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同時期的地圖,了解當時的世界觀 12張地圖,12種面向;12段歷史,12次進程
收錄由古到今超過100張珍貴地圖 圖文並茂囊括人類歷史發展的全貌
「每一幅地圖都包含了某種觀念或議題,不僅可以探究地圖製造背後的緣由,也捕捉到當時的人對世界的理解」
英國企鵝出版社重點推出的人文歷史巨著
以12張地圖,探討文明的12種面向;用12個場景,透析歷史的12次進程
收錄超過100張歷史上珍貴地圖,多達200多頁全彩地圖
人類的歷史是一個多面鏡。本書試圖從不同文化的歷史中精選出十二幅世界地圖,來代表觀看歷史的十二種面向,從科學、政治、宗教和帝國,到民族主義、貿易和全球化,每一幅地圖都包含了某種觀念或議題,除了驅使地圖本身的創造,也捕捉到當時的人對世界的理解,告訴我們如何透過閱讀地圖,更了解產生它的這個世界。
這十二幅地圖都是在特別的關鍵時刻創造而成,它們各自用不同的方位和觀點來操縱它企圖呈現的現實,並留下難忘的註記。本書探討這些地圖是如何締造對世界的全新詮釋,並分析了人類歷史上那些最偉大的地圖是如何影響特定的文化和政治環境,分別呈現出對全世界實體空間的不同想像。
世界不斷改變,地圖亦然。也許總有一天,Google Earth的首頁,看起來會像巴比倫泥板一樣古雅而陌生。這裡描述的每一幅地圖都自成一個場景,不但再現了歷史,也定義了你我。任何人如果想瞭解我們的世界為什麼是現在看到的這種樣貌,不妨從一個更遠的觀點出發,回溯到希臘人最初試圖把未知世界製成地圖的那一刻。
主導文明的12次進程, 12幅地圖如何寫成一部世界史?
150年,從托勒密《地理學》看「科學」→古希臘宇宙起源說和幾何學的集大成
1154年,從伊德里西地理學概要看「交流」 →中世紀天主教、穆斯林和猶太人混合世界觀的產物
1300年,從赫里福德世界地圖看「信仰」→以神學而非地理學界定的世界圖像
1402年,從朝鮮疆理圖看→「帝國」中國脈絡下為帝國賦予統治正當性的宣示
1507年,從馬丁.瓦爾德澤米勒世界地圖看「發現」→美洲大陸的出生證明
1529年,從迪歐哥.列比路世界地圖看「全球主義」 →仲裁帝國政治並塑造歐洲五百年的全球殖民政策
1569年,從麥卡托《地圖集》看「寬容」 →以科學製圖超越宗教改革衝突的理想主義渴望
1662年,從約翰.布勞《大地圖集》看「金錢」→昭示地圖成為商品並為商業服務的新世界哲學誕生
1793年,從卡西尼家族法國地圖看「國家」→由國家地圖號召現代民族國家意識與認同的興起
1904年,從哈爾福德.麥金德〈歷史的地理軸心〉看「地緣政治」→地圖加入意識型態來控制國際政治的新世界秩序
1973年,從彼得斯投影法看「平等」→矯正歐洲中心主義偏見的理想
2012年,從Google Earth看「資訊」→一個新資訊時代的開端本書並非製圖史,也非地圖的歷史,而是一本世界史。它告訴我們,如何用地圖來觀看歷史;如何以不同角度的圖像,拼湊出人類歷史的全貌。
| 目錄 |
導論
巴爾(現代伊拉克的特爾阿布哈巴城),公元前六世紀
第一章 科學
托勒密的地理學,約公元一五○年
埃及,亞歷山卓,約公元一五○年
第二章 交流
伊德里西,公元一一五四年
西西里,巴勒莫,一一五四年二月
第三章 信仰
赫里福德世界地圖,約一三○○年
義大利,奧維特,一二八二年
第四章 帝國
疆理圖,一四○二年
中國東北,遼東半島,一三八九年
第五章 發現
馬丁.瓦爾德澤米勒,世界地圖,一五○七年
德國,漢堡,一九九八年
第六章 全球主義
迪歐哥.列比路,世界地圖,一五二九年
卡斯提爾,托爾德西利亞斯,一四九四年六月
第七章 寬容
世界地圖,傑拉德.麥卡托,一五六九年
比利時,魯汶,一五四四年
第八章 金錢
大地圖集,約翰.布勞,一六六二年
阿姆斯特丹,一六五五年
第九章 國家
卡西尼家族,法國地圖,一七九三年
法國,巴黎,一七九三年
第十章 地緣政治
哈爾福德.麥金德,〈歷史的地理軸心〉,一九○四年
倫敦,一八三一年五月
第十一章 平等
彼得斯投影法,一九七三年
印度,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七日
第十二章 資訊
Google地球,二○一二年
地表上空一萬一千公里,虛擬軌道太空,二○一二年結語 歷史之眼?
