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動盪過後,社會經歷遽變,自媒體《大城誌》在這個背景下創立,猶如在大海中飄浮,順著浪潮而走,偶爾又激起一些浪花。兩年時間,寫下萬語千言,繼續記錄這座城市一些人和事。書中收錄逾30篇文章,圍繞四大主題,包括光影故事、浮塵細語、離散人物和採訪手記,從不同人物的思緒,側面印證香港變遷。
| 目錄 |
光影故事•用電影呼喚公義
爾冬陞
電影不應避開社會議題
劉國瑞
青春恰自來
祝紫嫣
何處是吾家
卓亦謙
獻給話別友人
黃梓樂
愛昆蟲的金馬男孩
何思蔚
記下少年無力時
鍾易澄
被詛咒的一代
唐浩賢
有什麼不是暫時
邱傲然
敲問命運
阿雀
樂天不變
小鳳老師
用上帝的愛浸死她們
梁雍婷
在別人痛苦中表演
周漢寧
讓黑暗不敢作惡
岑珈其
努力變得更好
孔慶輝
在枯木下生花
岑依霖
將多元宇宙變得貼地
曾國祥
儘量還原歷史
莎阿米
要比蠢人更大聲
浮塵細語・仍在努力的人
你有得揀我都有得揀
下禾輋有個女村長
自求多福的哲學
撐港隊的一人吶喊
離散的人・送上無限祝福
再難關口 已經走過
只要活著 我跟著你走
尋覓屬士
誰明浪子心
採訪手記•大城誌點滴
偶然遇上的驚喜
We never know
你被玩了
不可抗力
站在風暴中心
| 內容節錄 |
爾冬陞 電影不應避開社會議題
「我很反對有人說,已經日日看新聞,為何還要拍寫實片,不想再看多次,拍喜劇吧。如果只有喜劇,那是貶低電影的意義。我覺得電影唯一的價值是,讓人觀看時有少少啟發。」金像獎董事局主席爾冬陞說道。這幾年,他為兩位新導演的作品擔任監製,一套敲問新聞工作價值,另一套剖白學童內心傷痕。
看似燙手山芋的社會議題,不帶輕鬆,沒有笑聲,他掛上自己的名銜,讓作品說話。他說,從不覺得電影偉大,多年來只有幾套韓國電影,令當地政府改變法律,大多電影最後都無法改變社會。但如果有些社會問題是嚴重的,那就不應該避開,要用電影提出來,引起更多人關注,這個空間應要繼續存在。
「有沒有人關心他們」
人稱「主席」的爾冬陞,遊走影壇半個世紀。無人敢頒的獎,他頒過;鬧得滿城風雨的獎,他面對輿論;在他擔任金像獎主席的任期內,大量起用新人主持、用新導演構思。這幾年,他再為新晉導演——簡君晉和卓亦謙分別執導的《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擔任監製。
前者訴說殘疾院舍虐待院友,敲問新聞工作的價值;後者談及學童輕生的議題,反思原生家庭留下的創傷與鬱結。後者也是「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大專組的參賽作品,獲獎才開得成,不會有監製主動找上門,只有導演尋找監製,但他沒有拒絕。因為商業以外,電影還是有些價值,提醒別人關心一些議題。
爾冬陞在九龍城寨長大,跟不少電影人一樣出身基層,見得窮人多,不懂得拍上流社會的故事。他喜歡看紀錄片、寫實片,留意社會民生。時至今日,他閒時會由佐敦行到深水埗,觀察百態:「你官員夠膽說,去貧窮的地方多得過我?」
創作《年少日記》那段時間,他一看到學童輕生的新聞,就會轉發給導演卓亦謙。他說,自己年紀大,看這些新聞很不舒服、很不忍。「我們生活在一個繁忙社會,有時連親朋戚友、兄弟姊妹都無時間擔憂,個個都有自己的問題,不可能每天找人傾訴。但最大問題是,有些人感到絕望,要走到那一步,其實非常痛苦。我現在看到香港,就是這樣的情況。整個系統裏面有沒有人關心他們多些?」
翻查資料,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023年7月發表數據,指去年自殺的人數和比率創十五年新高。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2023年9月亦公布數據,指15至24歲青少年去年的自殺率創歷史新高,八年間增幅逾九成。
「學習做個爸」
《年少日記》戲中的小朋友,過著被父母逼迫、期望和比較的童年,成長得孤獨,感到不被重視,獨自寫下的日記,一筆一字蘊含著淚水。現實中,爾冬陞也是一位爸爸,有一位八歲的女兒。他跟導演說:「我不會對我女兒,像你戲入面咁。」
