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們心裡,是否都藏著一個永遠沒法寬恕的人。 無論他是否還存在你生命裡,但他造成的傷害,卻切切實實仍在。 然後,那切骨之痛,總是會突然湧出來,彷彿又再次把你吞噬。

 

  我們發現要擺脫對傷害的記憶, 脫離因懷恨所導致的悲慘生命, 唯一的方法就是原諒製造傷害的那個人。 也惟有我們自己得到醫治, 才有可能恢復我們與帶來傷害者的關係。

 

  那些極深的傷痛原本不該是我們要承受的,卻像水一般從已死的過去流進了活生生的現在。也許是朋友的背叛,也許是父母的虐待,也許是配偶在寒冷中遺棄了我們,這些傷痛不會隨著升起的朝陽而痊癒。  我們但願在某個時刻可以回到受傷的一剎那,將傷痛從生命中切除。有些人很幸運,好像他們分泌遺忘腺素的腺體天生就比較發達。他們從來不會懷恨,也不會記得舊傷。對他們來說,明日的到來使痛苦的昨日死去。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卻發現痛苦的過去隨著記憶不斷滾動,我們卻束手無策。  

 

  真的束手無策嗎?  

 

  寬恕似乎不是自然的舉動。我們的正義感告訴我們,做錯事的人應該付上代價,然而寬恕是一種愛的力量,能夠打破自然法則。

 

  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我要如何做才能寬恕錯待我的人?

  誰值得寬恕?有人不應在寬恕的界線內嗎?

  我要怎麼做呢?

  我為什麼甚至要嘗試去寬恕?我會得到好處嗎?這樣公平嗎?

  史密德教授要請你和他一起來探索「寬恕」旅程上他所找到的解答。

 

  你將會明白:

  ●寬恕會經過四個階段,若是我們能夠完整走過一遍,就能到達修復關係的最終點。

  第一階段是心受了傷:若有人對你造成極深的痛苦,讓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你無法忘記,那麼你就是被強迫進入了寬恕這個旅程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是萌生恨意:你無法擦去自己有多麼受傷的記憶,而且無法祝福你的敵人有好日子可過。有時候甚至希望傷害你的人也能跟你一樣痛苦。 

 

  第三階段是接受醫治:你有了那一對「神奇的眼睛」,能夠用嶄新的眼光看待傷害你的人。你的記憶傷疤癒合了,推開了襲來的痛苦,重獲自由。 

 

  第四階段是恢復關係:你邀請傷害你的人重新進入你的生命中。若他也能真誠相對,這份愛會將你們推向一段全新且修復的關係。

 

  ●那些難以寬恕的人。 

  我們很難寬恕看不見、摸不著,或甚至不認識的人。或甚至,我們也很難寬恕那些不管我們饒不寬恕他,他都不痛不癢的人。也有些人實在太過於邪惡了,以至於我們很難寬恕他。 

 

  而,最困難的,或許是寬恕我們自己。  

 

  ●寬恕,怎麼做

  邀請你一起,來看看平凡人是如何用自己的方法原諒他人。當然,別人的方式,甚至是細節,不見得一定和你的方法一樣。然而,看看別人怎麼做,可能對我們會有幫助。不要期待什麼小撇步或技巧,而是多注意尋找一些訊號跟提示。記住,可沒人說,原諒是一件簡單的事。

 

  ●寬恕的理由

  我們應該這麼回答:因為原諒是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中,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公平之道的唯一途徑,原諒是用愛推翻不公之痛的神來一筆,愛也帶來了盼望,讓我們可以從這極不公平的痛苦感受中得到痊癒。 

  

  這是一趟自我療癒的旅程,也是一條情感解放之路。讓我們較容易去寬恕、不少時候我們內心是十分混亂的,而寬恕也並不代表憤怒就會一掃而空,可最終是寬恕人的得到寬恕帶來的最大自由和釋放。

 

  誰需要看這本《寬恕,是真的可以嗎?》?

