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鬼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
寫給好萊塢電影的一封「昆汀式」情書。
更多角色背景故事、更多額外場景,完整表現對電影的龐大知識與熱愛!
細數好萊塢黃金年代的精彩瑣事,致敬在電影娛樂聖堂沉浮的美麗人們。


  ◎出版前即授權22國語言版本,至今賣出31國版權
  ◎《紐約時報》暢銷紙本和電子書總合#1,佔據暢銷榜十二週
  ◎美國獨立書商協會暢銷小說#1
  ◎美國亞馬遜暢銷小說#1
  ◎《今日美國》暢銷小說
  ◎英國亞馬遜暢銷小說
  ◎英國《泰晤士報》暢銷小說
  ◎英國《愛爾蘭時報》暢銷小說
  ◎德國《明鏡周刊》暢銷小說

  「閱讀時,如果想像電影版的卡司搬演小說情節,也能獲得立體紮實的閱讀經驗,更加吸引讀者對照電影和小說。但這本小說也自成一部文學作品,就算沒有電影,依舊能以自身敏銳的眼光和熱切的感染力擄獲讀者的心。」——《書單》(Booklist)

  1960年代的好萊塢,
  才華洋溢與危險張狂之人都來到這裡……

  從嬉皮文化、曼森家族,到波蘭斯基家族血案,
  透過虛實交錯的人物與事件,深入好萊塢的核心,
  呈現電影無法展現的更多內幕故事。

  故事從1969年瞬息萬變的洛杉磯展開……
  瑞克.達爾頓(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飾演),曾是黃金時段電視劇的主角,現在是用威士忌淹沒自己的過氣演員,淪為每週單元劇裡慘遭痛扁的萬年反派,但他仍積極尋求自己事業的第二春……

  克里夫.布茲(布萊德.彼特 飾演),瑞克專屬的特技替身,二戰時的戰爭英雄,本是業界一流幕後人員,卻因殺妻傳聞被封殺,成為片場最聲名狼藉的人物。他與瑞克建立起舊時代的好萊塢兄弟情誼,職業生涯緊緊相扣。

  莎朗.蒂(瑪格.羅比 飾演),從德州前往好萊塢追求明星夢、也如願夢想成真的年輕女孩。她和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結婚後,成為好萊塢的金童玉女……

  查爾斯.曼森(戴蒙.賀里曼 飾演),帶著夢想前來洛杉磯,尋求一紙唱片合約……出獄後的他,打著愛與和平的旗幟,以片場作為傳教基地,成為一群嗑藥嬉皮的精神領袖。在他的操控下,「曼森家族」將為好萊塢帶來一連串的血腥暴力。

本書特色

  1. 在同樣的事件結構下,補充了大量歐美娛樂業歷史細節
  *例如特技演員圈俗稱的「打手」行當如何運作。同時還原當時流行文化氛圍,包括老式的美國B級電影、義大利式西部片、李小龍的武術、流行音樂、嬉皮文化等。

  2.業界專業人士撰寫的影視拍攝現場終極紀實
  *關於選角、練習對白、化妝設定造型、導演說戲、對戲演員交流、開機拍攝等等皆有著墨,可說是一部瞭解影視業界的內幕小說。

  3.詳細交代電影裡沒演出來的角色個人史及內心活動
  *例如克里夫的從軍經歷與退役後幾次「殺人卻逃過制裁」的事件,以及熱愛看電影的他對各種影片的褒貶評價;瑞克和小演員第一次見面時內心的各種吐槽,以及他從小就大量閱讀西部題材通俗平裝小說的細節。

  4.以「昆汀式」手法,巧妙結合虛構人物與真實事件
  *文字版的黑色幽默+殘酷暴力+瑣碎但有趣的各種細節!讀者可以透過近五百個譯註,在進入昆汀虛構故事的同時,一併掌握好萊塢文化與歷史脈絡。

 

| 目錄 |

 

第一章 「叫我馬文就好。」    
第二章  好奇的是我(克里夫)    
第三章  天堂大道    
第四章  布蘭蒂,你是個好女孩    
第五章  咪咪的恐懼爬行    
第六章  不到好萊塢不罷休    
第七章  「超酷的洛杉磯,摩根向你道早安!」    
第八章  藍瑟    
第九章  「不那麼嬉皮,更像地獄天使飆車族」    
第十章  意外事故    
第十一章  Twinkie 貨車    
第十二章  「你可以叫我瑪拉貝拉」    
第十三章  《黛柏拉的嬌軀》    
第十四章  《勇破迷魂陣》    
第十五章  「你是天生的愛德蒙」    
第十六章  詹姆斯.史達西    
第十七章  英勇勳章    
第十八章  我的名字不叫蠢蛋    
第十九章  「朋友都叫我咪咪」    
第二十章  性感邪惡的哈姆雷特    
第二十一章  女主人    
第二十二章  亞杜.雷    
第二十三章  酒鬼名人堂    
第二十四章  內布拉斯加的吉姆    
第二十五章  最終章    

