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共產黨為什麼會贏?……本書是對二十世紀最重要歷史事件的出色紀錄!

節奏明快的行文中充滿了令人不忍掩卷的細節,

生動地再現了一九四九年發生的事件。」

 

  1949年之前,世界爭鬥的主要場域在歐洲。到了1949年,克里姆林宮以其極權專制政權總是出人意表的特性,突然將侵略攻勢轉向亞洲……一年之內,中國淪陷,南韓被孤立,緬甸與印度支那搖搖欲墜。英國和美國的公眾輿論還沒能清醒過來因應這波新危機,半個亞洲已然陷落……

 

  1949年在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其影響範圍遍及世界各地,影響時間更直到二十一世紀。在這動盪混亂的一年裡,原先較親西方的蔣介石政府戲劇性崩潰,敗戰於毛澤東和他的軍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三個大敘事主線:橫掃全國的巨大軍事力量、一度曾權勢熏天的領導人出逃流亡、以及旁觀局勢發展的外國列強產生的警覺與驚恐。所有知名的革命人物都在書中登場。

 

  不過同樣也捲入內戰漩渦的,還有那些沒那麼出名的軍事和政治領導人,以及其他許許多多「平凡普通」的中外民眾,其中包括經常受到忽視,卻在蔣政權中扮演極關鍵角色的「桂系」(李宗仁與白崇禧);一位為了躲避戰禍,帶著幼兒從家鄉出走的年輕農村女子(作家龍應台之母應美君);一位上海著名實業鉅子(劉鴻生),以及一名來自河南南陽的中學生,他和同學一起,由老師帶領著向南方出發,只為尋找安全的避難托身之地(詩人及作家瘂弦)。本書作者何傑明追蹤中國領導人物和平民百姓在1949年的境遇,揭示出在這個關鍵年分中,人們的遭遇、餘波和影響後果。

 

  1949年的遺緒,直到今日仍舊引發迴響。何傑明對這一年進行了生動細緻、扣人心弦的書寫。

 

| 目錄 |

 

臺灣版序
卷首謝詞
人名地名音譯謹誌
一九四九年大事記
一九四九年主要人物介紹

前言
導論:南京危機時刻 
第一章  死敵 
第二章  「要來的事件」 
第三章  和平姿態 
第四章  「海上中國」 
第五章  打過長江去 
第六章  拿下大城市 
第七章  兩個人間  
第八章  毛的新世界 
第九章  終局之戰 
第十章  餘波:一九四九年的漫長陰影

附錄
參考書目
註釋

 

| 內容節錄 |

 

第一章  死敵       
 
「敵人是不會自行消滅的」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毛澤東向全中國人民發布新年獻詞,其語調、內容,尤其是那標題,和陷入困境的蔣介石以莊重溫和語氣發表的新年文告比起來,簡直有天壤之別。毛的新年獻詞題為〈將革命進行到底〉,儘管蔣提議與他的敵人進行和談,甚至願意下野以使談判順利開展,毛卻誓言要推翻國民黨的統治,根絕他們背後帝國主義者帶來的影響,並且徹底顛覆他們建立起來、並且互為表裡的社會秩序。
 
「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獲得最後勝利,這一點,現在甚至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他宣稱道:
 
國民黨的主力在長江以北被消滅的結果,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軍今後渡江南進解放全中國的作戰。……因為這樣,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範圍內的勝利,現在在全世界的輿論界,包括一切帝國主義的報紙,都完全沒有爭論了。
 
毛澤東指斥國民黨的高層為「盜匪」和「毒蛇」,要求中國人民不可對他們心慈手軟。這場革命決不能半道而廢,因為「敵人是不會自行消滅的」。
 
如果說蔣介石覺得他周遭的世界在歷經一年的災難後正在崩裂瓦解,那麼毛澤東雖然不像他這篇毫不妥協的新年獻詞那般充滿信心,但他卻感覺到他本人與其所領導的共產主義運動(從一九四五年起,毛就成為中共黨內定於一尊的領袖)正在接近一個直到最近都還難以想像能達成的目標:打下全中國。多年以來,蔣曾經在農村地帶追剿毛;現在風水輪流轉,看來毛也許能把蔣徹底逐出中國。毛注定要進入世界偉大領袖之林,而蔣則將被除名退場。
 
