不說,中國的做法,與大清在強盛時期的做法產生了愈來愈大的偏差。這樣的國家,實在難以稱之為大清的繼承者。

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現代東亞如何處理內亞帝國的遺產.jpg
何謂中華、何謂漢:追逐彩虹的草原男兒

最早的「中華」,起源於所謂「五胡亂華」的時代。西元四世紀初,自北方草原的「胡人」,包括匈奴、鮮卑、羯、氐、羌等騎馬民族部落,趁著西晉內亂紛紛南下,試圖在「漢人」的土地上,建立如同漢王朝般的偉大帝國,名為「中華」。這樣的夢想,本書比喻為猶如「追逐草原上的彩虹」般虛幻與悲壯。

 

在本書中登場,試圖建立「中華」的胡人男兒,一共有四位,他們分別是:氐人的前秦昭宣帝苻堅、鮮卑人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以及具有鮮卑血統的隋煬帝楊廣與唐太宗李世民。前三位胡人君主,都試圖透過戰爭或政治改革,建立「胡漢一體」的國家,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何謂中華、何謂漢:追逐彩虹的草原男兒 (2).jpg
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後蒙古時代與世界史的重新構圖.jpg
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

回顧二十世紀初期幾乎一起消失的各個帝國,每一個的起源實際上都與蒙古帝國和其時代有著某種關聯。蒙古人在東歐、中亞、印度、中國都留下了「帝國」,這些帝國直接鑲嵌進了當地的歷史,影響持續至今。

羅曼諾夫王朝的俄羅斯帝國是因為抵抗朮赤兀魯思(欽察汗國)而建立;鄂圖曼帝國的形成與位在伊朗中東地域的旭烈兀兀魯思(伊兒汗國)有關;帖木兒帝國是從中亞的察合台兀魯思中誕生,並於十六世紀南下,進入印度次大陸建立蒙兀兒帝國,直到十九世紀中葉英國人抵達為止。位在歐亞大陸東方的中國更不用說,在大元兀魯思被消滅後二百五十年,出現了性質上是滿蒙聯合政權的大清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幾年,這些帝國不約而同相繼崩潰,蒙古之後的「帝國史」,在這個時候算了一次總帳。此時才是漫長「近世」的最終結局。

從民族解讀世界史:民族如何推動千年來的歷史進展,政治又如何利用民族來製造對立 .
從民族解讀世界史

無論是隋朝的建國君主楊氏,還是唐朝的建國君主李氏,他們皆跟北魏一樣,同樣是出身於鮮卑族,也就是蒙古人。因此,隋唐這兩個中國的主要王朝其實並非漢人的王朝,只是有些中國史學家否認這一點,但當中也有些人表示認同。日本漢學家宮崎市定在二戰時期發表觀點,強調隋唐是鮮卑族,此後就成了全世界學界上的定論......所以,中國的主要統一王朝「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當中,由漢人建立的只有秦、漢、晉、明四個而已。由此可知,中國在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被異族統治。

簡明 台灣人四百年史

史明,本名施朝暉,1918年出生於台北士林施家。一生知行合一,著作論述不斷,傳達革命理念,公認是當代的勇者,永遠的革命家。

 

鑒於這部名著內容過於廣博詳盡,許多有心接觸者無法深入堂奧,史明曾親自將四百年史改寫濃縮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1992),並動筆把四百年史圖像化,畫成一百餘幅漫畫的《漫畫台灣人四百年史》(1994)。多年來,這兩書深受讀者歡迎,被視為建構台灣史觀的最佳入門。
  

不管是初步的台灣史讀者或是近來風起雲湧的反體制運動者,皆可從本書汲取史明研究台灣歷史得出的深刻智慧,做為認識台灣現實或是改變台灣現實不可或缺的知識基礎。

簡明台灣人四百年史.jpg
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精裝)

本書中討論的是什麼是「中國」,現代中國是怎樣從古代中國逐漸形成的,這個包含了眾多民族、複雜文化和龐大疆域的「中國」,在當下面臨著什麼樣的問題?研究中國歷史繞不開這些大問題,觀察現實中國也不能迴避這些大問題。最近,迅速膨脹的中國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就是中國與亞洲和世界,究竟在文化、政治和經濟上如何相處?我們要承認,現代中國已經遇到很多麻煩,比如高句麗問題、東海與釣魚島問題、南海與西沙、南沙問題、外蒙古與內蒙古問題、新疆的東突厥運動以及伊斯蘭教問題、西藏及藏傳佛教問題、中印邊界問題、台灣問題,甚至還有可能死灰復燃的琉球問題等等。 當我們討論「中國」時,也不可避免會涉及「亞洲」的鄰居,比如日本和韓國,甚至涉及到西方世界。生活在這樣一個互相聯繫又互相依賴的世界裡,我們希望反思歷史所帶來的理性,可以讓我們抑制情感驅動的民族主義立場,在同一個世界中彼此尊重。 這本小書中討論這些關係到你、我、他的大問題。本書從「歷史」出發,不僅通過歷史知識認識自我,而且通過歷史知識與周邊鄰居形成一些共識。

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jpg
瀏覽更多
自古以來 ​
相關圖書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