 

| 內容節錄 |

 

第一章 「叫我馬文就好。」

馬文.施沃茲辦公桌上的內線電話響了。這位威廉.莫里斯演藝經紀公司的經紀人將電話的通話桿往下按。「希默斯汀小姐,妳打來是為了十點半的那件事嗎?」

「沒錯,施沃茲先生。」祕書尖銳的聲音從電話的揚聲器裡傳出來。「達爾頓先生正在外面等著。」

馬文再次撥下通話桿。「希默斯汀小姐,可以請他進來了。」

馬文辦公室的門打開,年輕的祕書希默斯汀小姐先走了進來。她二十一歲,穿著打扮走嬉皮風。白色迷你裙襯托出她修長的古銅色雙腿,長長的棕色頭髮紮成兩束辮子,垂在臉頰兩側。跟在她身後的,是四十二歲的帥氣演員瑞克.達爾頓。他一頭時髦的後梳油頭,棕色頭髮帶點濕潤感,充滿光澤。
……
「好,瑞克,平時你固定的經紀人是席德,他問我願不願意見你一面。」瑞克點點頭。

「你知道為什麼他希望我們倆聚聚?」

「看你是否想和我合作?」瑞克回答。

馬文笑了。「說到底,的確是這樣沒錯。但我的意思是,你知道我在威廉.莫里斯是做什麼的嗎?」

「知道。」瑞克表示。「你是經紀人。」

「對,但你已經有席德當你的經紀人了。如果我只是個經紀人,你現在不會坐在這裡。」馬文說。

「沒錯,你是很特別的經紀人。」瑞克表示。

「的確。」馬文說。接著,馬文用手中的菸指著瑞克繼續講:「但我要你告訴我,你覺得我都做些什麼。」

「嗯,」瑞克回說:「我聽到的是說,你安排有名的美國演員去拍外國的電影。」

「不錯。」馬文表示。

現在有了談話基礎,兩人都深深吸了口手中的肯特菸。馬文呼出一串長長的煙霧,繼續滔滔不絕:「聽著,瑞克,如果我們要多認識彼此,你首先要知道的事情就是,對我來說,沒有任何事⋯⋯我真的是說沒有任何事,比我代理的那些演員來得更重要。我之所以在義大利、德國、日本、菲律賓的電影產業有那些人脈,都是因為那些我經手的藝人,還有我手上這份藝人名單所代表的意義。我和其他人不一樣,做的不是過氣演員的生意。我做的是好萊塢巨星的生意。范.強森——約瑟夫.考登——法利.葛倫格——羅斯.坦布林——梅爾.法拉。」

這位經紀人唸出每個名字時,就好像在背誦好萊塢總統雕像山上每位總統的名字一樣。

「拍出超多經典電影的好萊塢巨星!」

 

他接著搬出自己的傳奇事蹟來說明:「酩酊大醉的李.馬文放棄《黃昏雙鏢客》的莫迪默上校一角—開拍前三週才退出——是老子我說動塞吉歐.李昂尼移動他的尊屁股,到運動家飯店和剛戒酒、清醒無比的李.范.克里夫喝咖啡。」

馬文頓了頓,讓這件事代表的重要性在辦公室裡發酵。接著,他淡定地抽了口菸,吐出煙霧,再次發表他對影視產業的看法:「之後,就如他們所說的,就是嶄新的西部片神話。」

馬文盯著茶几對面的牛仔演員。「瑞克,《賞金律法》是個好節目,你在裡面也表現得很出色。一堆人到大城市,然後因為拍一些爛片而出名。問嘉納.馬凱就知道。」

聽到這番對嘉納.馬凱的奚落,瑞克笑出聲來。馬文繼續說:「但《賞金律法》百分之百是個像樣的牛仔影集。你是主演,你應該覺得驕傲。至於未來⋯⋯在談未來之前,我們先把過去弄清楚。」

