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盧梭:人(曾)生而平等,但如今卻皆在枷鎖之中。
平等是現代社會制度的首要德行,但平等是什麼?人們追求平等的一路上,為何荊棘遍布、步履蹣跚?
為什麼「平等」必然比「不平等」來得更好?平等和自由竟然是無法兼顧的嗎?

平等可以保障所有人的權利,人人得以自平等受惠,是基礎而又普世、建構現代社會的必備條件,但為什麼我們總是在爭取、訴求平等?我們所處的社會,真的有迎來一切平等的可能嗎?

平等並非簡易的口號,而是廣博、深邃的事理基礎,是平衡諸多相衝突條件達致的最佳結果,是協調各種勢力與盤根錯節歷史積累以求得的最佳安排。本書從平等的最根本定義開始,深入淺出地以平易近人的論述,分析平等的歷史脈絡、社會議題,和其中相互矛盾的特性。在有人高舉「人生而平等」旗幟的同時,柏拉圖認為人天生資質不同,不該一視同仁;康德認為,每個人都有無可取代、替換的「人性尊嚴」,然而在現代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卻很難避免一個人將另一個人視作工具。時常與平等並列,為人們廣為追求的「自由」,則實際上與平等衝突,訴求平等過了頭會抑制自由發展的空間,但過度自由發展又會扼殺平等,而在人人皆能認同平等價值的現在,企圖實踐這個價值的舉措和政策,卻往往不受歡迎?在優勢與劣勢、強權與弱者、富與貧、聰明與平庸之間,又真的可能找到一條讓所有人認同的界線嗎?

在分配、經濟、資源、種族、性別平等的議題上,我們已經走了好長一段路,揭示出了一些始終存在,或未來必須面對的難題。未來我們對平等價值的認同與追求會如何演進,迄今尚不可知,但可以確信的是,我們想參與的,是人人有權利選擇同或不同,能夠平等生活的社會。


‧「政治與思想」出版計畫編輯委員會(依姓名筆畫排序)
吳豐維
陳宜中
曾國祥
葉浩

 

 

目錄

導言 「政治與思想」出版計畫編輯委員會

第一章 導論:為何平等如此重要?

平等價值的魅力
「人生而平等」?柏拉圖的質疑
柏拉圖看素人政治
社會平等的重要:不平等導致分裂
政治平等的重要:政治權力分配不均
道德平等與人性尊嚴:平等本身的「內在價值」
平等與自由的潛在衝突?價值衝突的悲劇
〔問題思考〕

第二章 道德平等:人性尊嚴不得侵犯
故事的開端
康德:哲學史上的哥白尼
道德平等與人性尊嚴:人是「目的」而非「僅僅是手段」
人性尊嚴的實踐
何處是終點?論「對每一個人的平等關懷與尊重」
〔問題思考〕

第三章 平等與民主
「民主」與「平等」
繼承法與平等風氣
追求平等的激情
平等的流弊
〔問題思考〕

第四章 資源的平等:資源應該重分配嗎?
社會分配(不)正義:屬於這一世代的議題
政府應當扮演廖添丁嗎?
正義的市場?
「分配的選擇」就是「價值的選擇」
〔問題思考〕

第五章 資本主義、自由市場與平等
被忽略的連結?經濟自由與公民自由
自由市場與機會平等?
〔問題思考〕

第六章 運氣的平等:「自然樂透彩」公平嗎?
我爸/媽是大老闆,錯了嗎?「仇富」只是忌妒或眼紅?
羅爾斯談分配正義
「白手起家」?這樣的運氣中,時代給了多少幫助?
對抗偶然性!羅爾斯的正義論與差異原則
教育促進階級流動?

第七章 種族平等
五張壓迫的臉孔
〔問題思考〕

第八章 性別平等:當女王的滋味很美好,不過國王比較好當?
傳統的性別差異與社會角色變遷
積極平權或逆向歧視?
多元性別:性別認同不只「兩性」
〔問題思考〕

第九章 多元文化與差異:區別的平等
什麼是多元文化?
分配的政治與身分的政治
文化正義:溫柔的復仇
〔問題思考〕

第十章 平等或效益:平等有內在價值嗎?

注釋
參考資料

 

內容(節錄)

積極平權或逆向歧視?
 
