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

目錄頁數不詳具作者姓名

 

總聽別人說Nylon,這一次,換他親口對你說!

★精選鄭南榕《自由時代》週刊編輯室報告33篇!

★加收鄭南榕名言哲思集、《自由時代》週刊改名歷程!

 

■編輯部選文挑選準則:

一、呼應現代政治情勢之觀點。

二、體現鄭南榕對於身而為人的尊嚴之信念。

三、傳遞鄭南榕對於自由、人權、民主思想體系的切片。

 

鄭南榕:「我們要的是徹頭徹尾、不折不扣的自由。」

 

身為出版人,鄭南榕將文字化作武器,用以抵禦極權政府對於人民自由的侵擾。

身為創作者,鄭南榕將文字化作棲身之所,讓受迫害者在字裡行間得以喘息。

身為革命者,鄭南榕將文字化作星火,以身為柴,點燃熊熊烈焰,照亮下一個世代的光明未來。

 

由革命出版人鄭南榕所創辦的《自由時代》雜誌,第一期於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二日發行,最後一期於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出刊,歷經鄭南榕殉道仍持續出版,五年八個月的時間裡,出版共計三〇二期,不僅創下臺灣出版史上遭國民黨政權查禁次數最多的紀錄,也成為臺灣社會萌發本土意識的深刻推力。

 

在他殉道三十年之際,香港、印尼、西巴布亞、伊拉克、厄瓜多等地陸續點燃抗爭之火, 而臺灣也無法置身事外,用多少犧牲換來的自由,正面臨前所未見的侵擾與破壞。回頭閱讀鄭南榕的文章,試圖理解一名出版人如何以自身專業點燃革命的烈火,再回頭觀看自己,如何捍衛深愛的一切,完成當年鄭南榕未竟之理念。

 

本書特色

 

1.為新世代編選的「革命出版人鄭南榕」理念入門書。

2.為仍在奮鬥的鄭南榕戰友們精心準備的,緬懷Nylon所思所想的文選。

3.全書由榮獲金曲獎肯定的設計師小子一手包辦:從封面到內文,融合當代美學語言,以摩登仿古的手法,突顯《自由時代》至今仍前衛的視覺精神。

 

 

| 目錄 | 

■編輯室報告

 

■第一部分:鄭南榕文選   

我們能為「反共義士」做什麼?——第一件事是解除戒嚴   

你不可殺人!——「生命權」是第一人權       

國民黨,不要試探你的人民!   

槍口之下,我們依然爭取100%的言論自由   

投票給黨外,逼他組新黨   

請支持小人物       

戒嚴就是軍事統治——第三十八個戒嚴的年頭       

挺身而出,才能使獨裁者無膽施暴   

自決是中臺和平相處的起點       

監牢不是民主運動的終點   

鎮暴啟示錄   

解散警總才算解嚴       

泱泱大國的自決風範   

到總統府使行憲法權   

示威是人民的自然權利       

理先於法——為什麼我主張臺灣獨立       

把臺灣建設成「東方瑞士」——臺灣獨立的目標   

為韓國人民歡呼!為臺灣人民呼籲   

內爭主權、外爭國格,並與中國和解       

「臺灣應該獨立」——向「臺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致敬       

改革臺灣的國體與政體——西藏獨立運動的啟示   

政府必須效忠人民——反對俞國華國土不容分裂說法   

臺灣的獨立與民主——紀念長老教會人權宣言十周年   

民主上臺,法統下臺   

四年辛苦不尋常——創刊四周年感言       

全面展開「建國運動」       

可以有腔有調,不要面目模糊——政治人物應清清楚楚說出自己的主張   

獨立建國是溫和、彈性、現實的政治決定——巴勒斯坦宣布建國的啟示   

走出文化救贖的第一步——原住民拆除吳鳳銅像事件的省思       

面對叛亂案的重刑,我們只有不敢怠懈而已!——面對「叛亂案」,鄭南榕將抗爭到底,歡迎聲援

這是考驗「人性」與「理性」的時刻!   

