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99%赴中國工作者出發前忘了的必修課!

  

  ◎在中國企業,負責尾牙的不是福委會,是黨支部。

  ◎疫情期間,中共高層一聲令下就封城!靠的是毫無公權力的居民委員會。

  ◎校園、村里,所有大小事務誰說了算?不是校長、村長、里長,是黨支部主委。

  

  說到中國共產黨,一般人想到的都是黨總書記習近平領導的中央委員會,

  但光靠國家主席一人,怎麼可能讓全國22省的14億人口乖乖聽話?

  

  其實,真正統領中國的並非國家主席習近平,

  而是有三個黨員就必須組成的中國共產黨基層黨支部,

  從黨員的思想教育,到國營或外資企業的內部運作監督,層層掌握,

  是中國最強大的實戰組織。

 

  本書作者西村晉,在中國的大學任教9年,調查中國的企業改革長達20年。

  讓曾因深入報導天安門事件,

  榮獲最著名紀實文學獎大宅賞的安田峰俊都盛讚本書:

  「日本的中國專家,都應該脫帽致敬。」

  

  他說,光憑「一黨獨裁」這四個字,無法了解中國的全貌,

  你得從「組織論」著手,才能理解中國共產黨的真正力量。

 

  ◎不是你要不要入黨,是黨要不要收你!

  中國共產黨黨員至今已高達9,500萬人以上,

  假設中國共產黨員自成一國,將是世界排名第16的人口大國。

  

  許多大學新鮮人進入校園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是否該入黨。理由是?

  但共產黨不是你填表格就能入黨,從提交申請到成為黨員,審查過程高達12關,

  

  能否入黨的關鍵,竟然不是你黨綱背得多熟、你有多愛國,

  而是你的學校教授、同學、宿舍室友對你「平日做人」的評鑑。

 

  (難怪網路上的小粉紅只能自稱「粉紅」?

  因為要成為真正的「紅」,得經歷重重考驗才行。)

 

  ◎國家主席一人,怎麼管理14億人?靠黨支部。

  在中國,只要有三名黨員,就得設立黨支部,

  所以農村、企業、大學和國營企業到處都有黨支部,

  這一點就連三星、沃爾瑪這些外資企業也得配合。

  

  所有公司都要準備一個會議室,專門給黨支部開會使用。

  員工得定期上「黨課」,熟讀黨綱,這是必備的教育訓練。

  為什麼黨支部功能這麼強悍?

  

  ◎職場裡的黨組織,大大影響了組織治理!

  中國企業不只有新三會,還有老三會:職工代表大會、工會與黨委員會,

  黨委員會甚至可以主導企業的發展方法、參與公司治理。

  

  員工的兩難:該基於愛國心聽從黨的指令(統戰工作、遵循法規),

  還是為了保住飯碗,乖乖遵從外資企業的命令?

  外資企業又該怎麼應對、跟這些深入組織文化的黨委員會共存?

  書中用三星的案例告訴你!

  

  國家主席一人怎麼號令14億人?

  靠434萬個基層黨支部,從灌輸思想到企業內部運作,層層掌握。

 

 

| 目錄 |

 

推薦序  關於那些超越粉紅的正紅們/黃瑞祥
序言 管理13億人口的實戰部隊,基層黨組織

第1章 不是你要不要入黨,是黨要不要收你
1.我該加入共產黨嗎?中國大學生的猶豫
2,審查很嚴格,很多資料要手寫
3入黨動機很重要,成為正式黨員得過十二關
4,學校老師、宿舍夥伴對你的評價,都列入審查
5 無法成為黨員的理由,與政治意識無關
6 不只拉攏學生,更吸收社會賢達

第2章 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組織:黨支部
1 只要有三名黨員,就得設立黨支部
2 每個人都有代碼,辨別你屬於哪種人
3 基層經驗的影響力,大於機關出身
4 中國黨支部的八大基本任務
5 農村、企業、大學、職場,都有黨支部
6 最重要的任務:思想教育和學習黨規
7 任何活動,都不能拿愛國心開玩笑
8 最好的洗腦活動──志工環境營
9 黨員大會與支部委員會

第3章 層層管理的嚴密金字塔結構
1 兩百名中央委員,怎麼領導九千萬黨員?
2 由下往上解讀基層黨組織
3八千九百多萬一般黨員,其實分了好幾層

第4章 不可思議的封城政策,怎麼辦到? 
1 農村,執政的重要基礎
2 生活大小事,都可找居民委員會

第5章 中國企業特色,每個公司都有黨組織
1 負責尾牙的不是福委會,是黨支部
2 員工得上「黨課」,這是必備的教育訓練
3 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結合:黨建品牌
4 黨組織要負責監督企業是否違法
5 國有企業的公司治理與「老三會」
6 黨組織負責人和企業領導人,經常是同一人
7 黨組織負責公司治理,妥當嗎?

