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獨裁大軍正在集結!是什麼力量讓他們保持團結?

中國網軍、俄國間諜、委內瑞拉石油、伊朗無人機、北韓志願兵,

以及,從民主國家內部「搬運」出來的資金……

普立茲獎得主 安愛波邦 

曝光獨裁之網背後的利益輸送,揭開21世紀威權運作的根本邏輯

 

  ★應列為G7國家元首及外長的必讀書目。──彭定康,香港末代總督

  ★若只能看一本書來理解2024世界局勢,那勢必是這本。──《南德日報》年度選書

 

  他們沒有共同的意識形態,

  只有對權力與利益的絕對崇拜。

  獨裁者聯盟,我們究竟該如何擊敗?

 

  我們都聽過獨裁,可能也見識過獨裁,知道獨裁的歷史就跟人類文明一樣古老,也理解獨裁者會不斷進化。但你可曾認真想過,二十一世紀的獨裁已進化到何種地步?那是一條史達林、希特勒與毛澤東等上世紀獨裁者都沒想過的道路。

 

  今日世界的獨裁不再僅是一人獨大的恐怖,而是有著一整套盤根錯節的國際網路。獨裁政權與獨裁政權在全球化時代互相串連,在資金、資訊及統治技術上相互支援。這套網羅甚至深入民主國家內部,靠著腐敗政客及洗錢活動中飽私囊,任由假訊息與無力感四處散布,控制論述、改變制度。簡而言之,獨裁勢力組成了全球聯盟──不是意識形態上牢不可破的同盟,也不是正式的軍事同盟,更像是跨國企業的連鎖加盟。這個聯盟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我們」,是那些相信法治、政治自由、司法獨立、公開透明與民主課責制度的現代公民。

 

  在這本口袋書裡,普立茲獎得主安愛波邦會用最淺顯的語言,清楚剖析跨國獨裁聯盟的起源及特徵,追蹤它的命脈,拆解它的運作方式,找出潛在弱點,讓每一位因政治而焦慮的讀者,都能保持理智,看穿獨裁者聯盟的招式,守護既有的民主生活方式。反抗絕望,開始抵抗。

 

得獎紀錄

 

  ★榮獲2024年諾貝爾和平獎前哨站之「德國書業和平獎」

  ★《經濟學人》、《金融時報》、《外交事務》、《南德日報》、《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博客來外文選書、英國最大連鎖書店Waterstones年度選書

  ★空降英文與德文亞馬遜網路書店、《紐約時報》暢銷榜

 

專文推薦

 

  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特聘研究員)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共同推薦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

  吳銘軒(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盧郁佳(作家)

  顏擇雅(出版人)

 

| 目錄 |

 

推薦序/朱敬一
推薦序/羅世宏
前 言 獨裁者聯盟
第一章 貪婪的結合
第二章 盜賊統治正在擴散
第三章 控制論述
第四章 改變制度
第五章 抹黑民主
結 語 民主世界攜手團結
致謝

 

| 內容節錄 |

 

前言 獨裁者聯盟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幅獨裁國家的漫畫圖像:一個惡人位居頂端,控制著軍隊和警察,軍隊和警察則以暴力威嚇人民。圖像裡還有和獨裁者狼狽為奸的邪惡分子,或許也有幾名勇敢的異議人士。

 

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現實情況幾乎已和這幅圖像全然不同。當今的獨裁政體不是只由一個壞人掌控,而是由一個個精密的網絡控制,仰賴用於竊國的金融架構、繁複的維安體系(軍隊、準軍事組織、警察),以及提供偵察監控、政治宣傳、不實資訊的技術專家。這些統治網絡的成員不僅是在某個獨裁國家內部聯繫,也與其他獨裁國家的統治網絡往來,有時還和民主國家的成員互通聲息。一個獨裁國家的腐敗國營企業,會與另一個獨裁國家的腐敗國營企業做生意。一國的警察可能為其他多國警察提供武器、裝備與訓練。從事政治宣傳的部門也會共享資源 ── 為某一個獨裁者宣傳的網軍農場與媒體網絡,也能用來為另一個獨裁者宣傳,連宣傳主題都能共享:無非是民主體制已衰退、獨裁體制很穩定、美國有多邪惡。

 