為言論自由之役奮戰到底——從國民黨五項「新聞指示」談起   

落實對臺灣命運的終極關懷——《自由時代》創刊五周年有感   

 

■第二部分:鄭南榕語錄   

打破威權、人民覺醒   

組黨、反對運動   

言論自由       

司法與人權   

認同、自決、獨立       

人民政治心理復健       

今昔對映,言猶在耳   

 

■附錄:《自由時代》週刊改名歷程

 

 

| 序 |

編輯室報告

 

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二日星期一,以「為您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為目標的《自由時代》創刊號正式出版。封面人物是李敖,也是當時週刊的總監,社長是陳水扁,總編輯為鄭南榕。封底斗大的「爭取100%自由」標語首次出現,後來也成為雜誌的視覺特色。

 

在創刊號的「總編輯報告」中,鄭南榕以「言論自由第一優先」下標,表示「本刊將儘量擴大視野及觸角,致力於把這本週刊辦得真正像外國有名的新聞刊物,如TIME及NEWSWEEK那樣的綜合性及可讀性。」

 

總計三百零二期的時代週刊,經歷五年又八個月,登記了二十四張「出版事業登記證」,期間更換不同刊名,以應變數百次查禁。鄭南榕堅持以「合法」的方式出版,告訴臺灣民眾:「作自己的主人」,也告訴政府:「不要試探你的人民」。 

 

鄭南榕在週刊開闢「時代觀點」專欄,刊登他對於國內外政治局勢的分析觀察,回望、反省臺灣當時社會現況,進而提出藍圖。這本選集,便是出自於此專欄。

 

在那個時代,鄭南榕觀察到政權與人民之間的敵我矛盾,便開始透過雜誌報導打破「蔣家神話」、鼓吹解嚴才能「免於蔣政權的軍特恐怖統治」;他意識到黨外運動的路線不一致,便在雜誌裡鼓勵黨外建立制度化的組織,「紮紮實實地從事草根性的組織工作,才能夠從廣大的群眾當中獲得實在而牢靠的支持」。

 

週刊的出版特性講究時效性,除了最新的政治時事,時代雜誌也談司法、談人權、談認同、談自決、談獨立,而其對當下政治時空精準犀利的批判力度,我們深信即便歷經數十載,對於身處此時現地的臺灣,期間不謀而合的「巧合」或說「偶然」令人玩味。

 

本書選文挑選準則:

l   呼應現代政治情勢之觀點。

l   體現鄭南榕對於身而為人的尊嚴之信念。

l   傳遞鄭南榕對於自由、人權、民主思想體系的切片。

 

以創意突破惡法查禁,以執著應對政府刁難。冷靜觀察、沉著分析,八〇年代的話語,直通心臟。人類追求自由,從來不分時代。過去,我們嘗試說他的故事,這次,讓地表最強的總編輯「親口」和我們訴說,一個勇敢的人的樣貌。

 

 

 

★鄭南榕語錄:打破威權、人民覺醒

# 1986.6.30

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運動,都必須靠該國的人民自己來推動。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治苦難,都必須由該國的人民自己來承當。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目標及鬥爭策略,都必須靠該國的人民自己來決定。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障礙,都必須靠該國的人民自己來克服。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可以由外國友人來代勞的。

——〈自己的民主,自己打拚〉
 
# 1985.4.22

在這樣的警察國家裡,你做個順民他還是要敲你門的。

——〈只要你也來加入黨外——江南案大審的感想〉
 
# 1985.8.24

倘若一個政權已經衰敗到必須派兵上街,才能略保其威信,那麼它的存在,對於這個社會而言,顯然是個負擔,是個累贅了。

——〈突破蔣家的心理制約,從頭尋回自我意識〉

 

# 1986.12.22

蔣政權的法西斯性格,極端的蔑視個人尊嚴,而這正是強調集體主義所必然產生的偏差。在蔣政權的眼中,黨籍議員,如同黨籍軍特一樣,都是服務政權的工具。只不過政權本身,戴著「民族」、「國家」、「本黨」的假面,堂堂皇皇的作個奴隸主罷了。

——〈罷選,是根本原則問題〉
 
# 1988.9.24

在體制暴力瘋狂濫行的狀況下,即使冷眼旁觀的人,也不可能找到安全的地方

——〈你不可能永遠當觀眾——「五二〇」司法審判的省思〉
 
# 1986.6.2

長久以來,在國民黨一黨專政之下,幾乎壟斷了所有的政治資源。人民成為馴服的羔羊,忘了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