| 內容節錄 |
第十二章 資訊
Google地球,二〇一二年
地表上空一萬一千公里,虛擬軌道太空,二〇一二年
從一萬一千公里上空往下看,不斷旋轉的地球從太空深處的漆黑真空浮現眼前。太陽光線照亮了地球表面,看不到一絲雲朵和水氣,儘管海床仍然閃著群青色,陸地被錯看成一塊塊綠色、棕色和粉紅色的補釘。北非、歐洲、中東和中亞連成一彎新月,穿過地球的右半邊。左下方最醒目的是大西洋,逐漸被北美洲尖端取代,一大片亮白色的格陵蘭幾乎罩住地球頂端,聳現於北極。這是柏拉圖將近兩千五百年前在《費多篇》裡想像的世界,一個發光、完美的球體,「美得令人驚嘆」。這是托勒密公元二世紀投射在他的幾何網格上的oikoumenē,是麥卡托將近五百年前畫在長方形地圖上的地球,是太空總署二十世紀下半葉第一張從外太空拍攝的全球照片裡捕捉到的地球。這是地理學家的終極研究對象,整個地球的圖像。
但這不是從某種神祇般的觀點想像出來的一種無所不知的地球狂想。這是在Google地球(Google Earth)的首頁看到的地球影像。這個應用程式在二〇〇五年和Google地圖一起推出,現在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地理空間應用程式(一種地理資訊和電腦軟體的結合)。二〇〇九年四月,Google在地圖網站線上瀏覽次數的市占率達到將近百分之四十,以些微之差勝過它的主要對手MapQuest.com。此後它的市占率持續成長,而且儘管其他像Yahoo!Maps和微軟的Bing Maps 等對手來勢洶洶,Google現在其實已經成了線上製圖的同義詞。二〇一一年十一月,Google在美國的市占率超過百分之六十五,它最強勁的對手Yahoo!則以百分之十五的市占率瞠乎其後。以全球市占率而言,Google的主導地位更加鮮明,在全球線上搜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百分之七十左右。估計目前全球有二十億人上線,其中有十幾億人下載了 Google地球,而且人數持續增加。
凡是用過這個應用程式的人,都很清楚它的好處,和它為什麼受歡迎。除了運用太空總署在一九七〇年代推廣的那張藍色行星懸浮在太空的指標性照片,Google地球也讓使用者和地球有某種程度的互動,這是在使用印刷的紙本地圖或地圖集時想像不到的。這個應用程式的顯示功能可以把世界傾斜、平移和旋轉;點擊地理位置和實物,可以提供更多資訊,甚至以視訊串流的形式顯示時間;可以在表面上把其他資料整合及「分層」(layered),從政治邊界到描繪同一區域的歷史地圖;使用者可以穿過一層層的資料迅速推近,或進入地球上的任何地點,在幾秒鐘內從幾千公里的上空,推近到距離地表不到幾公尺的地方,看到熟悉的鄰里、街道、建築物和房舍像照片一樣真實的3D影像。因為只要能上網,就可以免費取得Google 地球的應用程式介面(簡稱API),現在個人和公司都可以在電腦模擬的環境裡創造自己的虛擬地圖,透過這個電腦模擬環境,現在他們可以挪用Google的地理資料,再根據自己的用途重新包裝。Google 不只在線上免費釋出大量的地理資料;還同意各式各樣的非政府組織以種種方式使用Google的應用程式,以支持各種環保運動,以及對全球的天災及內戰所做的人道救濟。
第一個地球影像背後包含了前所未見的大量資訊,相較於傳統紙本地圖提供的資料,不禁令人瞠目結舌。觀者眼前有高達十個petabyte(千兆位元組)的潛在地理資訊,分布在地球表面。位元組(byte)是一個資料單元,代表電腦記憶體裡一個八位元(bit)的資料值;如果是西方的語言,一個位元可以容納一個字母或一個數字,例如字母A或數字0。八十個gigabyte(十億位元組)的標準硬碟大約含有八百億的位元組;一個petabyte 代表一百萬個gigabyte,可以儲存五千億頁的印刷文字。以這種容量,Google地球可以運用的數位資料,相當於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六個月的節目總產量,線上的觀者只要輸入他們的座標,然後快速向地球推近,就可以在幾秒鐘內檢索任何一個位元組的資料。影像以每秒高達五十個畫格的速率(FPS)更新,Google地球的科技能夠製造令所有線上競爭者甘拜下風的最高畫質,呈現鮮明、無閃爍的飛行模擬影像,這一點確保了Google在線上製圖界的霸主地位。