第6章 外資企業如何與黨和平共存?
1 員工竊取內部機密,只因為黨效忠?
2 就算你是外國員工,一樣要接受思想教育
3 外資企業可以拒絕設立黨支部嗎?
4 中國式工會,必有黨勢力介入
5 看看外商公司三星電子怎麼做
6 公司內部必須準備共產黨專用會議室

結語 主席的力量,沒有外界以為的那麼強大
主要引用文獻

 

| 內容節錄 |

 

我該加入共產黨嗎?中國大學生的猶豫
 
「我很猶豫該不該成為共產黨員。」
 
2013年春天,當我開始在中國河南省的大學,工作了差不多半年左右,一位學生拿著上面這個問題,來詢問我的意見。這真是一個令我吃驚的體驗。
 
這位學生之所以會來找我商量,最主要是擔心:「如果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將來在找工作的時候,要是想進外資企業,會不會比較不利?」此外,他也提到,加入共產黨的優勢,就是如果要進入中國國有企業的話,也許會比較有利,而且他也純粹對黨活動有興趣。
 
然而,當時我不太清楚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方式,以及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我只知道,大學校內應該有共產黨的黨組織存在。根據這位學生所說,只要他本人有意願,且校內共產黨組織中負責的老師答應,那麼他就可以入黨。
 
成為共產黨員有什麼好處,讓大明星成龍也嚮往?
 
我到中國之前,也曾經加入日本某個政黨,有兩年左右的時間都擁有黨員身分。因此我就把這件事告訴這位學生:「我曾經被住家附近的大叔拉去加入某個政黨,當時我只是在一張非常簡單的表格上填了姓名,繳交差不多2,000日圓的會費,就成了日本政壇中○○黨黨員了。日本其他的政黨大概也是差不多的狀況吧,既沒有什麼面試,也不用參加任何筆試,更不需要寫什麼小論文,所以我當初也沒有因為這件事而唸書。」當我向他這樣說明時,他竟然露出了苦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日本權力的中樞結構竟然如此簡陋,讓他覺得很失望?
 
最後我這樣回答他:「我也是外國政黨的黨員,不過我在中國找工作時,完全沒有遇到任何困難。我想,就算你成為共產黨黨員,要進入外商企業,應該也不會有太多阻礙吧。說不定這些公司甚至不會問你到底是不是黨員呢。」但過了7年後,日本媒體開始報導在外資企業、甚至是駐外機構中,有很多共產黨員員工,這樣的狀況甚至也在日本議會引發討論。儘管說我「無法預測,或不可能會知道這樣的發展」,但我還是覺得自己做錯了。

 

不過另一方面,誠如前面所言,如果要進入中國國有企業,或想在中國企業就業的話,成為黨員大都比較有利。因為成為黨員,就代表著有強烈意識與配合度,此外也因為在中國的企業和其他各種職場中,黨組織經常扮演重要的角色。針對工作職場中,黨組織的活動與角色,將在第2章與第5章更詳細的說明。
 
此外,黨組織中的各項團體活動與學習,也會刺激青年培養與建立志向、興趣與歸屬感,這部分我們也會在後面的章節詳細介紹。香港的電影巨星成龍,曾在2021年中國電影家協會的座談會上表示:「我要做黨員。」掀起了一陣議論。
 
成龍或許是因為想在中國博得人氣,才會發表這番言論吧。但如果我們單純看他這句話,或許也可以解讀成「我很羨慕黨員」,並且對黨組織的活動以及學習內容感興趣。
 
順帶一提,在計畫經濟時代,成為共產黨員還有一個優點,「如果是黨員,在住宅抽籤時可能會比較有利」等,但近幾年就沒聽過這種狀況了。住宅主要是透過市場供給(有一部分是透過職場,提供給員工),因此與其說是否是黨員,還不如說是看有沒有錢,或者是職場的福利待遇是否充實等因素更重要。
 
在中國的大學工作後,我發現有許多學生雖然不是正式黨員,但也不算非黨員,而是屬於「預備黨員」。這些學生雖然不會特地向我這個外國老師表示身分或是炫耀,但因為會寫在各種資料(例如學生讓我看他們暑假打工時的履歷表)上,所以我會知道這些事。
 
所謂的預備黨員,是指已經表達入黨的意願,到正式入黨之前,還處在一種研習期間狀態的人。提出入黨意願者的條件,還包括年齡限制。得要18歲以上才能提出入黨意願。因此在大學四年級之前,幾乎沒有什麼正式黨員,大多數都是預備黨員,或是還在更前面的階段、正處於提出入黨意願步驟的人。
 
當我剛到中國時,也曾經誤認過。很多還沒有成為預備黨員的人,會被稱為「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有點類似見習的成員。從外部來看,會覺得他們好像在從事黨的活動,因此很容易被誤認為預備黨員。不過,他們只是在接受成為黨員之前的教育,以及處在接受審查的階段而已。

 

只要有3名黨員,就得設立黨支部
 
中國共產黨在《黨章》的第5章中,定義了黨支部究竟是什麼樣的組織。「企業、農村、機關、學校、醫院、科研院所、街道社區(關於街道社區,會在第四章詳細說明,指的是都市裡區域性的社群)、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資料來源: https://www.12371.cn/special/zggcdzc/zggcdzcqw/#diwuzhang)
 