蔣、毛這兩個爭奪江山的人,彼此年紀相差六歲,出生地則相距約四百五十英里。兩人之中,蔣氏的年齡居長。一八八七年十月三十一日,蔣介石誕生於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一家鹽鋪的二樓。浙江位於上海以南,是中國傳統的繁榮地方。蔣的父親是位鹽商,和蔣的關係並不融洽。但蔣對母親,則溫情有加。(譯按:蔣父肇聰先後娶過三位正房夫人,蔣母王采玉為繼配,蔣肇聰在溪口鎮上經營鹽鋪,一八九五年七月去世,當時蔣介石僅八歲,由寡母辛苦撫養成人,因而對母親格外孝敬。)

 

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澤東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一個四周圍繞著肥沃稻田的小村莊。他的父親是一位富農,後來毛領導的革命卻將富農畫分為打擊的對象。年輕時期的毛憎恨自己的父親,但是和蔣一樣,對母親十分敬愛。(譯按:毛母文素勤病逝於一九一九年,當時毛的父親毛貽昌尚健在。)
 
蔣、毛長大成人後,仍然有許多共同之處,不過兩人之間的差異則還有待研究。兩人都聰明、機敏、決心堅定,也同樣投身於改造中國的奮鬥之中,而這樣的爭鬥在二十世紀的前幾十年間,主導了許多中國人的政治生活。兩人都痛感於國家的積弱不振,也都決心有所作為,他們所從事的活動往往都冒著巨大的危險。一九二○年代初期,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得到蘇聯援助,倡導國民革命;蔣、毛這時在同一陣營並肩奮戰,共同為國民革命志業效力。
 
不過,從思想和各自對國家未來的願景來看,這兩人的差異相距不可以道里計。雖然兩人都擁有過人的意志力、自信和使命感,但他們的目標卻截然不同。到了最後,兩人更因為共產主義而分道揚鑣、走向不同的道路。
 
蔣介石在一九二三至二四年率團訪問莫斯科,儘管他對於蘇聯紅軍由政治委員貫徹執行的嚴明紀律頗為欽佩,對其他的東西卻印象平平。「無產階級革命不適用於中國,」他對接待的蘇共官員如此表示,後者聽後大吃一驚。毛澤東在年輕時接觸馬克思主義,後來成為馬列共產主義思想的堅定信徒。他和其支持者都宣稱,已經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融調適,並取得巨大的成功。毛從未出過國,但此時正不斷糾纏約瑟夫.史大林,要求後者邀請他往訪莫斯科,好讓他確立中蘇兩國之間的聯盟關係。
 
蔣對自己和中華文化具有高度的信心,這要歸功於他受洗入基督教後更形強化的個人命運歸宿感。從蔣的日記可以看出,他是個虔誠的人:規律閱讀《聖經》、時常反省與自我檢討。在公開場合,蔣看起來一板一眼,而且內斂自制(在承受讓他快步離開新年除夕茶會的那種壓力時除外),從很多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人物,抱持儒家觀點,深信中國許多問題的解方在於改進整個民族的道德行為。全國軍民必須「抱定決心……改造社會與學術風氣,養成自由與法治觀念,」他在一九四三年出版的著作《中國之命運》結論一章裡如此寫道。

 

毛的性格特質截然不同。他懷抱著更加宏大的遠景,急切地想將中國的發展擺在更廣闊的國際格局當中。如果知道他對中國以外世界的知識,主要都是透過來自蘇聯或馬克思主義方面的資料取得,單是這一點就十足令人感到訝異了。毛比蔣更粗魯、更殘忍、甚至更為無情,他的談吐舉止和行事作風都帶有老家湖南農村的農民特色。他講的那一口湖南土腔也是如此,對於許多他身邊的人來說,幾乎就和蔣介石那濃重的寧波口音一樣難以聽懂。
 
然而在一九四八年行將結束的時候,最終讓蔣、毛兩人出現重大分野的,是簡單卻關鍵的成功——是政治上與軍事戰場上的成功。毛已經帶領著中共全黨全軍來到了即將勝利的關頭。這極其有力的證明,毛有能力在最為困難的環境之中,激發、領導、促進和組織起人們,期望在一個龐大且複雜的國家進行大範圍的變革。他的勝利同時也是對蔣介石在上述這些方面失敗的譴責。
 
一九四八年底,毛澤東剛滿五十五歲,這時的他身形魁梧壯碩,已經結過三次婚,至少生了六個孩子。他的健康狀況並不算好:稍後他被診斷出罹患輕度瘧疾、支氣管炎,以及可能是造成上述病情的原因、同時又是病徵影響下的結果:失眠。平時他穿著成套同顏色的寬鬆大衣和長褲,頭髮長而蓬亂,渾不似晚年的髮型。從一九四七年五月起,毛就一直住在西柏坡,這是一個位於河北省太行山脈東側的小村莊,在北平西南方約兩百英里。太行山是中國黃土高原的東界,山麓以西屬山西省境,東側是河北省,向南延伸入河南。西柏坡在滹坨河北岸,是一個百餘戶人家的小村。村子四周群山環繞,柏樹林掩映著黃泥夯牆的簡陋民居院落。離此最近的城市是東南邊的石家莊,有六十英里路程。解放軍在去年十二月從政府軍手上拿下這座城市,石家莊是華北第一座落入中共之手的大城市。

