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德國思想家、哲學家華特‧班雅明,曾被譽為歐洲真正的知識分子、二十世紀最後的精神貴族與最偉大的文學心靈。

  1933年,希特勒掌權後,班雅明離開德國柏林,四處流浪,足跡遍及了西班牙伊維薩島、丹麥、義大利、法國。1940年,德軍攻陷巴黎,在納粹追捕下,他逃亡至法、西邊界,最終服毒自殺。

  法國知名圖像散文作家帕雅克,以風格獨具的繪畫和詩意的文字,在三冊《班雅明與他的時代:流浪‧孤寂‧逃亡》中描述了班雅明八年間的流浪、逃亡生涯。

  其中並穿插描述了幾位同時代活躍於巴黎的重要文人、思想家,如:法國作家及詩人、超現實主義的創始人安德烈‧布勒東;美國著名詩人、文學家,意象主義詩歌代表人物伊茲拉‧龐德;僑居法國的愛爾蘭劇作家,薩繆爾‧貝克特等人。

  第一部 流浪
  1940年九月二十六日,華特‧班雅明在靠近法國與西班牙邊界的波爾特沃,自殺身亡。四十年後,1980年八月二日,一顆炸彈在義大利波隆那火車站爆炸,造成八十五人死亡,兩百多人受傷。經過十五年的調查,終於查出了爆炸案的主謀:一群新法西斯恐怖集團。

  1924年,華特‧班雅明親眼目睹墨索里尼的首次遊行,當時他對歐洲的變化便有了不祥的預感。1933年,他離開了出生地柏林,開始在歐洲流浪,從西班牙到法國、義大利和丹麥。在巴黎,他讀到了賽利納最激烈的反猶小冊子:《大屠殺瑣記》,雖然在當時被認為是笑話,但班雅明很清楚,反猶太主義正在知識份子間蔓延,包括左派。

  班雅明反思小說的未來、歷史、大眾文化的興趣,以及他不得不踏上的長長旅程。最重要的是,他以一種最意想不到的迂迴方式,對抗他的家庭,猶太教和馬克思主義。

  第二部 孤寂
  1933年十月,華特‧班雅明來到巴黎,不僅貧窮,而且因為身染虐疾而虛弱。

  他第一次見到巴黎是在一次大戰前,並在那兒渡過1926和1927年,當時超現實主義正如火如荼。就是在這時,著名的超現實主義詩人安德烈‧布列東遇見了他的繆思女神:娜吉雅。她帶領他從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看見了這個法國首都。然而兩人的關係很快變質。

  而班雅明,如今重返巴黎,雖然他很快愛上了這個城巿,但巴黎卻冷漠相對。默默無名、備受誤解的他,只能忍受著孤寂與窮困的煎熬,繼續寫作《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

  第三部 逃亡
  班雅明在巴黎居住了幾年,直到1939,如同所有的德國公民一樣,他被安置到位於尼維爾的志願勞工營,而所有的行李,就是裝滿一皮箱的書和手稿。兩個多月後,在眾多朋友的奔走幫忙下終獲釋放,返回巴黎,直到納粹軍隊到來。班雅明開始逃亡,先到法國南部,再到馬賽,其間還試圖坐船前住美國,但沒能成功。1940年,來到法西邊界的波爾特沃,病弱的班雅明終究不敵被蓋世太保追捕的恐懼,決定吞藥自殺。

  在此同時,另一位深受時局影響的美國詩人,伊茲拉‧龐德,因其狂熱的政治理念,而因判國罪被捕入獄。班雅明和龐德,兩個時空交錯卻不曾相遇的人,彼此在各個方面都截然相反,卻同樣都成為這動盪的時代下的犧牲者。

 

**************
 

  2014年梅迪西散文獎、2015瑞士文學獎得主,透過精緻、深刻、動人的圖像與文字,記錄下班雅明的生平、安德烈‧布勒東、伊茲拉‧龐德、薩繆爾‧貝克特等人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

  蔡士瑋(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哲學博士,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這本書不只是關於班雅明,而是關於時代、關於存在,關於生命的憂鬱以及政治,甚至關於回返。

  《科克斯評論》:呈現出敘事之本質與力量的複雜肖像。

 

| 目錄 |

 

第一部
存在的碎片與憂鬱的共同體──一個陪伴性的游移式導讀 蔡士瑋
前言
「但您已不再有濕潤的歡愉了……」
誤解頌
「只有天空」
消息
「沒入風景中的思考者」
兩個法西斯
1933
眾靈間
 
第二部
「我們喝卻沒有酒,我們睡卻沒有床,我們前去,我們來到,我們服從。」
髒小孩的糖果,餐廳的餐巾,塞納河上的小船
夜裡
介紹
「你貴重的唇吸走了我的生命」
悲傷是種生命藝術
「像薯條烤爐般吱喳作響的露天咖啡座」
一堂樂觀主義的課
夜間觀察
夜德國天空上沉重的帷幕
我們抹去的歷史
「玫瑰與鈴蘭生長的地方也會生出蜀葵花」
「最和諧之悲痛的喜悅」
給讀者的廣告
 
第三部
進一步報告
維爾努許
信任
夜晚忘記了白天
低語的禾草
最後的最後
為我畫一幅親愛的上帝
風也爭訟
均質而空洞的時間
逃離法國

 

| 內容節錄 |

 

「只有天空」
 
漢堡,1932年4月7日──「卡塔尼亞」號貨輪已經上載完所有的貨櫃,現在輪到乘客登船了。華特‧班雅明上了船,沒帶多少行李,或許就一只不重的「硬化纖維」行李箱,塞在他的臥鋪底下,在三等艙的廂房裡。
 