不到十年間,Google地球不但立下了這些應用程式的標準,使地圖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民主性和參與感,也導致地圖的地位和製圖術的前途被全面重新評估。現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好像都可能被任何人在線上看見,然後繪製成地圖,沒有製圖師不可避免的主觀偏私和偏見。當線上製圖的製圖學極限被擴大,地圖和製圖者的定義也被放大。如果採用地圖既有的定義,亦即用圖示再現(graphic representation)的方式對世界提供一種空間式的理解,那麼許多地理學家根本不會把Google 地球當成地圖(即便其創造者不隨便用這個說法,寧願稱之為「地理空間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以操弄衛星影像和空照圖為基礎,製造出一種照片級的真實感,擺脫了現代地圖常見的圖示符號和象徵。Google 地球的製作者不再是地理學或甚至製圖學科班出身。是電腦科學家締造的科技突破帶動了這些地理空間應用程式,而且現在繪製虛擬地圖的人通常被稱為「地理空間技師」(geospatial technologist),而非「製圖師」。
支持者說起Google及其應用程式的時候,語氣充滿敬畏。電腦科學家約翰•軒尼詩(John Hennessy)把 Google譽為「全球最大的電腦系統」,而《翻動世界的Google》(The Google Story)的作者大衛 .懷司(David Vise)宣稱「從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以後,再也沒有任何新發明像Google這樣深切地對個人賦權,並改變取得資訊的管道」。其他人的反應沒有這麼熱烈。有人抱怨Google在爬網時快取內容,侵犯了各種著作權;有人(最近獲得證實)辯稱這家公司儲存個人搜尋紀錄的能力,代表對隱私的一種侵犯——Google街景計劃捕捉日常生活的照片或影像,更強化了這種批評。民權團體已經攻擊該公司進行內容審查,尤其是和中國政府的合作,盤管該公司在二〇一〇年一月決定不再取下中國認為敏感的資料。像伊朗、北韓,甚至印度之類的國家繼續批評該公司在地理空間應用程式裡顯示軍事敏感地點。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印度聯邦科技部長拉馬穆席(V.S.Ramamurthy)擔心Google的資料「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在著作權和隱私權的相關案件裡,Google在美國法院的官司大多勝訴。正當Google釋出越來越精密的科技應用程式,挑戰法律的界線,「太空法」這個新興領域還在苦苦追趕。
因此,許多學術地理學和專業製圖學的從業人員對Google地球總帶著懷疑,甚至驚恐。有人認為它標誌著傳統印刷地圖產業的終結和紙本地圖的死亡。也有人認為這是製圖品質的退步:「素人」製作的個人化地圖看起來很基本,也沒有按照慣例進行專業驗證和審查。Google 地球以網路帝國主義(cyber-imperialism)的手段,強制推行地理空間版的單一世界,也面臨把地圖同質化的指控。二〇〇八年,英國製圖學會會長瑪莉.史賓斯(Mary Spence)扼要說明了她許多同僚的擔憂,當時她認為線上製圖(尤其是Google地圖)在細節和完整性方面,比不上地形測量局這種國家贊助的參考地圖,因為線上製圖再現的不是我們在傳統參考地圖上看到的那種中比例尺資料。其他人質疑這個應用程式的創新性,宣稱Google只是一個資料聚合器(data aggregator),用相當基本的程式設計,把許多衛星影像供應者提供的授權資料 (licensed material)拼湊在一起。Google沒有完全揭露哪些公司提供了哪些資料,因此幾乎不可能評估資料的品質,或是算圖 (rendering)的優劣。
而且還有一點很矛盾,讓虛擬地圖自由流通,而且最有能力挪用這些地圖做其他線上用途的,是目前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的幾家最富有的跨國網路企業,這些公司有很多像Google一樣,靠網站上的廣告和贊助連結賺取大量收入(二〇一一年第三季,公司的淨收入上升了百分之廿六,達到廿七億三千萬美元)。我們不可能預測這種應用程式未來的發展。因為科技幾乎是以每日一變的速度繼續演進,目前想必還沒有人撰寫這種應用程式興衰史之類的著作,不過本章是第一篇試圖對Google地球提供文字說明,並將其融入更廣泛的地圖製作史的文章。