兩人抽著菸,馬文開始盤問瑞克,好像他正在上競賽節目,或是被聯邦調查局人員審問一般。

「所以《賞金律法》——是國家廣播公司的節目對吧?」

「對,國家廣播公司。」

「多久?」

「什麼多久?」

「節目一次播多久?」

「噢,半小時的節目,所以正片二十三分鐘加廣告。」

「節目持續多久?」

「我們從五九到六○年的電視秋季檔開始。」

「什麼時候停播?」

「六三到六四年檔期的中間。」

「有拍成彩色的嗎?」

「沒有。」

「你怎麼拿到角色的?在路上被挖掘,還是電視台有意栽培?」

「我客串了一集《莽野遊龍》,飾演傑西.詹姆斯。」

「所以這讓他們看上你?」

「對。我還是得去試鏡,而且我他媽的必須表現得特別好。總之,沒錯,他們因此看上我。」

「仔細說說你之後拍的電影?」

「好。第一部,」瑞克表示,「是《卡曼其起義》,主演是又老又醜的羅伯特.泰勒。但那幾乎變成我所有電影的主旋律。」瑞克繼續解釋,「老男人搭配年輕小伙子。我和羅伯特.泰勒、我和史都華.格蘭傑、我和葛倫.福特。從來都沒有獨挑大梁,從來不是只有我而已。」瑞克沮喪地說。「永遠都是我和某個老傢伙。」

馬文問:「《卡曼其起義》是誰導的?」

「勞勃.史普林斯汀。」

馬文說了一下他的觀察:「我從你的履歷上注意到,你和很多共和國影業老一輩的西部片導演合作過——史普林斯汀、威廉.惠特尼、哈蒙.瓊斯、約翰.英格里西?」


瑞克笑著說:「那些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的傢伙。」他繼續說:「但勞勃.史普林斯汀不只如此。勞勃不只是做得又快又好,勞勃和其他那些人不一樣。」

「勞勃和其他導演有一樣多的時間,」瑞克自信地說,「沒比別人多一天、多一小時、多一個傍晚的時間。但重點是他在這段時間裡做的事,讓他特別出色。」瑞克真誠地說,「替勞勃工作讓人感到驕傲。」

馬文很喜歡他這番解釋。

「而超厲害的威廉.惠特尼給了我起步的機會,」瑞克接著說,「他讓我演了生平第一個真正的角色,一個有名字的角色。他之後又給我第一次主演的機會。」

馬文越發對瑞克的經歷感興趣,這是瑞克辛苦奮鬥來的好萊塢經驗談。

馬文邊笑邊從外套另一側、不是放金色菸盒的內側口袋裡,拿出一本尺寸不大的皮革筆記本。

「我讓我下面的經紀人查了一下你在歐洲的資料,就像他們說的,目前表現得還不錯。」馬文翻找小冊子裡的筆記時,大聲問:「《賞金律法》在歐洲播過嗎?」找到了他要的那一頁後,馬文看向瑞克。「有,有播過,很好。」

瑞克淡淡地笑了笑。

馬文再次看向手中的筆記本說:「在哪些地方播出?」在那一頁上掃視,找到了他要的資訊。「義大利,好。英格蘭,好。德國,好。法國沒有。」但他接著抬眼看著瑞克,語帶安慰地說:「但比利時有播。所以在義大利、英國、德國和比利時,他們都知道你是誰。」馬文總結:「這是你電視劇的狀況。但你也拍了幾部電影,這些片表現得如何?」

馬文看回他手中的小本子,翻頁尋找相關內容。「說實在,」他找到了要找的東西後,開口說:「你所有西部片,《卡曼其起義》、《地獄之火,德州》和《譚納》相對來說,在義大利、法國和德國都表現得很好。」

馬文看向瑞克:「《譚納》在法國的表現甚至更好。你懂法文嗎?」馬文問瑞克。

「不懂。」瑞克回答。

「真可惜,」馬文邊說,邊從筆記本裡拿出一張摺起來的影印文件,遞給瑞克。「這是《電影筆記》對《譚納》的影評。很不錯,寫得很好。你該找人翻譯一下。」

瑞克接過影本,點頭回應馬文的建議,儘管他深知自己絕對不會這麼做。

接著,馬文抬起頭來與瑞克對視,突然熱情地喊:「但這本子裡最大的好消息就是《麥克拉斯基的十四拳》!」

 

馬文繼續說下去:「對哥倫比亞影業來說,在美國上映時表現還算不錯。但在歐洲的話,我的天啊!」瑞克聽了,眼睛一亮,表情也舒展開來。馬文低下頭讀了讀眼前的的資料。「這裡說,《麥克拉斯基的十四拳》他媽的席捲全歐洲。到處都在演,演到天荒地老死不下片!」

馬文抬眼,闔上小冊子,總結:「所以你在歐洲小有名氣,他們知道你的電視劇。但你不只是《賞金律法》的小伙子而已,在歐洲,你是《麥克拉斯基的十四拳》裡那個戴著單眼罩、手拿噴火器,宰了一百五十個納粹的酷傢伙。」

