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從爭取民主的反送中運動快速進入白色恐怖時期?
反送中運動之後的「香港人」都去了哪裡?都做了什麼?
台灣人/社會如何看待香港的反送中運動?
台灣的民主運動和香港的民主運動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曾經團結港台的「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為什麼現在台灣卻瀰漫了「疑港論」?
從反送中運動猛然爆發到國安法的全面鎮壓,香港的高度自治已經不復存,而台灣也出現了唇亡齒寒的迫切感。香港國安法體制是用來清算過往民主運動的參與者與組織,以便將這個全球城市納入內地的維穩控制,一旦反抗勢力被徹底剪除,統治者就可以遂行其意志。
然而,被壓迫者儘管沒有空間能公開表達異議,他們仍是善用各種統治者看不見的死角,進行地下化、未明言的抵抗。反送中運動規模龐大,影響深遠,跨越了前線/後勤、線上/街頭、香港/海外等不同的空間場所,無論是就持續的時間、參與者的廣度與深度或是區域與全球性的後果而言,都舉世罕見。
本書意在於記錄與分析香港鉅變下不同人士的實際感受,包括前線抗爭者、律師、家長、基督教徒、海外移民與留港台灣學生。他們的公開行動有可能是街頭抗議、法律協助、海外遊說,在其日常生活領域,他們也經歷了遷移與否的內心掙扎、宗教信仰的內省叩問、政治認同的移轉等。隨著運動的興起與衰退,本書所關切的主角們也經歷了不同的情感狀態,從激昂的憤慨到無能為力的愧疚感到面臨司法程序的恐懼等。這些同時發生在公共領域與私生活的變動,都值得不同學門領域研究者共同關注。
| 目錄 |
第一章 導論:香港民主運動的台灣觀點/何明修
第二章 朝向相互主體之路:近現代帝國史脈絡中的台港關係/吳叡人
第三章 當香港反送中運動遇見遊戲行動主義/林鶴玲、孫春在
第四章 香港司法政治化與法律人的回應/黎恩灝、許菁芳
第五章 國安教育與留港家長的反抗/呂青湖
第六章 香港政治抗爭、教會權威與信者主體性/黃克先
第七章 撤離的日常化:移動性、情感政治、共同體/黃舒楣等
第八章 海外香港人的國際戰線/何明修
第九章 台灣留港學生在反送中運動後的政治認同轉變/陳薇安
第十章 結語:香港民主的未來/陳健民
| 內容節錄 |
等到2020年春季正式開學,局勢變化又是超乎我們的規劃。隨著香港校園恢復平靜,緊急寄讀的香港學生幾乎全部離開了。參與「香港政治與社會」的107位同學都是在台大的學位生或交換生。其次,肺炎疫情突然爆發,原先安排的參訪場所封閉,校園開始管制進出,外校人士不容易進入。實體上課的人數限制不斷變化,最後課程只能採取現場與線上的混成模式進行,造成師生許多困擾與不便。儘管如此,這門課還是提供了寶貴的學習經驗,讓參與師生有機會更深入了解香港變局的脈絡,參與了正在發展中的歷史。舉例而言,我們邀請了香港銅鑼灣書店創辦人林榮基來演講,那時正好是銅鑼灣書店在台北復店之前,他受到暴力份子的攻擊。在課堂上,林榮基的頭髮仍殘留紅色的油漆,這位經歷中國黑牢的民主鬥士看起來彷彿染髮趕流行。
***
香港不只是一座有地理邊界的城市,準備移民的香港人、海外的離散社群、外籍留學生都是香港的一部分,也參與了浩大的反抗行動。第七章關切自反送中運動以來,香港人隨時做好移動/撤離的準備,可以說撤離一事已經日常化。黃舒楣的研究團隊指出,撤離不是短暫的動作,而是一系列嶄新情感社會實踐的關鍵過程,持續在日常中發酵,是跨境延展的生存策略。團隊觀察到物質性和情感性兩種移動政治,前者體現在撤離中的港人需考量資源、安置相關地租及照護安排調整等,後者則使撤離的日常化催生了新的共同體。這些新移動範型不同以往,彰顯出移動/撤離乃是一種物質交織情感的實踐,有必要對此重新認識、重新建構此一概念。
| 主編簡介 |
何明修,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作者簡介 |
(按章節順序)
何明修,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鶴玲,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退休教授
孫春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退休教授
黎恩灝,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研究員
許菁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助理教授
呂青湖,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黃克先,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黃舒楣,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陳盈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張詠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
洪與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陳薇安,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班學生
陳健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客座教授
未竟的革命:香港人的民主運動與日常抵抗
作者 | AUTHOR
何明修, 吳叡人, 林鶴玲, 孫春在, 黎恩灝, 許菁芳, 呂青湖, 黃克先, 黃舒楣, 陳盈棻, 張詠然, 洪與成, 陳薇安, 陳健民
出版社 | PUBLISHER
左岸文化
書號 | ISBN
9786267209950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4/03/20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