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否只能從革命而來?革命是否必然帶來民主?
余英時先生全面解析了民主與革命的歧途與正道
提倡一種新的革命精神,並期許中國民主革命的重新展開
《民主革命論》原於1954年在香港由自由出版社出版,初稿曾連續刊載於報章之上,後經大幅補充、改寫而成本書。余英時先生從懷疑革命、憎惡革命,而開啟對革命的研究;從反對「革命」到對革命的了解,而終於重新肯定革命更豐富、更嚴肅的意義,對革命此一理論概念有了「統之有宗,會之有元」的理解。
雖然革命是近百年來歷史最重要的主題之一,然而這樣重要的問題,竟未獲得學者的全面探討。余先生在本書直指:「中國近百年來所發生的革命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它祇是舊社會的解體,而不是新社會的重建。」中國革命的一連串失敗,正可說是偏激的革命精神之必然結果。
余先生在本書高舉民主的革命精神,熱情而不盲目、積極而不殘酷、建設而不妥協。「祇有在這種革命精神的籠罩之下,民主革命才可以不致走入歧途,並能完成它自身的歷史任務」,「這種革命精神最初祇存在於少數人之間,隨著時間的進展,它逐漸地彌漫及於社會的每一角落,而形成一種普遍的時代精神」。到了這時,革命的時機才算成熟;革命的號召也就能獲得絕大多數人民的響應。
| 目錄 |
余英時文集編輯序言
代序 建立新的革命精神!
上篇 革命與反革命
第一章 論革命
第二章 論反革命
第三章 近代革命與反革命的分野
中篇 革命的範疇
第四章 論政治革命
第五章 論經濟革命
第六章 論文化革命
第七章 論社會革命
第八章 論民族革命
下篇 革命之路第九章 論革命的路線
第十章 論革命的方法
第十一章 論革命的領導權
第十二章 論革命勢力的成長
附錄一 西方歷代思想家的革命觀
附錄二 開場白—革命問題討論(一)
附錄三 談政治革命
後記
| 內容節錄 |
代序
建立新的革命精神!
近百年來我們一直沉浮在革命的浪潮之中:革命洪流的泛濫沖毀了舊中國的堤岸,也淹沒了新中國的禾苗;革命曾給予我們以希望,也加予我們以苦難;革命曾摧垮了腐敗的舊統治者,卻又帶來了凶暴的新統治者。正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開頭所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光明的時代,這是黑暗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這,走向天堂,這,步往地獄!」但是,對於我們,對於我們廣大的善良人民,我們所實際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災害,不是光明而是黑暗,不是天堂而是地獄!這樣,我從懷疑革命、憎惡革命,而開始了我對革命的研究。
根據我個人初步的認識,中國近百年來所發生的革命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它祇是舊社會的解體,而不是新社會的重建。中國的革命一再陷入錯誤的泥淖之中自有其客觀的社會因素,這些因素也是本書所要探究的中心課題之一。但是,對於革命的任何客觀研究並不是否定革命與人的關係。反之,人的主觀努力常常是革命的決定性的因素。我們的革命自然也不能例外。革命最初是由少數人發端的;這些少數人是怎樣展開革命運動的呢?撇開其他一切不談,首先他必須具備一種與一切安於現狀的人們截然不同的新精神,這精神驅使他去開創一個新的時代。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革命精神」。每一時代有每一時代的精神,每一民族有每一民族的精神;因之,革命精神也隨著革命性質、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殊異。但在這許多不同之中卻存在著一個最相同之點,那就是革命精神的健全與否,絕無例外地規定著革命的成功或失敗。從這一角度看,中國革命的一連串的失敗也可以說是我們偏激的革命精神的必然結果。
往者已矣!我們且不必去重翻歷史的舊帳。我從反對「革命」到追求對革命的瞭解,而終於重新肯定了革命的更豐富、更嚴肅的意義之後,一個新的革命精神的影子一直縈迴在我的腦際。在我們這個混亂的時代、這個殘破的國家,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革命精神呢?這是最迫切需要答覆的問題,也是最不容易答覆的問題。下面我試著提出我個人的答案。