倒不是有什麼讓壞人密會的祕密房間,像○○七詹姆斯龐德(James Bond)電影那樣。我們與他們的衝突也不是黑白分明的二元競爭,彷彿出現「二次冷戰」。當代獨裁者之中,有人自稱共產主義者,有人自稱君主主義者,有人自稱民族主義者,還有人自稱神權主義者。他們的政權不僅歷史根源不同,目標各異,信奉的美學也相左。中國的共產主義和俄羅斯的民族主義不僅彼此有別,也和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社會主義、北韓的主體思想、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什葉派極端主義各不相同。這些政權不同於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等君主政體或越南等專制國家(這些國家大多無意削弱民主世界),也不同於土耳其、新加坡、印度、菲律賓、匈牙利等較溫和的獨裁國家或混合式民主國家1(這些國家也稱「非自由民主國家」,有時和民主世界作風一致,有時不然)。這整個政權群體與其他時代、其他地方的軍事或政治聯盟都不一樣,它的運作不像政治集團,而是類似企業集團,束縛它的不是意識形態,而是那股決心保護個人財富與權力的無情意志。這就是「獨裁者聯盟」。

 

俄羅斯、中國、伊朗、北韓、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安哥拉、緬甸、古巴、敘利亞、辛巴威、馬利、白羅斯、蘇丹、亞塞拜然,以及其他三十多國的強人,其共同之處並非理念一致,而是剝奪公民發揮實際影響力或公開發聲的權利,反對一切形式的透明度或問責制,打壓任何在國內或國外挑戰他們的人。他們對於財富,也都抱持極度實際的態度。過去的法西斯和共產政權領導人背後有政黨機器,不會將個人的貪婪展現在外;獨裁者聯盟的領導人則不同,他們多半坐擁奢華豪宅,並以營利企業的形式進行各種合作。他們彼此之間的紐帶,以及與民主世界友人的往來,都不是以共同理想為基礎,而是透過交易達成 ── 這些交易包括繞過制裁措施、交換監控技術與幫助彼此致富。

 

獨裁者聯盟也藉由協同合作來協助其成員維持政權。白羅斯的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政權缺乏民意支持,備受歐盟、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批評,歐洲鄰國也避免與該國往來。白羅斯許多商品都無法在美國或歐盟銷售,國營的白羅斯航空亦無法飛往歐洲國家。但這些作為都未能真正孤立白羅斯。已有二十多家中國企業在白羅斯投資,甚至要打造「中國—白羅斯工業園」,仿效蘇州的一項類似建設。伊朗二○二三年和白羅斯進行了高層外交互訪、古巴官員曾在聯合國發言聲援盧卡申科;俄羅斯則向白羅斯提供市場、跨國投資與政治支持,可能還提供警察與維安服務。二○二○年,白羅斯記者群起反抗,拒絕報導虛假不實的選舉結果,俄羅斯就派出本國記者取而代之。白羅斯政權的回饋則是允許俄羅斯在其領土上部署軍隊與武器,用於攻打烏克蘭。

 

委內瑞拉也是理論上被國際社會排斥的國家。二○○八年以來,美國、加拿大和歐盟都對委內瑞拉加強制裁,以回應這個政權的殘暴統治、毒品走私,以及與國際犯罪組織千絲萬縷的關聯。然而,俄羅斯卻向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ás Maduro)的政權提供貸款,並且和伊朗一樣投資於委內瑞拉的石油產業。白羅斯一家企業在委內瑞拉組裝曳引機、土耳其為委內瑞拉的非法黃金貿易提供便利管道、古巴則長期為委內瑞拉政府提供維安顧問與技術。二○一四年和二○一七年,中國製的水砲、催淚瓦斯和盾牌被用於鎮壓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的街頭抗爭者,共造成七十多人喪命,中國設計的監控技術11則用於監控委內瑞拉民眾。在此同時,委內瑞拉政權的成員、他們的隨從與家人則藉由國際毒品貿易,源源不絕獲得凡賽斯(Versace)和香奈兒的精品。

 

白羅斯和委內瑞拉的獨裁領導人在自己國家都廣遭人民鄙棄。若舉行自由選舉,這兩人必然敗選,因為他們在國內都有強大對手:白羅斯和委內瑞拉的反對派運動都由多位頗具魅力的領袖和投入甚深的基層社運人士領導,他們激勵人民敢於冒險,努力爭取改變,並走上街頭抗爭。二○二○年八月,人口僅千萬的白羅斯有超過百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選舉被竊取。數十萬委內瑞拉人民也多次參加全國各地的抗議活動。

 