在香港,很多家長會讓小朋友學樂器,又小提琴、又鋼琴、又畫畫,但子女長大後,如果想從事藝術,大多家長卻又會反對。他覺得,小朋友的童年最簡單,就是要讓對方開心,不要有太大壓力,隨對方的喜好讓其發展。他會不會要求女兒學很多技能?他一口就說:「不會。」但後來又補多句:「媽媽會。」
一直以來從沒想過生小孩,走過知天命之年卻誕下女兒,他說自己「學緊做一個爸爸」,還到處請教朋友。有次他去剪髮,相識的師傅老友悶悶不樂說,女兒今年13歲,昨天搭女兒膊頭時,被女兒一手揮開,心傷透得很。他不懂得,原來會有這種感覺。
他又走去看書,查看育兒方法,知道如果從小跟女兒說,頑皮就會有鴉烏鬼出現,會令對方迷信;如果女兒做錯事,就扣她零用錢,會將對方的價值觀跟金錢掛鈎,也可能會令對方開始說謊。他又說多一次:「其實我都在學習。」
看過電影,對他最大感覺是:「因為我年紀大,我要更加珍惜跟女兒相處。」有些朋友羨慕他,因為他們生小朋友的時候,正值事業起飛,沒時間照顧子女。但他不是,早過了這些階段,這幾年疫情,加上現在年紀大,晚上都不會四出應酬,反而珍惜和女兒相處。「因為她小時候的回憶,是屬於父母的,到她長大後,便有她自己的生活。她小時候的事,只有我會記得。」
電影有一幕,老師著力記得每一個學生的名字,就是希望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重視。好好記得,也是一種溫度。
電影的價值
或許電影未必扭轉到全部家長的想法,甚或改變到一個社會。他說,多年來只有幾套韓國電影,令當地政府改變法律,但他始終認為:「我們不可以避開這些問題、不應該避開社會議題,不能夠說,電影就是要帶給人歡笑,不是這樣的,它是其中一個渠道提出問題,引起更多人關注,越多人關注,改變的機會就越大,這個空間應該要存在。」
他口中改變社會的韓國電影,包括2011年的《無聲吶喊》,改編自真實的聾啞學校性侵事件,令當局重啟調查,接管學校,國會也通過「性害防止修正案」加重刑罪。2013年的《許願》改編女童遭性侵致永久殘障的慘劇,促使政府加重對兒童性侵的刑罰,受酒精影響不是減刑理由。另一套2003年的《殺人回憶》也令國會修正「刑事訴訟法」,延長殺人罪的追溯期。
「我很反對別人說,已經日日看新聞,拍這些題材做什麼,不想再看多次,拍喜劇吧。如果只有喜劇,社會題材不需要存在的話,那是貶低電影的煮義。」可能有些觀眾藉電影逃避真實生活,那豈不是像鴕鳥一樣?「我覺得電影唯一的價值是,可以令人在觀看那刻,帶來少少啟發。哪怕只是少少啟發、少少改變,我覺得就有些意義。」
「我們不可以只看票房的問題,你去做任何事,除了取悅觀眾,都要取悅自己。」這令他想起,曾經有觀眾因為《新不了情》戲中癌症女生的樂天性格受到鼓勵,也有父母看完《早熟》後改變育兒方法,都讓他很感動,原來這樣已經很足夠。到頭來,其實他也被簡君晉和卓亦謙鼓勵到,要繼續拍寫實片。
——摘自本書 P.8-13
| 作者簡介 |
張凱傑,一名香港人,新聞系畢業,寫過報紙,做過網媒,喜歡鏡頭拍下的真實和赤裸,也喜歡文字的溫度、出版的實在。混沌歲月裡,堅信文字的力量,為社會留痕,為歷史著墨。
@hkcitycreation
| HEAD HOLE REMARK |
讀者也請留意大城誌以下網址的報導更新: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kcitycreatio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6JSJ8WhCney_Tr_eBdwBg
Website:
www.hkcitycreation.com
大城誌 | 晝夜飄浮.大城誌採訪集
作者 | AUTHOR
張凱傑
出版社 | PUBLISHER
亮光文化
書號 | ISBN
9789888884155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4/07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