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走過血色大地的死亡深淵,更要看見東歐如何重獲新生
認同糾葛 × 族群劃分 × 帝國邊陲 × 宗教歧異 × 國家神話=一本東歐版《想像的共同體》
波蘭、立陶宛、白羅斯、烏克蘭────
四個東歐民族,四百年歷史經驗,
無數次探究「我們是誰」的實踐,哪些值得臺灣人借鑑?
800萬人次聽講的東歐史大師
提摩希.史奈德 改寫東歐印象的典範之作


  人只能屬於一種民族嗎?歷史上同屬一國,未來就得走同一條路嗎?
  共同體是在何時出現?族群衝突為何發生?
  國家之間的宿怨又要如何化解?

  ‧要理解東歐,不能只看東歐歷史上的黑暗,更要看見東歐民族如何劫後重生
  ‧跳脫單一民族觀點:4種語言,8處檔案,首次完整重建

  ★烏克蘭研究協會年度最佳圖書獎
  ★波蘭東歐評論最佳外國圖書獎
  ★波蘭瑪麗.居禮.斯克洛多夫斯卡大學研究獎
  ★美國歷史學會最佳歐洲現代史書寫獎
  ★英國最佳波蘭研究圖書獎

  『東歐總是複雜難懂,但我們至少能夠確定,這是一本專家學者必讀,也適合推薦給學生與好奇歷史讀者的好書。』────《國際歷史評論》

  『罕有著作能夠同時兼顧現代民族身分的複雜向度、罪過程度與偉大之處。』────《俄羅斯評論》

  『示範如何探究民族認同的問題,卻不會落入民族主義書寫的歷史窠臼。』────Brian Porter,密西根大學歷史系教授

  夾在德國與俄國之間的廣大東歐地區,今天坐落著波蘭、立陶宛、白羅斯與烏克蘭等四個國家。四百年前,這些國家都曾是「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一部分。該聯邦是當時歐洲領土最大、人口最多也最強盛繁榮的國家,境內宗教寬容、族群多元,更有著歐洲第一部憲法。

  隨著世界走向現代,波蘭立陶宛聯邦卻遭人遺忘,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備受官僚腐化、族群衝突與認同混亂所苦,這座聯邦最終被強鄰摧毀,繼起的民族國家更是動輒淪為帝國野心的獵物,屢次遭到瓜分、滅國與屠殺。更慘的是,昔日同屬一國的波蘭人、立陶宛人、白羅斯人與烏克蘭人,也開始自認是不同的民族,彼此爭戰不休,甚至上演族群清洗的血腥戲碼。

  面對複雜難解的黑暗過去,東歐人如何能在血色大地與帝國廢墟上,找到克服歷史宿怨與和解的可能性,打造出擺脫民族主義幽靈的獨特國家?本書挖掘了多國檔案,加上來自各方的日記、書信與回憶錄等多語言史料,細緻還原東歐四個民族追求新生的旅程。

本書特色

  ★市面第一本針對東歐民族進行跨國研究的歷史經典,宛如東歐版《想像的共同體》
  ★臺灣未來十年的必備參考書:無論是中華民族還是臺灣民族,東歐民族的經驗與啟示都值得臺灣借鑑學習
  ★《血色大地》、《暴政》作者提摩希.史奈德一鳴驚人的成名之作

 

國際獎項紀錄

  ★烏克蘭研究協會年度最佳圖書獎(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Ukrainian Studies Book Prize)
  ★美國歷史學會最佳歐洲現代史書寫獎(George Louis Beer Priz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英國最佳波蘭研究圖書獎(Orbis-AAASS Book Prize in Polish Studies)
  ★波蘭東歐評論最佳外國圖書獎(Eastern Review Best Foreign Academic Book)
  ★波蘭瑪麗.居禮.斯克洛多夫斯卡大學研究獎(Jerzy Giedroyc Scholarly Award, Marie Curie-Skłodowska University)

 

| 目錄 |

 

出版緣起
導讀 迎向當前與骷髏共舞的誘惑(房慧真)
導讀 那些多麼令人傷心的民族主義(陳嘉銘)

導論
書中地圖
歷史名詞與引用標示

第一部 立陶宛與白羅斯的祖國之爭
第一章 立陶宛大公國(1569-1863)
第二章 立陶宛啊!我的祖國!(1863-1914)
第三章 一次大戰與維爾諾問題(1914-1939)
第四章 二次大戰與維爾紐斯問題(1939-1945)
第五章 蘇屬立陶宛的維爾紐斯(1945-1991)