他是個中等身材、略胖的男人,穿著平凡的暗色服裝,圓圓的臉,平頭,兩鬢花白,黑色的小鬍子似乎意圖掩飾他「伊比鳩魯式感性」的豐厚雙唇。他雙眼在他圓形眼鏡的厚鏡片後頭更顯狹小。
 
這段前往巴賽隆納的航程將延續十二天,開頭會有四天的暴風雨。在那之後,船將航向伊比薩島,在瓦倫西亞城沿岸。
 
七年前,1925年,在漢堡市的港邊,他也搭乘過同一艘卡塔尼亞號的三等艙。身為一個有藏書癖的人,他決定要少買些書,好將省下的錢用在旅行上。
 
途經荷蘭、法國、葡萄牙的海岸,他在直布羅陀海峽瞥見了非洲,感動萬分。貨輪緊接著投身於地中海,在藍天底下一片蔚藍。
 
在中途停靠時,他造訪了哥多華與賽維亞,時間至少夠他「狼吞虎嚥西班牙南部的建築、風景與風俗」。他寄了明信片給朋友們。明信片:一種無法擺脫的癖好。
 
在巴塞隆納,他很快便聽任自己踏上「不斷出錯的路線」,在街巷區道中穿行,直到胡同邊與咖啡店。
 
巴塞隆納:「港邊的荒涼城市,在狹小的空間裡,高興地模仿著巴黎的大街。」
 
卡塔尼亞號還停靠在熱那亞、利佛諾、比薩和拿坡里,終於。在那兒,班雅明的收穫是卡布里島。這裡的生活所需並不昂貴。終極的無憂無慮時刻。在正午毫無陰影的陽光底下,他在一封信的結尾寫道:「字是各種侮辱中最大的。」
 
字?但說的是哪個字?又是那些侮辱?
 
班雅明崇拜文字,到了任由文字陷溺於過度的轉變、陷溺於燦爛的黑暗中,「因為,確切地說,一旦文字與您錯過,悖論便出現了」。
 
此刻,1932年4月7日,在漢堡市的港口,拖著腳在通往船艙的舷梯上,班雅明已年屆四十了。他是個作家。作家?又或者是思想家、讀者、譯者?⋯⋯他至少有個名聲是沒人能懂的作家。哲學家?
 
班雅明在寫履歷的時候,是怎麼描述自己的特徵的?──他寫了六份履歷,每一份都給出一個全然不同的人生。
 
他宣稱自己喜歡哲學,喜歡德語文學史,喜歡藝術史,但也喜歡墨西哥研究。

 

後來,他想像自己是個獨立學者與作家,不屬任何教派,也未加入任何政黨,還說他自己研究過文學的科學。
 
附帶一提,他還定期在《法蘭克福匯報》和《南德廣播公司》發表學術出版品的批評。
 
更後來,他進行了一些語文學與翻譯的工作,主要翻譯的是波特萊爾和普魯斯特。
 
最後,為了謀生,或毋寧說是為了求生,他也寫廣播腳本和一般文章──「只配給廣播和傳媒用的垃圾」。
 
班雅明並未掩飾他的野心,要成為「最重要的德語文學批評家。」
 
談到哲學,他感到自己「在專業的圈子裡極度地格格不入」,並補充道:「哲學家是奴才當中薪水最低的,因為跨國資產階級最不需要他們」。
 
事實上,浪漫主義詩歌給他的啟發,並不少於精神分析、歷史、空想社會主義、以及哲學──還有他那連結柏拉圖、斯賓諾莎與尼采的夢想。他特別想要調和不可調和的事物:猶太傳統、共產主義──他界定其目標為某種「荒謬(non-sens)」──與理想的無政府主義者(les ideaux anarchistes),儘管他覺得後者已經失去了價值。(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費德雷‧帕雅克(Frédéric Pajak),
1955年生,瑞士、法國作家、畫家、出版商,擔任多本藝文諷刺雜誌總編。1987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懺悔的囚犯》,1999年~2004年陸續出版了《廣袤的孤寂》、《愛情悲歌》、《幽默與哀愁》,也出版一些詩集以及哲學相關的圖畫散文集,如《尼采與父親》以及作者的二十一幅素描。2012年至2018年陸續出版《不確定宣言系列》(Manifeste Incertain)七部(一至三部為中文版《班雅明與他的時代1-3》)。其中第三部《班雅明與他的時代 3:逃亡》獲得2014年梅迪西散文獎與2015瑞士文學獎。

| 導讀者簡介 |

蔡士瑋,
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及多所高中哲學教師,研究領域為政治與文化哲學中身分認同及語言問題。博士後研究則是關於德希達猶太身分認同和彌賽亞政治神學問題。回國之後同時兼任屏東南州「水林藝術空間」策畫及策展人,並著手台灣美術史和藝術美學的相關研究。

| 譯者簡介 |

梁家瑜,
英國艾賽克斯大學文學暨電影碩士,法國高等電影研究院助理導演文憑,譯者,專欄作家,熱愛音樂。

譯有:《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人能自主選擇而負擔道德責任嗎?──思考道德的哲學之路》、《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3: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建構自我的哲學之路》、《東村女巫》、《論特權》、《社會心理學》

 

 

班雅明與他的時代:流浪‧孤寂‧逃亡(套裝)

HK$317.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費德雷‧帕雅克 Frédéric Pajak

  • 出版社 | PUBLISHER

    聯經
  • 書號 | ISBN

    9789570852615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19/01/31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