——〈請您來作自己的主人!〉
 
# 1987.7.4

再深入去看韓國的經驗,我們深深體會到靠暴力起家的政權,只崇拜暴力,只向比他更強大的暴力低頭。

——〈為韓國人民歡呼!為臺灣人民呼籲!〉
 
# 1985.7.27

國民黨的挫折和退讓,都是遭逢來自外國的壓力。反而在島內,我們一直無法凝聚足夠的力量,迫使蔣家開放政權。反過來說,臺灣人民的順服,和其孜孜於製造財富的能耐,充分供養國民黨政權的活力,成為它對外頑強,對內「橫暴」的本錢。臺灣人民任勞任怨的結果,反而「轉化」為反噬人民的獨裁政權。臺灣人民愈是埋頭苦幹,愈是對世事不聞不問,就使得國民黨政權愈鞏固,愈嚴酷,愈張牙舞爪。古往今來的獨裁者,怕都沒有像蔣家這麼得心應手的吧?

——〈對國民黨沒有信心——當前臺灣困境的焦點〉
 
# 1985.10.14

十月,是早年的國民黨起義擺脫專制統治的日子。同樣的十月,我們這些誓言與臺灣共存亡,不願被蔣家政權逼走的人們,也讓我們在心中立一個誓;一個自救的誓。

臺灣是我們的臺灣,絕沒有外人能逼得我們在這裏活不下去,反而要流落異邦的道理。

——〈十月的謊言,十月的誓言!〉
 
# 1985.7.20

以消費者的觀點而言,身為各種貨品及勞務的消費者,我們不僅沒有主權,而且被視為犧牲品,尤其是我們的「政治消費」。我們納稅服役供養這個政府,為的是「購買」他們的「政治服務」。然而我們的「政治消費」,換來的只是奴隸的地位而已。

 

進一步說,為了提昇政治「服務」的品質;更為了把我們這些政治消費者的地位,扭轉至「主權者」的地位,臺灣先輩的志士仁人付出了多少生命和自由。可惜的是,身為消費者的廣大群眾,卻不能以積極的行動來參與,以至於所流的鮮血、所犧牲的生命,都歸於虛空。
 

拒絕購買廠商的貨品,是一件簡單的事,消費者不必擔心廠商的暴力對付,只要安坐家中就可決勝戶外。然而不「買」國民黨的帳,做一個有骨頭的「政治消費者」,絕不是「一小撮黨外人士」來扮演就能成功的。「政治消費」大眾若不能組織起來,不能積極行動,我們這一輩子別想「消費政治」,只淪落到被國民黨消遣罷了。

 
——〈我們要「消費政治」,不要被「政治消遣」!〉

 

 

 

| 作者簡介 | 

 

鄭南榕

 

〔簡履,鄭南榕〕

原籍福建林森,一九四七年生於台灣台北二二八事件的恐怖屠殺後。

 

肆業於台大哲學系,早歲曾從事出版業及工商業。鄭氏篤信自由主義,認爲言論自由是民主社會的基點,乃於一九八四年以「爭取100 %的言論自由」爲宗旨,創辦「自由時代系列週刊」,至今出版二五八期,是反對陣營中存續不中斷最久的刊物,為台灣的言論空間拓展了前所未有的新版圖。一九八六年因報導桃園縣長選擧搓圓仔湯事件,被控以違反選罷法,坐牢近八個月。
 

除了不遺餘力爭取言論自由之外,鄭氏並組織群衆,發動街頭示威,諸如一九八六年抗議戒嚴卅九年的「五一九綠色行動」、一九八七年紀念二二八事件四十周年的「二二八和平日」紀念活動、抗議國安法的「四一九包圍總統府」、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八日首度在公開場合主張台灣獨立、一九八七年「蔡許台獨案聲援活動」、一九八八年「新國家運動」……等等,堪稱一強力具體實踐其思想信念之代表人物。

 

鄭氏父親係來自福州之大陸人,母親為台灣基隆人,雙親幼時際遇皆少家庭照顧,因此對子女教育不遺餘力,並能尊重兒女之志願。

 

相關資料

 

【書摘】鄭南榕:槍口之下,我們依然爭取 100% 的言論自由 | 2020年8月11日 BY CUP 媒體 🔗

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自由時代》雜誌編輯室報告文選

HK$117.00價格
數量
  • 作者 | AUTHOR

    鄭南榕

  • 出版社 | PUBLISHER

    逗點文創結社
  • 書號 | ISBN

    9789869817073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2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