 

帶著隨身警衛員和一支專司保護他安全的小部隊,在陝北偏遠地帶到處遊蕩了一年多之後,毛澤東終於在這個風景如畫的小村莊安定下來。之前那段時期,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躲避國軍將領胡宗南所部的追擊(躲避國軍追擊通常沒有什麼困難)。胡宗南指揮的政府軍在一九四七年三月時,將中共中央趕出他們抗戰時的根據地延安。蔣極為看重攻占中共總部所代表的意義;當此之時,他似乎已在與毛的鬥爭中占了上風。但是,這一切都只是夢幻泡影。由於別處軍情告急,國軍部隊很快就撤出延安,中共旋又於一九四八年四月重新進占此地。
 
在西柏坡那幢和妻子江青合住的小院裡,毛澤東集中精力進行戰役的指揮部署,以及對中國未來政治前景的規劃。黨中央的重要領導人也紛紛住進附近的房子。這些中央首長之中,包括當時五十歲的周恩來,也許「毛的談判代表」是對他最好的形容,周在黨內和黨外折衝樽俎,特別是和包括外國人在內的中共黨外人士打好關係;年齡只比周小幾個月的劉少奇是黨的第二號人物,他是工運領袖、黨的組織建設專家,最近又擔任起動盪卻深具變革意義的土地革命總設計師;還有比他們大上十多歲的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西柏坡中共中央這個隱蔽在農村、十分安全的「國中之國」,與各方面的距離都非常遙遠,譬如與南京政府那現代堂皇的辦公樓建築群就相距甚遠,離蔣介石和他身邊眼睜睜看著政權崩解的那一小群人也很遙遠;西柏坡這群紀律嚴明、忠誠堅定、而且飽經戰火洗禮的人,正為他們征服、改造中國的計畫,完成最後的修改潤色。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於一九四八年九月在西柏坡舉行會議之後,毛澤東起草了一份對黨內的形勢通知報告。中共現在控制了全國大約四分之一的土地、三分之一的人口。目前已在有四千四百萬人口的華北建立起「統一的黨和黨外民主人士合作的人民政府」。兩個月後,他宣稱中共的軍隊(根據毛的說法,此時有三百萬人)在人數上已經凌駕政府軍(在東北「淪陷」之後,毛說國民黨軍總數降為兩百九十萬)。戰爭因此將會比先前預期的更快結束。「原來預計,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便可能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只需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因此,在毛的新年獻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擘畫。在一九四九年,將要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目標」的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宣告成立,並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這個政府將會是一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的、有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適當代表人物參加的民主聯合政府。」毛將上述這些計畫放在一個宏大無比的時代脈絡之下做為結尾:「幾千年以來的封建壓迫,一百年以來的帝國主義壓迫,將在我們的奮鬥中徹底地推翻掉。一九四九年是極其重要的一年,我們應當加緊努力。」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何傑明(Graham Hutchings),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和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名譽教授。他在一九八七至一九九八年間擔任牛津分析國際顧問公司(Oxford Analytica)的負責人和《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的中國特派記者、特約撰稿人,他是中國歷史專家,也是《現代中國:崛起的夥伴大國》(Modern China: A Companion to a Rising Power)的作者。他目前正在撰寫香港第十七任總督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爵士的傳記。

 

| 譯者簡介 |

 

廖彥博,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著有《一本就懂中國史》、《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與白先勇合著)、《決勝看八年:抗戰史新視界》等。

 

譯有《大清帝國的衰亡》、《中國將稱霸21世紀嗎?》、《謊言的年代:薩拉馬戈雜文集》、《OK正傳》、《驚悚大師希區考克:重返驚魂記》、《漫遊中古英格蘭:十四世紀生活風物誌》、《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紙的大歷史》、《社群.王朝:明代國家與社會》、《中國的靈魂:後毛澤東時代的宗教復興》、《世紀中國:近代中國百年圖像史》、《帝國回憶》等書。

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 (China 1949: Year of Revolution)

HK$227.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何傑明 Graham Hutchings

  • 出版社 | PUBLISHER

    時報出版

  • 書號 | ISBN

    9786263740204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07/11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