我認為革命的第一重精神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范仲淹要我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亭林則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革命不是少數人出風頭的事,不是一群人表現雄才大略的事,不是「彼可取而代之」的事,不是殺人放火的事,不是你打倒我我打倒你的事,也不是這個階級消滅那個階級的事;它是全面社會的重建,整個文明的改造,和普遍福利的增進。這樣一個偉大的目標斷不是那為一己或一小群人的利害打算的人們所能夠完成的,我們祇有具備著壯闊的襟度、偉大的抱負,並視他人的痛苦如自己的痛苦,然後才能獻身於革命的大業。在革命的行列中,個人主義的色彩應該盡量減少;個人權利、群己權界在常態發展的社會裡都是必須講求的,可是自願為革命大業而奮鬥的人卻不應斤斤計較這些。為大我而犧牲小我並不是否定小我的存在,而是化小我於大我之中,為革命而暫時放棄個人的若干權利也正是為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求取更多的個人權利。如果你不願如此,你儘可以不參加革命運動,革命也絕不能帶有絲毫的勉強;但一旦你參加了革命,你便不能沒有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革命精神。
然而僅僅有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並不夠保證我們成為革命者;因為具有這種精神的人同樣可以選擇保守的方向,在舊社會的傳統理念之下,為維持舊社會的存在而努力。例如范仲淹雖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卻顯然不是革命者;此外中國還有許多傳統智識分子也是如此。因而更進一步我們還得有衝決網羅的精神。舊社會的持續不墜絕不是完全依賴著有形的力量;事實上它是有一層層無形的天羅地網在束縛著我們的成長,腐蝕著我們的靈魂,消磨著我們的壯志。譚嗣同說得好:「初當衝決利祿之網羅,次衝決俗學若考據、若詞章之網羅,次衝決全球群學之網羅,次衝決君主之網羅,次衝決倫常之網羅,次衝決天之網羅,次衝決全球群教之網羅,終將衝決佛法之網羅。」誠然,譚氏衝決網羅的內容今天已十九失去了意義,可是他這種否定舊有一切的勇氣卻仍然不失為一種蓬勃的革命精神。在社會上,我們曾看到無數人,滿口的新名詞,言論比誰都激烈,然而到了實踐關頭竟和舊社會的腐敗分子毫無二致。為什麼呢?這都是因為缺乏衝決網羅—尤其是「利祿之網羅」的精神。我們往往因不能毅然捨棄我們在舊社會中的既得利益,在義與利的衝突之下,終於走上了投降妥協的路。其實我們如果不能身體力行地衝決舊社會的天羅地網,在自己的新的精神還未曾建立起來之前便處處抱著退縮的態度、妥協的思想,那麼我們絕不可能完成革命的事業,更不必說創造新的社會了!因此「衝決網羅」乃是革命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精神。
有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和衝決網羅的勇氣,是不是就算具備了健全的革命精神了呢?還是不夠,我們知道,革命不僅是情感之事,更重要的還得仰賴著理性—個人的理性、歷史的理性—的光輝。我們不難發現古往今來多少革命志士,有著救世的胸懷,也有著沸騰的情感,祇是因為認不清歷史文化的連續性,以為革命祇是不顧一切的破壞,於是在狂熱症的驅使之下,走上了殘殺恐怖的革命道路。結果革命給人們的不是更多幸福,而是更深的苦難。這樣,我們瞭解了革命的第三重精神—弘毅精神的重要性。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革命正是「任重而道遠」之事:社會的全面重建,任不可謂不重;百年以至數百年的大業,道不可謂不遠。有些革命志士一方面誤認革命祇是政權的推翻或階級鬥爭;他們的革命目標既如此偏狹,胸襟自不免也隨之縮小。於是許多本來都可以成為革命同志的人們,在他們眼中竟都成了革命的對象,而遭到無辜的迫害。「不革命即反革命」,「對敵人的寬大即是對自己的殘酷」等等偏激之詞也都成了他們的革命信條。這是缺乏「弘」的精神的表現。另一方面他們同時又把革命看得太容易,把破壞舊社會看作革命的全部內涵,因而相信一夜之間可以完成革命的神蹟。在這種「速變」的要求之下,一切殘暴的革命方法便很自然地被採用了。他們革命的熱忱化成了匹夫之勇;雖一時表現得波濤洶湧,卻不能持久,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又是缺乏「毅」的精神的明證。而弘毅兩種精神則都是理性而不是情感的產物;因之這二者實際上祇是一種精神的兩面表現,是絕對分不開的。有了弘毅精神,革命才不會發生盲目衝動的危險,才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重新建設一個新的社會!