第二部 危機四伏的烏克蘭邊境
第六章 近世烏克蘭的歷史(1569-1914)
第七章 被邊緣化的加利西亞與沃里尼亞(1914-1939)
第八章 烏克蘭西部的族群清洗(1939-1945)
第九章 波蘭東南部的族群清洗(1945-1947)
第十章 共產主義與清洗的記憶(1947-1981)

第三部 重建波蘭人的家園
第十一章 愛國的反對派與國家利益(1945-1989)
第十二章 民族國家正常化(1989-1991)
第十三章 歐洲標準與波蘭利益(1992-1993)
尾聲 重返歐洲

致謝
註釋
譯名對照表

 

| 內容節錄 |

 

民族是在何時出現?族群清洗為何發生?國家之間的宿怨又要如何化解?

本書以歐洲近世最遼闊的國家,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立的十六世紀為起點,追溯現代民族形成的軌跡。

波立聯邦的民族是由信奉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的貴族組成。這些來自波蘭、立陶宛與東斯拉夫地區的貴族,基於共同的政治和公民權利結合在一起,並以拉丁文或波蘭文稱呼自己屬於「波蘭民族」。他們毫不猶豫地認為,官方用語、日常口說、文學與宗教儀式的語言不一致,是理所當然的自然現象。

到了十八世紀,波立聯邦遭到三大帝國強鄰瓜分,一些愛國人士才重新將「民族」(nation)和「人民」(people)的概念連結在一起,並以人們所說的語言來區分民族身分。直至二十世紀末,也就是本書的結尾,波立聯邦的核心地區已經成為了波蘭、烏克蘭、立陶宛和白羅斯等四個以民族命名的國家。此時主流的民族觀已經認定,國家邊界應該區隔語言社群,且日常口說、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語言也得要一致。

那麼,這支近世的單一民族,是如何變成現代的四個民族呢?

我們將會從三個階段探究這四個民族概念的發展。這三個階段分別是:一、近世的波立聯邦時期(1569-1795)。二、十九世紀的帝國瓜分時期(1795-1918)。三、各國一度獨立,隨後又淪為缺乏自主性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時期(1918-1939)。

我們會在這段歷程中看到,近世的波蘭民族在波立聯邦瓦解後依然存在,並在帝國瓜分下活躍了好一段時間,直到十九世紀晚期才開始消散。即便是十九世紀晚期之後,在帝國統治的脈絡底下所出現的「族裔民族主義式」(ethnic nationalism)現代民族觀,依舊會與前述根源自近世波立聯邦的傳統愛國主義互相競爭,並一路延續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政治局勢。

一次大戰之後,四個民族紛紛獨立建國,強迫當地人對身分做出選擇,也緊縮可能的身分歸屬選項。此時以族裔為中心的現代民族觀雖已成為主流,卻還稱不上屹立不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組織化暴力,才徹底打破了「不同人民可以結合成一支民族」的前現代觀念。

 

因為正是二戰期間的族群驅逐、滅絕和清洗,摧毀了各個地區的歷史,清空了原本容納多元文化的城市,為現代民族主義大開方便之門。大規模屠殺和菁英的流離也切斷了當地與過往傳統的連結。

為了證明我這項主張,本書將會深入探索波蘭人和烏克蘭人在二戰期間的歷史經歷,檢視雙方互相進行族群清洗的原因:經過蘇聯和納粹的四年占領後,烏克蘭人和波蘭人又彼此清洗了四年,導致超過十萬人喪生,一百四十萬人流離失所。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到底是民族主義造成了族群清洗,還是族群清洗把人變成民族?

民族國家能否面對這樣的歷史?經過族群清洗這麼殘暴的實踐手段,現代民族觀的訴求還能找到和平的發展方向嗎?這些都是人們所面臨的課題。

※※※

很久很久以前,立陶宛大公國曾經稱霸中世紀的東歐;而在1991年之後,人們所認識的立陶宛共和國,只是波羅的海東岸的一個小國家。雖然她似乎承襲過去的歷史,將大公國時代的國都維爾紐斯定為首都,但表面的傳承背後卻隱藏著浩大的變遷。

事實上,在立陶宛共和國成立的五百年前,立陶宛語既非維爾紐斯當權者使用的語言,也非當地多數居民所說的語言。在二次大戰前,這裡有三分之一的居民在家裡說的是意第緒語;人們在街頭、教堂和學校裡說的是波蘭語;而鄉村地區則普遍都講白羅斯語。在1939年,也就是這座城市從波蘭治下落入蘇聯手中的那一年,維爾紐斯幾乎沒有人會說立陶宛語。

