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曾經的波斯霸主、伊斯蘭世界中心,
近年卻被指控為宗教狂熱、恐怖主義的溫床。
1979年革命後,從世俗政府走向神權統治,從親美走向反美,
近年更因核協議與勢力擴張受國際關注,
究竟伊朗人民在想什麼,又真的想往哪裡去?
1979年伊朗發生一場史無前例的革命,一夕之間從親美的世俗國家變身成西方國家眼中保守封閉、宗教狂熱、恐怖主義的溫床。有人說,這是美國刻意操弄的刻板印象,但為何伊朗國內卻有許多不滿的聲音?本書作者親訪伊朗的知識份子與異議人士,重述伊朗革命後四十年的歷史。帶領讀者一起探索,這些宗教思想家、政治人物、文人、記者、社會運動份子和一般民眾,用盡全力思索,不顧一切奮力與自身政府對抗,究竟是為了換來一個怎樣的未來?
◎伊朗專家陳立樵(輔大歷史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崔進揆(中興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專文介紹伊朗政治制度與美伊關係二十年
◎《我們最幸福》作者芭芭拉‧德米克、《紐約時報》傳奇書評人角谷美智子盛讚
◇伊朗如何從親美到反美?
伊朗曾是中東最西化、親美的國家,但在開放自由的表象背後,卻是英美的政治干預與經濟剝削,當伊朗人過著貧苦的生活。為了趕走外來勢力、改變國家,1979年爆發了伊斯蘭革命,推翻親美的巴勒維王朝,極度反美的領導人何梅尼上台。不久,發生了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使美國與伊朗正式決裂,伊朗就此走向國際孤立,經濟封鎖之路。
◇神的統治之下為何不是樂土?
1979年伊朗革命後,建立起現代世界罕見的神權國家。以伊斯蘭教士為主的「法基赫」成為世俗政府背後的決策力量。在他們的主導下,一度男性必須蓄鬍來證明自己的信仰,女性則都得戴上頭巾,革命前的比基尼海灘已成遙遠的過去。社會杜絕來自西方娛樂,年輕男女並肩而行就可能遭遇盤問。此外,1980年代起伊朗更多次投入戰局,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讓伊朗青年在伊拉克前線流乾了鮮血,經濟也走向混亂局面。
◇天堂在哪裡?
面對國際的孤立、經濟的困境,有人認為伊朗若要晉身為已開發國家必須採納西方價值,但西方文化中的自由,與伊斯蘭傳統要求信眾的克制,似乎又背道而馳。對政府的不滿、該選擇哪條路線前進,都是伊朗知識分子不斷苦思的問題。雖然,他們自認「沒有任何人試圖推翻伊斯蘭共和國」,但伊朗政府卻以反美為武器對這些「異議分子」監視、盤查、拷問,或以通敵罪名入獄。而這些異議分子確實也受到以美國為主的國際社會支持,外界以聲援他們來打擊伊朗政府。可以說,不論革命前或革命後,伊朗仍無法擺脫美國的影響。
本書將以這些「異議分子」為主角,重看伊朗近40年的歷史,深入了解伊朗人所追求的未來究竟是什麼。這不只是他們的個人故事,更是一個國家及其人民努力尋求改變的過程。今日的伊朗也許不是個快樂的天堂,但那些為了國家努力的個人,卻值得我們致以敬意。
| 目錄 |
目錄
伊朗地圖
序言
第一部分 革命
第一章 小黑魚
第二章 伊斯蘭共和國
第三章 持續沉思的時期
第四章 血的洗禮
第二部分 重生
第五章 擴大與縮小
第六章 熱月
第七章 伊朗曆三月二日
第三部分 改革
第八章 連環謀殺案
第九章 伊朗曆四月十八日
第十章 總體計畫
第十一章 奇蹟室
第十二章 蜘蛛的房屋
第十三章 蓋棺論定
第四部分 反抗
第十四章 普通人
第十五章 阿希耶赫
第十六章 汙泥與塵垢的史詩
第十七章 知識分子骯髒戰爭的結束
後記
致謝
注釋
參考書目
英漢對照
| 內容節錄 |
第一章 小黑魚
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裡,海底有一條睿智的老魚召集她的子女與孫子女,一共一萬二千條魚,然後講了一則故事給他們聽。
老魚開始說道:很久很久以前,一條小黑魚與母親生活在山中的小溪裡。從黎明到黄昏,母親與孩子不斷繞著圈游著,在裂縫裡進進出出,直到夜幕低垂,她們才返回家中,在長滿苔藓的岩石底下安睡。
某天早晨,天還沒亮,小魚叫醒母親,宣布她要離家。一個簡單的念頭盤踞在她的心中:小黑魚想知道,這條小溪通往何處? 母親笑了。「親愛的,」她說道,「小溪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小溪就是這樣,它不斷地流動,哪兒也不去。」小黑魚確定這不可能是真的。儘管有長輩的威脅,以及同辈的敬畏,小黑魚還是出發了,她順著瀑布而下,來到一片池塘,那裡可以看到的生物只有蝌蚪。 蝌蚪告訴小黑魚,他們出身貴族,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生物。他們充滿自信地說,他們所在的這片池塘,就是整個世界。蝌蚪的母親是一隻青蛙,她責怪小黑魚,說她是「沒有價值的生物」,會帶壞她的孩子。小黑魚並不畏懼,她繼續向前游,在前往大海的路上,她憑藉機智躲過了掠食者,並且克服許多險阻。在海中,小黑魚發現一群跟她一樣勇敢不服輸的魚兒。魚群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他們把漁網拖到海底,讓漁夫乖乖認輸。