  1. 曾經被傷害的人

  2. 曾經傷害過身邊人的人

  3. 想使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更堅強的人

 

真心推薦

 

  *吳永成牧師  火把教會主任牧師 

  *李志鴻博士  亞洲大學心理學系 副教授/改革宗長老會忠孝教會 牧師

  *林凱沁博士  知名心理課程講師

  *施以諾博士  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 專任教授

  *區祥江博士  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教授

  *蔡元雲醫師  香港「突破匯動青年」會長

  (以上按姓氏筆劃排列)

 

  *寬恕是選擇而忘記是結果。——吳永成  火把教會主任牧師

  *寬恕,然後遺忘,這真是良方,卻無法寫在紙條上傳給你。——李志鴻  亞洲大學心理學系 副教授

  *寬恕,是一帖藥!的確可以帶來很大的療癒力。——施以諾  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 專任教授

  *每個人心中深處的人際關係裂痕,寬恕始能忘記,忘記才能活得自由——蔡元雲  香港「突破匯動青年」會長

 

| 目錄 |

 

 

目錄

推薦序 |
蔡元雲醫生
施以諾博士
吳永成牧師
李志鴻博士

導讀|
區祥江博士

前言 
致謝 
一個邀請 
寓言故事|神奇的眼睛 

Part 1
寬恕的四部曲

1心受了傷 
2 萌生恨意 
3 接受醫治 
4 恢復關係 
5 寬恕並非總是美好

Part 2
那些難以原諒的人

6 那些看不見的隱形人 
7 那些毫不在乎的人 
8 原來是自己
9 那些生命中的猛獸 
10 竟然是上帝

Part 3
寬恕,怎麼做

11 花時間慢慢來 
12 瞭解關於寬恕的兩三事 
13 在疑惑中摸索 
14 憤怒,寬恕的後遺症? 
15 一點一滴、一步一腳印 
16 出於自願還是被迫? 
17 寬恕是最根本的感受

Part 4
寬恕的理由

18 生命因此更加公平 
19 更值得的冒險 
20 寬恕使你更堅強 
21 不完美的人,最完美的選擇

後記  
寬恕,是真的可以嗎? | 原著導讀  
上帝與我共同創作

 

 

| 內容節錄 |

 

1 | 寓言故事——神奇的眼睛
 
斐士蘭內陸深處的法肯小村莊裡,住著一位名叫佛可的麵包師傅。他身形瘦長,有著尖尖的下巴和鼻子,是個正氣凜然的人。佛可太過於正直,從他薄薄的雙唇間好像會吐出一股正義之氣,吹向所有靠近他的人。因此,法肯的村民對他都敬而遠之。
 
希爾達是佛可的太太,長得矮矮的,身形圓潤,手臂胖胖的,胸部和臀部也都是圓圓胖胖的。希爾達不會散發正義之氣,拒人千里之外,反而因為渾身圓潤的特質吸引很多人,想要感受她敞開心胸的溫情與歡樂。
 
希爾達非常尊敬她那正氣凜然的丈夫,溫柔也非常愛她,但僅止於佛可能接受的程度。然而,希爾達卻感到心痛,因為她渴望佛可能愛她更勝於那尊貴的正義。
 
因此,在她的床第之間與內心深處的需要上,種下了悲傷的種子。
 
就在某一天,佛可天未亮就去揉麵團準備烤麵包。早晨的時候回到家,看見一名陌生男子在他的臥室裡,頭栽在希爾達圓潤的雙峰間。
 
希爾達出軌的事,馬上成為酒館裡茶餘飯後的話題,也成了法肯村的醜聞。大家都認為以佛可正直的個性,一定會把希爾達逐出家門。但是跌破大家的眼鏡,他竟然願意繼續讓希爾達做他的妻子,因為他說那本善書(The Good Book)說他應該要原諒。
 
佛可內心最深處其實無法原諒希爾達,因為她使自己蒙羞。只要一想到希爾達,他就感到憤怒與痛苦,厭惡並且瞧不起她,覺得她好像娼妓。追根究柢,他恨希爾達,因為自己是個忠誠的好丈夫,卻遭妻子背叛。
 
他只是假裝原諒希爾達,好用正義的慈悲懲罰她。
 
然而,佛可的偽善在天堂無法站得住腳。
 
所以,每次佛可對希爾達產生隱藏的恨意時,就會有一位天使在他的心中投下一顆如鈕扣般大小的小石子。每次一粒小石子落下時,他就會感到一陣刺痛,就像當初他目睹希爾達用那名陌生男子的肉體來滿足慾望時一樣。
 
