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話資料館最新系列「廣東話讀香港 歷史系列」第一本《通用廣東話 讀香港衣食住行史》,主要想講人嘅生活係離唔開社會同人群,而生活喺社會之中,親戚朋友、衣食住行,都係一個基本需要,生活中嘅各種行為都會受到歷史文化同社會發展嘅影響。喺香港,一個被稱為「東方之珠」嘅細小城市,呢度華洋雜處,亦中亦西,有睇唔完嘅風情萬種,聽唔完嘅歷史文化,講唔完嘅香港故事。
| 目錄 |
衣
二〇年代
三〇年代
四〇年代
五〇年代
六〇年代
七〇年代
八〇年代
九〇年代
千禧年代
千禧年後
香港製衣業
食
特色飲食
西式飮食
粤式飲食
本地飲食
街頭小食
外來飲食文化
潮流飲食
飲食文化與習慣
住
香港住屋
私人屋苑
公共房屋
旅遊住宿
香港鄰里關係
香港住屋問題
行
交通工具
公共交通
海上交通
香港鐵路
香港航空
香港街道
香港橋樑
香港隧道
| 內容節錄 |
飲食文化與習慣
好多人嘅飲食習慣會隨著社會富裕而改變,食物選擇多咗,又趨向少食只有菜、魚、白飯等呢類簡單嘅日常膳食。為咗應付繁忙嘅都市生活,唔少人一日三餐都係去快餐店或者酒樓度食,認為咁樣可以慳時間同方便。但係冇注意到呢種生活同飲食習慣,會影響到個人健康同一啲家庭關係。
住家飯
又叫屋企飯、家常菜、家常便飯,係指喺屋企煮嘅飯餸,又可以用嚟形容家庭嘅味道、媽媽嘅味道。對廣東人嚟講,可以食到住家飯就講明有家庭嘅溫暖、親切,亦包含住自己對於屋企嘅眷戀同家人為自己做飯餸嘅一種感慨同期待。如果有人講佢「返屋企食飯」嘅話,就即係有住家飯食嘞。
叫外賣
若果唔想出街食飯同人迫,或者天寒地凍走落街咁,依家都可以好方便點餐叫外賣,無喺公司或屋企,只要有人嘅地方所點嘅飯餐都會有人送到。
外賣
主要係餐廳食肆等飲食行業提供嘅配送餐食到指定地點嘅服務,比較常見嘅外賣食品有漢堡包餐、意式薄餅(Pizza)、快餐、飯盒、嘢飲等。
帶飯盒
舊時就叫帶飯。返工帶飯、返學都可以帶飯,通常會用有個玻璃膽嘅保溫壺。以前多數係想慳錢決定返工帶飯,因為出去食一餐消費都唔少;另外又係為咗健康著想,大家都知道出去食飯餐廳嘅味精都好重手,煎炸油鹽唔少得,唔想脂肪、鈉、糖超標就惟有自己帶飯盒。
飯盒
又叫盒飯、盒餐、便當,係指用餐盒裝飯菜或麪食等各種食物,以方便攜帶嘅食品為主,大多數流行喺亞洲以米飯為主食地區。
兩餸飯
鬼佬就叫佢做This This Rice,係指一份飯添兩份餸,好似叫碟頭飯嘅「雙拼」咁,畀人揀兩味餸。其實又唔一定係兩餸嘅,可以係三餸(三拼)、四餸(四寶)、五餸(五味)等等都得。香港一直以嚟都有賣兩餸飯,例如快餐店、食堂咁,亦唔止係香港先至有。
呢啲同呢啲
又叫「Subway點餐」,或者This This This and This,因為Subway大部分員工都唔係太識廣東話,就算識公司都要求佢哋用英文招呼客人,如果對英文菜名唔係太熟悉嘅,為咗方便溝通同唔使太尷尬,好多時都會係睇圖點餐。例如喺點菜沙律時,會有好多嘢揀,分別係生菜Lettuce、番茄Tomato、青瓜Cucumber、酸瓜Pickles、青椒Green Pepper、橄欖Olive、洋葱Onion、墨西哥辣椒Jalapeno之類,又為咗方便同快趣落到單,客人都會用隻手指指下咁點餐,所以就會出現「This This This and This」情况。
——摘自本書P.111-114
| 關於作者 |
廣東話資料館 Cantonese Museu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Museum/
Website:http://cantonesemuseum.blogspot.com/
廣東話讀香港歷史系列 1 通用廣東話 讀香港衣食住行史
作者 | AUTHOR
廣東話資料館 Cantonese Museum
出版社 | PUBLISHER
亮光文化
書號 | ISBN
9789888884032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4/06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