*
本書的每一幅地圖不但再現,同時也建構了一種特殊的文化世界觀,而像 Google地球這種地理空間應用程式的快速演進發展,最能明白呈現出這個過程。這個應用程式不到幾秒鐘就能擷取一萬兆位元組的潛在地理資料,最能夠生動地彰顯出資訊科技當前正在進行中的轉變,一次如此深遠的改變,西班牙社會學家曼紐•卡斯提爾(Manuel Castells)因而稱為「一個新時代,資訊時代的開端」。
卡斯提爾在一九九八年為文指出,我們正在經歷「一場資訊為核心的科技革命」,他稱之為網路型社會(networked society),以經過電子處理的資訊網路為核心來組織社會行為。這樣的社會產生了「資訊主義的精神」(spirit of informationalsim),資訊和資訊的處理成為經濟組織的首要原則。卡斯提爾相信即時電子交換的迴路——電子通訊、電腦處理、微型電子裝置——正在創造新的空間環境,也就是某些評論家所謂的「數位空間」(DigiPlace),網路化的個人可以在這個空間裡瀏覽彷彿永無止盡的虛擬資訊流。從在一座城市裡找路到逛街和玩遊戲,數位空間鼓勵使用者在一部分實體,但越來越虚擬的空間之間移動,承諾使用者可以藉此瞭解他們在這個世界的定位。這些聽起來活像是反烏托邦科幻小說的內容,「現實」的世界被虛擬、數位世界所取代。不過卡斯提爾指出,「所有的現實都是虛擬實境的識覺」(all reality is virtually perceived),因為我們是透過各種符號和象徵來理解這個世界。網路社會代表一種新的溝通系統,而這個系統產生的正是卡斯提爾所謂的「真實虛擬」(real virtuality)。
在這個系統裡,「真實本身(也就是人們物質/象徵的存在)被全面擷取,完全浸沒在一個虛擬影像的環境裡」,這裡的「表象不只出現在傳達經驗的螢幕上,而是變成了經驗本身」。網路社會是以資訊為核心。照詹姆斯•格雷克 (James Gleick)的說法,「我們的世界靠致訊才能運轉:是血液和燃料,是最重要的原理。」對現代物理學家而言,現在整個宇宙被視為「一台廣大無際的資訊處理機」。
Google正是最能夠體現網路社會的崛起和這種「資訊主義精神」的公司,因為其宗旨為「組織全世界的資訊,並且讓全球都能夠取得和使用。」要明白像Google地球這種應用程式如何讓製圖術產生無法逆轉的改變,就必須瞭解資訊傳播的理論和實踐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經歷的重大變遷。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傑瑞‧波頓 Jerry Brotton,歷史學家,倫敦瑪莉皇后大學文藝復興研究教授,也是研究地圖歷史和文藝復興製圖領域的重要專家學者,他的著作《The Sale of the Late King’s Goods》是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和西塞爾提爾曼獎(Hessell-Tiltman History Prize)的決選之作。在2010年,更被英國BBC第四頻道邀請主持系列節目《地圖:權力、掠奪與占有》(Maps: Power, Plunder and Possession)。
| 譯者簡介 |
楊惠君,政治大學英語系碩士,從事翻譯多年,目前為專職翻譯,譯作豐富。
近年重要譯作有《媒體即訊息》、《林肯律師》、《一分為二的童年》、《完美的房子》、《建築的表情》、《設計師求生實用指南》、《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等書。
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welve Maps
作者 | AUTHOR
傑瑞‧波頓 Jerry Brotton
出版社 | PUBLISHER
馬可孛羅
書號 | ISBN
9786267356333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4/03/09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