也因此他就更加恨惡希爾達,惡性循環,他越恨就越痛,越痛就越恨。
 
小石子不斷地增加,佛可的心也因為石子的重量而越來越沉重,他的上半身甚至已經向前彎曲,站也站不直,只好硬把脖子抬起來看路。因為受到痛苦的折磨而精疲力竭,他真希望自己能死掉算了。

 

有一天晚上,那位在佛可心中投下小石子的天使來到他身邊,告訴他如何解決傷痛。
 
天使說,只有一帖良藥能治癒受傷的心。佛可需要神奇眼睛的奇蹟療法。佛可需要一雙眼睛,帶他回去看受傷的原點,還有看見希爾達是個柔弱、需要他的女人,而非那個被判以背叛的妻子。惟有透過這雙神奇眼睛去發掘看事情的新角度,才能治好因為過往傷痕所帶來的痛苦。
 
佛可反對這樣的說法。他說到:「過去是無法改變的。希爾達有罪,這是個連天使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天使回答道:「是啊,可憐人啊,你說的沒錯。你無法改變過去,只能從過去造成的傷害中得到醫治。得到醫治的唯一途徑就是透過神奇眼睛來看事情。」
 
「那麼我要怎麼得到你的神奇眼睛?」佛可不耐煩地問。
 
「只要開口求,求的時候要渴望,就會得到了。接下來,每次你透過新的眼睛看待希爾達,一粒小石子就會從疼痛不已的心中被挪走。」
 
佛可無法立刻開口要,因為他已經愛上了這股恨意。但是終究敵不過心中的疼痛,逼著他產生渴望並且開口要天使說的那雙神奇眼睛。他開口了,天使就給了他。
 
很快地,希爾達在佛可的面前開始不一樣了,改變就這麼奇妙且神奇地發生了!他開始覺得希爾達是個愛他、需要他的女人,而不是那個邪惡、背叛他的女人。
 
天使實踐了他的承諾,雖然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全部拿走那些石子,但他一粒一粒地挪去佛可心中的小石子。佛可漸漸地感到他的心越來越輕盈,走路也可以挺直腰板了,而且不知怎麼地,他的鼻子和下巴也不那麼尖削了。他再次邀請希爾達進入心中,她答應了,從此他們一起再度啟程,重新共享謙卑喜樂的旅程。
 
2 | PART 1
 
你該如何寬恕傷害你的人?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何時該寬恕?之後又會如何?寬恕對你有什麼益處?寬恕到底是什麼?
 
寬恕本身是個美好又簡單的行動,但是總會在內心掀起一陣複雜的情緒風暴。它是一整套人際關係技巧中最困難的一課。
 
我們就開誠布公地說,談談那對「神奇的眼睛」,使那些準備好的人,能從遭人錯待的痛苦牢籠中得到釋放。
 
寬恕會經過四個階段,若是我們能夠完整走過一遍,就能到達修復關係的最終點。

 

第一階段是心受了傷:若有人對你造成極深的痛苦,讓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你無法忘記,那麼你就是被強迫進入了寬恕這個旅程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是萌生恨意:你無法擦去自己有多麼受傷的記憶,而且無法祝福你的敵人有好日子可過。有時候甚至希望傷害你的人也能跟你一樣痛苦。
 
第三階段是接受醫治:你有了那一對「神奇的眼睛」,能夠用嶄新的眼光看待傷害你的人。你的記憶傷疤癒合了,推開了襲來的痛苦,重獲自由。
 
第四階段是恢復關係:你邀請傷害你的人重新進入你的生命中。若他也能真誠相對,這份愛會將你們推向一段全新且修復的關係。這個階段的結局如何,完全看你和他如何應對。有時候傷害你的人不會再次回到你的生命中,那麼你就得自己完成療癒的旅程。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史密德 Lewis B. Smedes,著名作家、倫理學者和神學家。他在加州的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任神學及倫理學教授達廿五年。他是十五本得獎書籍的作者,包括Forgive and Forget一書。

寬恕,是真的可以嗎?(FORGIVE and FORGET:Healing the Hurts We Don’t Deserve)

HK$138.00價格
書到通知
  • 作者 | AUTHOR

    史密德 Lewis B.Smedes

  • 出版社 | PUBLISHER

    亮光文化

  • 書號 | ISBN

    9786269693429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03/01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

順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