先前在第1章說明了入黨的程序,提到對入黨申請者採行的各種手續、教育訓練等,這些基本上都是黨支部的工作。此外,預備黨員一邊接受指導,一邊實際從事共產黨活動時,主要的場所也是在黨支部。在制度上,大約是由3至49名黨員組織一個支部。在職場和地區中只要有3名以上黨員,就必須設置支部。
 
相反的,一定會有人疑惑,如果支部的黨員不到3人,或者是這個職場或區域裡本來就沒有3名黨員的話,要怎麼辦?這時候他們就會和附近的支部聯合。如果是企業和大學,黨員就會和附近的企業及學校的支部合作,一起從事黨的活動(事實上,很難想像大學等單位裡,黨員少於3人以下)。地區的黨組織也會和附近區域的黨組織,聯合實行黨的活動。如果是聯合黨支部的話,支部委員會和書記的設置基準,也和一般的黨支部一樣。
 
大學學生所組織的支部中,尤其是某些學系,依不同年級組成支部的話,那麼越低的年級要達成「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條件,就越困難。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和別的學年,或其他主修科目聯合起來組織黨支部。如果黨員在50人以上,就會設置多個黨支部,並且成立有階層結構的組織。這一點會在後面的內容詳細說明。
 
日本也會在各地區設置政黨支部,但是和中國在各學校及企業中設置的狀況大不相同。日本政黨的黨員,基本上都會在地方上集會及從事政治活動,但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基本上活動的場域就是職場和學校。許多隸屬於地區黨支部的黨員,都是已經退休的老人。換句話說,職場裡有黨支部的人,就不隸屬於地方的黨支部。如果是還未退休的黨員,不會參加自己居住地區的黨支部活動,而是會參加職場裡的黨支部集會。這一點和日本非常不同,須特別留意。

 

學校及企業中所設的黨支部,基本上都遵循其組織原本的基層結構來設置。也就是說,如果是學校的話,會按照學系或者是研究所主修科目來設置支部。企業的話,就會在不同的部門裡設置支部。在學校中,教職員黨員就會成為教職員黨支部的成員,學生的黨員和預備黨員,大都成為學生的黨支部成員。
 
黨支部是設置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末梢,算是最基礎的單位。基本上,中國共產黨和其他大多數的組織相同,都呈現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而黨支部就是構成金字塔結構底層,最基礎的部分。
 
黨支部不僅是因為「位在組織末端,所以重要」,同時也是因為扮演了中國共產黨與「群眾」互動的角色。就如同第1章提到的,入黨申請者不能突然向黨中央提交入黨申請書。通常都是向學校和職場的黨支部提出申請,因為黨支部是最接近群眾的黨組織。至於「群眾」嚴格來說是什麼,將會在下一個章節詳細說明。
 
農村、企業、大學、職場,都有黨支部
 
前面提到,黨支部必須完成前述8項基本的任務。但隨著黨支部的性質不同,功能也不相同。地區別的黨支部和企業中的黨支部,工作非常重要而且難以理解(然而,這不過是我們這種局外人覺得難以理解罷了。對黨支部的成員來說,應該是理所當然之事)。因此我想要在後面的章節更詳細的說明。
 
設置於地區的黨支部,管經濟與福利
 
設置在村裡的黨支部,不只是在政治層面,在經濟、福利層面也必須發揮其功能,比方說農村的產業振興、為了脫離貧困而提供解決方案等。相較於其他領域,設置在村裡的黨支部,責任可說是既廣泛也繁重。
 
在都市地區(被稱為「社區」,我會在下一章說明其定義)中設置的黨支部,就要擔起居民福利方面的功能。為了提供人民公共服務,必須要建構平臺,並推行改善居民福祉的工作。或許有很多人會覺得奇怪:「福祉和公共服務明明不是政黨的工作,是國家行政的工作吧?」關於這個問題,其中含有中國獨特的提供公共服務的架構,這一點會在第4章說明。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西村晉,1977年生於東京都武藏野市。經濟學博士。對中國企業的改革進行了長達二十年的研究調查。著有多篇中國企業論、國有企業管理的相關論文。

 

曾任日本外務省北美局北美第二課的兼職人員(國際經濟、金融分析員)、創價大學管理學院助理教授等,於2012年移居中國,在河南農業大學擔任外語學院的副教授,長達九年。

 

自2022年4月起於文化學園大學語學研究室擔任任期制副教授,主要從事留學生教育。對中國大眾文化的變遷有著強烈的興趣,不定期會擔任慢搖這類中國電子音樂的DJ從事活動。本書是第一本獨自創作。

 

| 譯者簡介 |

 

郭凡嘉,臺灣大學日文系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課程修畢。譯有《奧客退散!》、《不說「我」,別人才聽你的》、《回嗆的修養》、《王的歷史》(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中國共產黨,世界最強組織:國家主席一人怎麼號令14億人?從灌輸個人思想到企業內部運作,是什麼在層層掌握

HK$133.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西村晉 

  • 出版社 | PUBLISHER

    大是文化

  • 書號 | ISBN

    9786267251676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04/27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