……

馬文接著問:「所以過去這兩年你都在電視單元劇裡客串?」

瑞克點頭。「對,我正要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藍瑟》試播集。我演惡棍。我也拍了一集《青蜂俠》、一集《巨人家園》、一集羅恩.伊利的《泰山》,就是剛才提到和威廉.惠特尼合作的。我也演了《英雄馬丁》,史考特.布朗那小子主演。」

瑞克不喜歡史考特.布朗,所以提到他的名字時,不自覺地展現出輕蔑的神色。「還有,我剛拍完一集昆恩.馬丁製作的《聯邦調查局》。」

馬文小口喝著咖啡,儘管咖啡有點涼掉了。

「所以你都做得挺好的?」

「我一直都在工作。」瑞克像在澄清一般地說。

「你在這些節目裡都演壞蛋?」馬文問。

「《巨人家園》沒有,但其他都是。」

「最後都有打鬥戲?」

「一樣,《巨人家園》和《聯邦調查局》沒有,但其他都有。」

「好,現在來問個很關鍵的問題,」馬文問,「每場打鬥都是你輸?」

「當然,」瑞克表示,「我是惡棍嘛。」

馬文發出一聲大大的「啊—」表示感嘆,接著說出自己的見解:「那是電視台的老把戲。拿《英雄馬丁》來說好了。史考特.布朗是個新人,想建立他的正面形象。所以就從被停播的劇裡找人來演壞蛋。然後在最後的打鬥戲裡,讓英雄戰勝反派。」

不過馬文接著解釋:「但觀眾看到的是《英雄馬丁》的主角狠狠教訓了一頓《賞金律法》的主角。」

哎呀,瑞克心想,真他媽有夠痛。

但馬文還沒完。「然後下星期,換成只穿著纏腰布的羅恩.伊利。再下週,換穿著緊身褲的羅伯特.康拉德把你痛扁一頓。」 馬文右手出拳打向左手手掌,順勢做個樣子。「你不斷當電視台小鮮肉的沙包,」馬文往下解釋,「幾年下來,在心理層面上會影響觀眾對你的看法。」

 

雖然馬文暗示男性尊嚴會受打擊的發言,只是針對演戲,但瑞克聽了,額頭直冒汗。我是沙包?這就是我事業的現況?被當季新來的小鮮肉痛毆?難道這就是《二十六人》的主演崔斯坦.科芬在《賞金律法》裡輸給我時的感受?這就是肯特.泰勒的感受?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昆汀.塔倫提諾,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的諾克斯維爾。他是同輩影人中,最負盛名的導演之一,以鮮活豐沛的創造力、層層疊疊的多線敘事著稱。

他於一九九二年初執導演筒,首部劇情長片《霸道橫行》(Reservoir Dogs)一鳴驚人。接著,他執導了《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不僅參與編劇,也客串一腳。這部片不僅成為他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也讓他拿下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繼頗負盛名的犯罪喜劇《黑色終結令》(Jackie Brown)、復仇動作片《追殺比爾 1、2》(Kill Bill Vol.1, Vol.2),以及向 B 級片致敬的《不死殺陣》(Death Proof)之後,塔倫提諾接著推出二戰史詩巨作《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觸碰蓄奴問題的「南方」片《決殺令》(Django Unchained,拿下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以及融合密閉空間槍戰與美國內戰歷史的西部片《八惡人》(The Hateful Eight)。

 

塔倫提諾最新電影力作《從前,有個好萊塢》更榮獲五項金球獎提名,拿下最佳劇本、最佳男配角、音樂及喜劇類最佳影片三項大獎;提名十項英國影藝學院獎(BAFTAS),拿下最佳男配角;提名十項奧斯卡金像獎,榮獲最佳男配角、最佳美術設計獎。

他至今編導了九部劇情長片,榮獲兩座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著有小說《從前從前,有個好萊塢》。《思索電影》(Cinema Speculation,暫譯)是他第一部非小說著作。

| 譯者簡介 |

汪冠岐,
台大翻譯所畢業,譯作有《文案大師教你精準勸敗術》、《讀心:我們因此理解或誤判他人意圖的心智理論》;另有合譯作品《人物的解剖》、《暴力鬼才昆汀‧塔倫提諾》、《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多面英雄凱因斯》。
 
聯絡信箱:kuanchiwang@gmail.com
 

從前從前,有個好萊塢【鬼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第一部小說,空降《紐約時報》暢銷榜Top1】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HK$187.00價格
書到通知
  • 作者 | AUTHOR

    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Jerome Tarantino

  • 出版社 | PUBLISHER

    漫遊者文化 

  • 書號 | ISBN

    9789864898572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10/02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