這三重精神都齊全了,就革命本身說,已經可以算是完整的革命精神。但是,再深一層看,把革命全程配合到歷史的長流中去,我們顯然可以發現,這種革命依然存在著嚴重的危機。當在這三重精神指導之下的革命已經完成了,那又該是怎樣一種情景呢?誰能保證領導革命的人們不會重新成為革命的對象呢?上述的三重精神都是積極性的,也就是使革命的領導者可以逐漸獲得權力並鞏固此權力的掌握的精神。我們不敢說人類一定有著愛好權力的天性,可是權力對於人們的引誘力卻無疑是夠大的。在革命過程中所獲致的權力最後很容易成為革命者本身的一種「執」,而引導他們走向新暴君的途徑。歷史上有許多革命成功後反而變了質的,都是因為擺脫不了權力執的緣故,在這裡,革命第四重精神—「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精神被肯定了。老子的精神本是消極的,可是這種消極精神在限制積極的革命精神的過度發展上卻被賦予了更積極的意義。革命需要「生」、需要「為」、需要「長」;但不能「有」、不能「恃」、更不能「宰」,一旦革命陷入了「有」、「恃」、「宰」的泥淖之中,則前面三重革命精神便會立刻化為烏有。法國名史學家譚恩(Hippolyte Taine)曾指出法國革命的領袖們之所以進入瘋狂的狀態,乃是由於恐怕失去革命的果實所致。這正是「有」、「恃」、「宰」的最好註腳。但「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精神,也並不是叫我們在革命成功之後便立刻退出社會;它與「功成身退」、「急流勇退」等等為一己利害打算的明哲保身的哲學毫無相通之處。社會的進步是永無休止的,革命的完成並不意味著社會發展的中止。因之,即使在那時我們也依然要「生」、要「為」、要「長」的;問題祇在如何防止「有」、「恃」、「宰」罷了!
這四重精神—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衝決網羅的精神、弘毅的精神,和「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精神—的融合構成了我們今天所需要的健全的革命精神。在這樣一種革命精神的感召與控制之下,革命才能熱情而不盲目、積極而不殘酷、建設而不妥協。這四重精神也可以說是一層一層地建築起來的,它們的次序也正可以解釋為革命發展的四個階段。
「革命精神」一詞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少數最流行的口號之一,它的真義究竟如何卻很少人曾嚴肅的加以考慮。但革命精神也並不是憑空產生的:每一革命都表現一特殊的革命精神,每一革命精神都通過一特殊時空的人的活動而顯現。因之,我在這裡所說的革命精神便不是一般性的革命精神,而有其特殊的時代性。這一革命精神,正如為本書的名稱所顯示的,乃是民主的革命精神。我不敢說,這種革命精神可以適用於古往今來的一切革命,但我卻敢說,祇有在這種革命精神的籠罩之下,民主革命才可以不致走入歧途,並能完成它自身的歷史任務。
革命精神雖然起於社會上大多數人們的共同革命要求,但卻出現在實際革命發生之前,並且是實際革命的最高指導。這種革命精神最初祇存在於少數人之間,隨著時間的進展,它逐漸地彌漫及於社會的每一角落,而形成一種普遍的時代精神。到了這時,革命的時機才算成熟;革命的號召也就能獲得絕大多數人民的響應了!我們今天又在面臨著一個新的革命,這一新的革命迫切地需要著上述那種革命精神的支持;可是我們矚目四望,這種新的革命精神卻顯然還不曾建立起來。我深信,中國民主革命的重新展開,必有待於一群具有這種新的革命精神的革命志士的出現;而革命大業的最後完成則更有待於此一新革命精神的光芒照遍每一個人的心頭!如果我這一番對革命問題的討論也能夠使讀者們獲得同樣的信念,那麼這本書的出版總算是沒有白費紙張了!
余英時 一九五三年十月廿日在香港
| 作者簡介 |
余英時(1930-2021),祖籍安徽潛山。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及漢學泰斗楊聯陞先生。曾任教於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1973至1975年間出任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
2004年獲選美國哲學會會士,2006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頒第一屆「唐獎」。其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並長期關心華人社會的民主發展,為當代史學研究者及知識人的典範。
民主革命論:社會重建新觀
作者 | AUTHOR
余英時
出版社 | PUBLISHER
聯經
書號 | ISBN
9789570863963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1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