那麼,「立陶宛」到底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變成一個以維爾紐斯為首都的獨立民族國家呢?如果這段歷史是有意義的,它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立陶宛歷史上曾有過許多可能性,當地如今的樣貌只是其中一條路徑走到底的結果。在十六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中葉,維爾紐斯曾是波蘭和猶太文明的中心,這代表在成為一座現代立陶宛人的城市之前,它首先要擺脫波蘭或猶太的文化認同。

 

現代民族主義者主張,這座城市還得仿效中古時期的立陶宛大公國,擺脫近世時期波立聯邦多民族共存的政治遺產,才能蛻變成一個現代小國的首都。而雖然曾受到莫斯科和聖彼得堡近兩百年的統治,鄉村又以東斯拉夫農民占多數,維爾紐斯卻沒有自認為是俄羅斯或白羅斯的一部分。

民族主義者高舉歷史和語言的旗幟,打造了現代的「立陶宛」這個概念,贏得了維爾紐斯人的心──儘管對於這些魂牽夢縈維爾紐斯的立陶宛民族主義者來說,該城市過去實際上的歷史和語言並非容易發揮的素材。那麼,現代立陶宛的民族想像究竟是如何在這種局面下擄獲人心的?勝出的為何是立陶宛,而非其他的民族想像?

現代各個民族的概念,誕生於與過往敵人的密切互動。如今對這些國家來說,文化的傳承與正當性是民族歷史的支柱,但在過去它們曾經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激烈競爭中供人利用的武器。

接下來的五個章節,我不但會從立陶宛認同這一成功案例來討論維爾紐斯的命運,也會以城裡波蘭人、白羅斯人、俄羅斯人和猶太人的認同與想像作為對照。藉此,我們可以看見各種思想、政治運動和國家力量之間如何為了各自的自我認同針鋒相對,看見菁英階級心中的「立陶宛大公國」這個近世民族觀,是如何一步步被重建為新的現代民族。

為了避免將這段發展看成歷史的必然,我們會著眼於歷史的轉折、突發事件、誤解和出乎預料的結果。我們不但要注意成功,也應關注失敗。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耶魯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維也納人文科學研究院終身研究員,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東歐現代史,精通十種歐洲語言。

曾獲頒德國漢娜.鄂蘭獎章(最佳政治思想類著作)、德國萊比錫書展大獎、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獎、愛默生人文獎等殊榮。史奈德本人亦曾獲波蘭最高學術榮譽的科學基金會獎、捷克哈維爾基金會跨學科遠見獎、烏克蘭安東諾維奇獎、荷蘭奧斯威辛倖存者協會獎、美國卡內基基金會獎,以及德國、法國與比利時等多項國際獎項肯定。

文章評論散見全美各大媒體、報章雜誌專欄。出版多本備受各界稱譽的著作,包括總結極權獨裁歷史教訓的暢銷書《暴政》、探討東歐遭遇納粹與蘇聯暴政的經典名著《血色大地》、關懷美國醫療人權議題的《重病美國》,以及與歐洲史巨擘東尼.賈德合寫的《想想20世紀》。

2022年,《血色大地》在臺灣出版時正好碰上俄烏戰爭,成為臺灣讀者認識東歐與俄烏歷史淵源的重要參考讀物。



| 譯者簡介 |

盧靜,
過度自由的譯者。熱衷策略與敘事遊戲,關心一切事務的「為什麼」與「然後呢」。譯有《大幻象》、《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等書。翻譯本書序言、第一到第六章。

廖珮杏,自由譯者。偏好議題性的人物故事,從中探討機制縮影、價值與文化衝突等結構問題。譯有《重返天安門》、《重病的美國》、《獨裁者的養成之路》等書籍。翻譯本書第八、九、十與十二章。

劉維人,自由譯者。譯作集中在當代民主、政經制度等議題,如《反民主》、《暴政》、《修詞的陷阱》、《北歐不是神話》等。翻譯本書致謝、第七、十一、十三與十四章。

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

HK$250.00價格
書到通知
  • 作者 | AUTHOR

    提摩希.史奈德 Timothy Snyder

  • 出版社 | PUBLISHER

    衛城出版

  • 書號 | ISBN

    9786267052822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05/31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