如果這些反對派的敵人只是腐敗且破產的委內瑞拉政權,或殘暴陰險的白羅斯政權,他們的反對運動或可成功。但他們要對抗的不只是本國獨裁者,還有全球多國的獨裁者,這些獨裁者掌控國營企業,可藉此做出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決策。反對運動要反抗的政權還能向中國購入監控攝影機,或買到來自聖彼得堡的網軍。況且,他們要反抗的統治者早已煉成鐵石心腸,對本國百姓和外國人的感受與意見無動於衷。獨裁者聯盟不僅為其成員提供金錢和安全,還提供另一項無形的好處:有罪免罰。

 

那些意志極為堅決的獨裁者普遍相信,外部世界對他們無計可施(他們不在乎其他國家的觀感,也不接受任何輿論法庭的評判),然而這種信念其實是近年才出現的。從前從前,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強大獨裁國家蘇聯的領導人反而非常在意全世界對他們的看法。他們極力宣揚蘇聯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如果受到批評,也會提出反對意見。對於二戰後涵蓋普世人權、戰爭法、法治等內容,或是頗具理想性質的國際規範與條約體系,他們至少會口頭承諾支持。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最著名的事蹟之一,就是曾在一九六○年聯合國大會上起身用鞋子拍桌,當時他是為了反駁菲律賓代表指稱蘇聯占領下的東歐「政治與公民權利都被剝奪」,「都被蘇聯吞噬了」。即便是二十一世紀初,大多數獨裁政權也會將真實意圖隱藏在精心策畫、仔細操縱的民主假象之後。

 

時至今日,獨裁者聯盟的成員已不在乎自己或國家是否被批評,或被誰批評。有些成員如緬甸和辛巴威的領導人,只在意擴充個人財富和維持政權,根本不會因外界批評而心生羞愧。伊朗的領導人滿懷自信,不把西方異教徒的觀點放在眼裡。古巴和委內瑞拉領導人則將國外批評定性為「帝國主義組織起來顛覆他們」的證據。中俄領導人耗時十年,對各個國際機構長久以來的人權主張提出異議,成功地讓全世界許多人相信,關於戰爭和種族滅絕的條約、公約及「公民自由」、「法治」等概念都只代表西方觀點,不適用於他們。

 

國際社會的批評撼動不了當代獨裁者,他們對於公開的暴行毫無愧色。緬甸軍政府就無意隱瞞在仰光街頭殺害數百名示威者一事,哪怕受害者包括青少年。辛巴威政權也在荒唐的偽選舉中公然騷擾反對派候選人。中國政府大言不慚地鎮壓廣大市民參與的香港民主運動,並在新疆實施所謂「反極端主義」運動         ── 包括大規模逮捕數千名維吾爾穆斯林並關進集中營。伊朗政權亦毫不掩飾地暴力打壓婦女。

 

若情況演變到極致,這種對外界批評的蔑視可能會演變成「馬杜洛模式」的治理方式。這是國際民主運動人士波波維奇(Srdja Popovic)以委內瑞拉現任領導人之名命名的模式:採行這種模式的獨裁者「寧願自己國家落入失敗國家之列」,反正只要能繼續掌權,他們可以接受國家經濟崩潰、暴力氾濫、人民貧困、孤立於國際社會。好比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ir al-Assad)和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似乎就完全不介意自己治理的經濟與社會陷入崩潰。民主國家的人民可能很難理解這類政權,因為這些政權的首要目標並非創造繁榮或提高民眾福祉,而是繼續掌權。他們願意為此破壞鄰國穩定、摧毀百姓的生活、甚至不惜(追隨前任統治者的腳步)讓數十萬名本國公民送命。            

 

***            

 

二十世紀的獨裁者不如今天這麼團結。當時的共產黨人和法西斯分子還兵戎相見,就連共產國家之間有時也會相互討伐。但他們對於蘇聯創建者列寧蔑視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確看法一致。列寧認為這套民主制度「限制重重、充滿齊頭式謬誤且偽善,是有錢人的天堂,卻是被剝削者和窮人的陷阱與圈套」。他寫道,「純粹民主」是「自由主義者用來愚弄工人的捏造說詞」。身為一個原為極小規模政治派系的領導人,列寧對自由選舉的概念嗤之以鼻並不令人意外。他認為:「只有鼠輩與笨蛋,才會認為無產階級必須先在套著資產階級枷鎖進行的選舉中贏得多數。這種想法根本是蠢到極點。」

