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二世即位之時,英國與全世界都面臨劇烈變動,包括二戰之後確立的美蘇冷戰局面、科技競賽、歐洲在戰後的復甦、英國在世界地位的改變、諸多前殖民地獨立為嶄新的國家等,而時代的改變也帶來君主制度存廢的長年爭論,英國王室亦多次遭到檢視與批判——不過,外界的批評極少針對擔任英國國君70年的伊利沙伯二世,英國女皇在英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始終與責任和堅忍劃上等號,身體力行著女皇的母親伊利沙伯王太后(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曾引述的格言:「永不抱怨,永不解釋。」(never complain, never explain)
一生堅毅與奉獻
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坐在書桌前,開始承擔她做為君主的責任。幾個小時前,她還是伊利沙伯·溫莎(Elizabeth Windsor),現在,她是英國女皇,英聯邦的元首,以及英聯邦王國的最高統治者。
當時是1952年,她還在服喪。儘管心裡悲痛,年輕的女皇仍以優雅的姿態(與招牌的剛毅)擔負起新的責任。
她的私人秘書後來回憶道:「她坐得直挺挺的,全然接受自己的命運。」當秘書問她要以哪個名號統治時,女皇回答:「當然是我自己的。」
在接下來的七十年,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讓國人與世人都留下了鮮明的印象。她的王位之路走得曲折,統治期間經常受到危機與社會動亂的干擾。
但她的統治注定要歷經勝利與悲傷,衝突與幾乎想像不到的改變。一路走來,她成為英國統治時間最長的君主,連結了過去與現在,成為世界舞台上不可抹滅的人物。
情緒也能幫助我們活得更充實――「敬畏」幫助我們探索、學習,找到自己在群體中的定位;「喜悅」推動我們向外發展,尋找讓自己感覺快樂的人與活動。情緒也幫助我們與他人相處和交流――他人的溫暖微笑代表著歡迎;帶著怒意的皺眉則表示「要當心」。
曲折的皇室命運
誕生於1926年4月21日,伊利沙伯成為了國王的孫女,公爵的女兒,也是溫莎王朝(House of Windsor)的新成員。儘管出身皇室,伊利沙伯・亞歷山德拉・瑪麗公主看起來並沒有注定要登上英國王位。她是君主政體中的第三順位繼承人,一般認為她的伯父愛德華會成為國王,然後結婚,並生下自己的皇室繼承人。但歷史對伊利沙伯另有安排。在她九歲時,伯父順利登基成為愛德華八世。但不到一年,他卻宣布退位,放棄王位,並迎娶兩度離婚的美國社交名流華麗絲・辛普森(Wallis Simpson)。伊利沙伯的父親成為國王,她頓時成為第二順位,即將掌管英國世襲的君主政體。
伊利沙伯二世 (Sep 20 2022, 國家地理特刊)
作者 | AUTHOR
National Geographic
出版社 | PUBLISHER
大石國際文化
書號 | ISBN
4718009462571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0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