面對原已遭受不平等的女性職場處境,很直覺的反應是在法規上給予特別保障,例如單身條款、禁孕條款在臺灣各行業中曾經相當普遍,認為女性雇員一旦結婚或懷孕便會增加雇主的成本,因此產生了這類的歧視條款。目前我國的《性別工作平等法》保障女性的工作權,不僅限制前述的單身、禁孕條款,也增加協助女性育兒的相關規定,包括生理假、產假、流產假與育嬰假等,某種程度來說,這類法規似乎大幅減輕了因男性與女性之間的重大生理相異處所導致的職場負擔,然而政策上追求平等的舉措也引起一些雇主的抗議。讓我們思考以下這個事件:二○一七年有一名懷孕媽媽在「新竹爆料公社」中指出被面試的上司在LINE訊息上口出惡言,引來網路上一片批評聲浪。但值得注意的後續發展是,在著名的BBS站批踢踢實業坊上,有類似經驗的網友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反思,貼文者自稱「奉行勞基法的覺青所轉職的魯蛇慣老闆」,在面試雇員時遇上一個孕婦,因為該雇員在面試時承諾可以負擔一般勞力工作,但在正式上工以後不僅經常請假,產前請假安胎,產後亦請育嬰假,因為法規緣故,老闆不能以懷孕因素在薪水待遇上差別待遇,否則屬於性別歧視,然而該雇員在六個月育嬰補助後,便以必須照顧家中嬰孩之故而辭職,貼文者的結論是:因為該雇員經常請假,所以老闆必須經常額外支出加班費以補充人手,一年下來粗估約損失十幾萬人事費用,對中小企業而言造成很大的負擔,換言之,政府追求性別平等的法規似乎導致了某些人的額外負擔。性別平等的提倡者應當如何回應這類事件呢?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一個事件在網路上引出了另一種對追求性別平等的批評,亦即認為:女性經常聲稱「男女平等」,應享受平等待遇,但唯有在對己有利的情況下才會強調女性與男性之不同(尤其關於女性懷孕或育兒方面),因此被批為「女權自助餐」,認為支持女權的人隨心所欲挑選他們所欲享受之優惠,如同在自助餐店挑選自己喜歡的菜色一樣。換句話說,號稱支持性別平等的「女權主義者們」,支持的只是對女性的特別優惠待遇,並非真心挑戰當前存在的不平等父權制度與文化。

 

這樣的批評衍生出另一個名詞「父權紅利」,意思是雖然女性在傳統父權文化下受到重重限制,並被要求符合父權眼光中「溫柔順從賢慧小女人」的形象;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男性在這個對應的「堅強果斷大男人」形象之下,也承受不遑多讓的枷鎖與限制。例如這個父權社會雖然重男輕女,然而通常也要求男性負起養家的責任,因此成年男性若是無法買車買房,擁有一定經濟資本,便會受到女性的輕視,被認為是失敗者;又因為男性被視為經濟上主要行為者,在男女生約會階段時,不論兩人經濟狀況孰優孰劣,均認為應當由男生付錢,否則便是不夠「紳士」;同時男性也被要求不能輕易表露情感,不能「如女性般」示弱。主張女性獨享「父權紅利」的人批評:相對於被層層要求的男性,女性在父權文化中享有許多優待與權利,然而在號稱追求兩性平等的當代社會中,女性似乎只想取消傳統父權社會的義務與負擔,卻仍然要求保有傳統父權下享有的權利與優待,這樣的訴求對於被認為是優勢性別的男性是不公平的。
 
上述的批評是否合理?我們可以發現,儘管法規與日俱進,所謂追求性別平等的社會仍充斥平等假象─如女性參政比例偏低、婚後女性從職場消失等─更值得注意的是,前述這些男性所遭受的壓迫與不公平─所謂的提供父權紅利、女權自助餐─事實上也是來自於結構的壓迫。換句話說,正因為同一個壓迫女性的結構存在著不平等的規則,男性也遭受到相應的壓迫與不公。(未完待續)

 

含著金湯匙出身、坐擁D寶金山、不知平民疾苦,錯了嗎?
別人擁有的一定比我多,你說,這世界怎麼可能會平等?
貧富差距、居住正義、資本落差、階級問題、性別不平等……
社會這柄天平兩端垂掛著極端立場,你我都必須選擇。
但要怎樣才能找到居中支點,真正走向平等、邁向共善呢?

 

 

作者簡介

 

周家瑜 出生於臺灣高雄,英國約克大學政治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研究興趣:西洋政治思想史、政治理論。

 



本書特色


1、輕──開本尺寸精小,便於攜帶閱讀。
2、不沉重──分量適中,適合社會大眾、高中生、大學生閱讀。
3、重要作者──由海內外專家學者費時數年撰寫,並通過嚴謹審查。
4、便於理解──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深入淺出介紹當代重要的政治哲學家理論與重要觀念。
5、切合時事──內容貼近當代社會,以展望未來之姿回顧經典人物與議題,提供反思與對話。
6、展望──期待這系列書能作為橋梁,串連深刻思想、觀念與普羅大眾。

 

平等(Wings:Monograph 5)

HK$97.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周家瑜

  • 出版社 | PUBLISHER

    聯經
  • 書號 | ISBN

    9789570854398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