 

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雖然強烈反對列寧政權,但同樣對他們的民主派對手不屑一顧。促使「法西斯主義」和「極權主義」等詞彙誕生的義大利領袖墨索里尼,就曾嘲笑自由主義社會衰弱且墮落。他在一九三二年預測:「自由主義國家注定要滅亡,因為當前所有的政治實驗都在反對自由主義。」他還翻轉了「民主」的定義,將義大利和德國的獨裁專政定義為「當今世界上最偉大、最健全的民主政體」。希特勒對自由主義的批評也遵循同樣模式。他在《我的奮鬥》一書中寫道,議會民主是「人類腐朽的最嚴重跡象之一」,並宣稱「個人自由並非文化水準更高的象徵,對個人自由加以限制才是」,只要這種限制是由一個種族純淨的組織實施。  

 

早在一九二九年,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獨裁統治者的毛澤東就曾針對他所謂的「極端民主化」提出警告,因為「這種思想是和無產階級的鬥爭任務根本不相容的」 ── 這段言論記載於他後來出版的《小紅書》,也就是《毛主席語錄》。一九六二年發表的〈緬甸的社會主義之路〉是當代緬甸政權創立時的重要文件,該文也長篇大論抨擊民選立法機構:「緬甸的『議會民主』不僅不適合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還充滿了矛盾、缺陷、弱點和漏洞,加上它濫權與缺乏成熟的公眾輿論,因此導致國家喪失與偏離了社會主義目標。」  

 

埃及詩人庫特布(Sayyid Qutb)是當代激進伊斯蘭教的創始思想家之一,他同時借用了共產主義對普世革命的信仰,以及法西斯主義者對暴力解放力量的信念。他與希特勒和史達林一樣,認為自由主義思想和現代商業對於建立理想文明(在他看來是伊斯蘭文明)構成威脅。他建立了一套反對民主與個人權利的意識形態,打造出以毀滅與死亡為核心的狂熱信仰。伊朗學者暨人權運動者博魯曼姊妹(Ladan         and Roya Boroumand)寫道,庫特布想像「在意識形態上有自覺的先鋒少數派」將領導一場暴力革命,目的是建立一個理想社會,「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驅逐那些自由民主國家的『自私個人』,並廢除『人類剝削人類』的體制」。唯有真主才是統治者,藉由實施伊斯蘭教法(shari’a)來治理」。博魯曼姊妹認為,這其實是「套著伊斯蘭裙裝的列寧主義」。

 

現代獨裁者有許多面向都與二十世紀的前人不同。但這些繼承、接班、模仿老一輩領袖與思想家的新一代領導人,無論意識形態如何相左,都有一個共同敵人,這個敵人就是我們。

 

更精確地說,這個敵人是民主世界、「西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盟、他們國內的民主派對手,以及啟發前述所有人的自由思想。這些思想包括:不受多變政治力量影響的中立法律、獨立的法院和法官、合法的政壇反對派、有保障的言論和集會權利,以及承認獨立記者、作家和思想家的存在,他們可以批評執政黨或領導人,同時仍忠於國家。

 

獨裁者痛恨這些原則,因為他們的權力會因此受到威脅。如果法官和陪審團是獨立的,他們就可以對統治者究責。如果有真正的新聞自由,記者就可以揭露政壇高層的竊國與腐敗。如果政治制度讓公民擁有影響政府的權力,公民將得以改變政權。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安愛波邦 Anne Applebaum,美國著名媒體人、歷史學家暨公共知識分子,普立茲獎得主,《大西洋月刊》與《華盛頓郵報》 專欄作家。共產政權在東歐倒臺時她正以《經濟學人》外派記者身分派駐波蘭,是第一批帶回當地消息的記者。安愛波邦同時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負責研究政治宣傳與不實資訊。著有《鐵幕降臨》、《古拉格的歷史》、《紅色饑荒》等。

 

| 譯者簡介 |

 

李寧怡,從事國際新聞編譯多年,曾任職臺灣《蘋果日報》等媒體,譯有《歷史的草稿》、《長期博弈》、《路易十四》等書。

 

 

獨裁者聯盟:專制政權如何互相幫助與布局跨國金權網路

HK$160.00價格
數量
  • 作者 | AUTHOR

    安愛波邦 Anne Applebaum

  • 出版社 | PUBLISHER

    衛城出版

  • 書號 | ISBN

    9786267376942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5/02/05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