最後,小黑魚找到了這個世界上真正屬於她的地方。還沒加入其他魚群之前,小黑魚就先游到水面,享受陽光照耀背部的感覺。小黑魚知道,在水面很容易遭到掠食者的攻擊,但旅行至今已讓她了解到,自己的生命不過是滄海一粟。「真正重要的是,」小黑魚對自己說道,「我的生或死對別人的生命能有什麼影響。」
就在此時,一隻蒼鷺突然俯衝而下,一口吃掉了小黑魚。在蒼鷺的肚子裡,小黑魚聽見哭聲。那是另一條魚,既嬌小又年幼,正想念著自己的母親。小黑魚靈機一動。她可以四處游動,給蒼鷺的胃搔癢,小黑魚於是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她的小同伴。當蒼鷺笑的時候,小魚可以從他的胃裡跳出來。小黑魚則繼續待在胃裡,她可以用草葉子做成七首,殺死蒼鷺。
於是小黑魚給蒼鷺搔癢,小魚跳了出來。從水中的安全感,小魚看著蒼鷺扭曲著身子高聲鳴叫,並且不斷拍打翅膀,最後倒地不起。但小黑魚再也沒有出現。祖母魚講完故事。她與一萬一千九百九十九個子孫一起進入了夢鄉。有一條小紅魚還醒著。她禁不住想著關於大海的事。
以上描述的這篇兒童故事的大概內容,啟迪了一個世代的伊朗革命分子。《小黑魚》的作者是薩瑪德·貝赫朗吉,出版的時間是一九六八年。在這一年的八月底,二十九歲的貝赫朗吉頂著炎熱的天氣,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在伊朗北部阿拉斯河附近的幾個村子巡迴遊歷。他與一個朋友在當地收集民間故事,先前他在家鄉的偏遠村落也常從事這樣的工作。有一天,他在河邊涉水而行以消暑,他的朋友則在河裡游泳。阿拉斯河在當地是出了名的暗潮洶湧,但這名年輕作家渾然不覺,湍急的河水一下子就將他冲離原先所站的位置。貝赫朗吉不會游泳。他大聲呼救,等到他的朋友游過來救他時,他已經消失在河水的深處。《小黑魚》的作者溺死,他的遺體被冲到下游五公里處,三天後才被找到。
十年來,貝赫朗吉旅行於窮鄉僻壤,將自己購買的書籍分送給有需要的孩子。貝赫朗吉不是篤信宗教的人,他傾向於左派,農村的赤貧令他心有所感。在旅行中,他注意到一件事:伊朗不僅是個不平等的國家,也是個與自身疏離的國家。伊朗的菁英沉溺於歐美的觀念、文化與習慣,但伊朗的國情與歐美卻是天差地別。
貝赫朗吉在早期一篇文章裡提到,伊朗的師範教育內容幾乎完全來自於美國,教材關切的重點,包括孩童的肥胖問題與學校的營養午餐計畫,與伊朗的鄉村生活完全股節,讓人發得十分可笑。當伊朗的孩子學習英語時(這是貝赫朗吉也學過的語言),課本上提到熱狗與棒球,這些文化標誌對伊朗鄉村的孩子來說根本毫無意義。伊朗教師必須把重點放在伊朗兒童的急迫需要與文化現實上,必須想出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以符合實際的環境需求。
為了規避檢查,貝赫朗吉把短篇小說寫成民間故事的形式,卻在小說中挾帶革命的訴求,甚至主張以暴力推翻一味仿效美國的統治階級。如果《小黑魚》讓今日的西方讀者覺得,就童書的標準來看,這本書對孩子實在太黑暗,那麼這並非貝赫朗吉在意的事。「我不希望能理解世事的孩子讀我的小說只是為了好玩,」他寫道,「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孩子把希望建立在虛假與空洞的願景上,而應該引領他們把希望建立在對社會嚴酷現實的理解與詮釋上,並且讓他們懂得對抗這個嚴酷的現實。」
貝赫朗吉去世十一年後,當他的同胞把漁夫的漁網拖到海底時,許多人提到他的小說是啟迪他們的來源。那是一則關於勇氣與自我犧牲的寓言,鼓勵大家不要盲目接受傳統或受命運所限制。在貝赫朗吉寫作的時候,也就是一九六八年時,對一些人來說,伊朗就像一條平民的山中小溪,只是不斷地兀自流動著,卻不流向任何地方;對另一些人來說,伊朗就像傲慢而自以為高貴的青蛙池塘,它甚至對餵養其自身的山中小溪一無所知。革命的種子就是拒絕受偶然的出身、對掠食者的恐懼或命運的河岸所束縛。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勞拉‧席科爾 Laura Secor,畢業於布朗大學哲學系。現為美國記者,並在紐約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新聞學。2004年到伊朗旅行,因見證伊朗人對政府的不滿,開始書寫伊朗革命與人民尋求改變的努力過程。為《紐約客》(The New Yorker)、《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外交》(Foreign Affairs)、《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與其他出版品撰寫關於伊朗和美伊關係的報導。現居布魯克林。
| 譯者簡介 |
黃煜文,1974年生。專職譯者,譯有《讀建築》、《阿拉伯人500年史》、《耶路撒冷三千年》、《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等書。
伊朗的靈魂:革命、反美、神權政府,1979年後伊朗知識分子的掙扎與奮鬥
作者 | AUTHOR
勞拉‧席科爾Laura Secor
出版社 | PUBLISHER
貓頭鷹
書號 | ISBN
9789862625743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2/10/08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