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挖掘歷史背後那隻看不見的經濟之手!


趕走荷蘭人的不是鄭成功?
寡婦守節不是道德要求?
沒有瓦特改良蒸汽機,工業革命依舊會發生?
為何漢人不吃牛、穆斯林不吃豬、日本人愛吃生魚片?
以上所問其實都是經濟問題!

用經濟破解刻板印象
本書收錄許多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或經常視為理所當然的歷史案例,若用經濟學角度思考將可有新的解讀。貞節牌坊是明清寡婦守節的明證,一般認為這是基於傳統道德教化的要求,實際上卻是為了財產權、扶養權等權衡下的理性考量。鄭成功之所以可以趕走荷蘭人,是因為荷蘭人發現東亞的經濟利益太低,原本就想走了,所以更不想花時間跟鄭軍糾纏!

從歷史故事學習經濟思維
歷史故事裡往往又埋藏許多經濟學概念與規則。鍵盤上的英文字母為何不是用字母順利排列?目前全世界通用的軌道寬度,包含我們的台鐵與高鐵,為何都是143.5公分?這些例子顯示許多經濟現象是習慣或「路徑依賴」所造成的,而非基於科學根據的理性選擇。此外,中世紀英國軍隊使用便宜又可以遠射的長弓,但法國軍隊卻選擇昂貴又只能近距離攻擊的十字弓,說明了最終選擇不見得是最優選擇。

歷史中的貨幣制度與理財投資
你知道《綠野仙蹤》其實是個金融故事嗎?裏頭的黃金道路和女巫的銀鞋是貨幣史上金本位和銀本位的隱喻。而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死後留下大批美術收藏,他蒐集藏品背後又藏有哪些邏輯與方法值得我們效法?

用經濟學讀出歷史的不同趣味
「經濟史的趣味」原是賴建誠教授在清華大學開設的通識課。本書收錄過去課堂上實際閱讀的文章,經過重編增刪,分為38個主題向讀者介紹了習俗對制度與行為的影響、如何用經濟思維破解原有的刻板印象、用經濟解析國家興衰與戰爭,並用歷史案例介紹經濟學概念、解說金融貨幣史以及名人的投資故事。每章都是一則充滿趣味的歷史案例和經濟分析的精采辯證,內容精實易讀,充分展現經濟人的獨特洞察力。讓讀者在享受閱讀歷史的樂趣之餘,也能學習經濟學知識。

 

| 內容節錄 |

 

緒論             

為什麼要讀經濟史?

 

讀經濟史有幫助嗎?我的學識和聲望不足以說服你,不如介紹唐納德.麥克洛斯基(Donald McCloskey)的基本論點。他從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到芝加哥大學擔任經濟史教授,寫了許多文章與專書,擔任過經濟史學會的會長。更特殊的是,他經歷過痛苦的變性手術,把名字從唐納德(Donald)改為女性的迪爾德芮(Deirdre),她的自傳《跨越》(Crossing,1999年芝加哥大學出版)詳細說明心路歷程。            

 

我要介紹他的文章〈歷史對經濟學有用嗎?〉(Does the Past Have Useful Economics?)。麥克洛斯基認為歷史對經濟學可以提供五項功能:更多的經濟事實、更好的經濟事實、較好的經濟理論、較好的經濟政策、較好的經濟學家。這篇文章到今天還相當有可讀性,請欣賞他的文筆與博學,以及所附的138項書目。歷史對經濟有用嗎?他的答案是:當然。以古人來說,亞當斯密、馬克思、馬歇爾、凱因斯、熊彼德的著作都有明顯的歷史面向,這些人物的著作,也都留下重要的歷史軌跡。            

 

以下是我對這個議題的看法,先舉九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例,他們都做過與歷史相關的研究。            

第一位是保羅.薩謬爾森(Paul Samuelson),他寫不少分析經濟史與思想史的重要文章,參見《薩繆爾森自述》(呂吉爾譯,賴建誠校、中譯序、附錄,上海:格致,2020)。            

第二位是約翰.希克斯(John Hicks),他寫過一本《經濟史的理論》(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1969)。            

第三位是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他的著作有濃厚的歷史思維。            

第四位是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他寫過《美國貨幣史,1867~1960》(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1963)。          

 第五位是喬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他是經濟思想史學家馬克.布勞格(Mark Blaug)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            

第六位是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小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Lucas Jr.),他在大學主修的是歷史。    

第七位是1979年以經濟發展學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亞瑟.路易斯(Arthur Lewis),寫過幾本經濟史的著作。            

另外還有兩位經濟學家,1971年得獎的西蒙.顧志耐(Simon Kuznets)與1979年得獎的席歐多.舒爾茨(Theodore Schultz),他們在著作中常運用歷史證據。            

 

二次大戰後,各國的經濟學教育深受美國影響,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留學生。在美國攻讀博士期間如果沒讀過經濟史,回國後自然不會看重這個學門。日本經濟學界從戰前起,就深受歐洲(尤其是德國)的影響,經濟史與思想史至今都還是必修課。

 

歷史是社會的實驗室            

 

為什麼戰前也深受歐洲影響的美國,會把經濟(思想)史作為選修或甚至廢止?第一,美國的實用主義傾向濃厚,高等教育學費高昂,學生傾向可以立即運用的知識,普遍認為經濟(思想)史沒用。第二,1950年代之後的經濟學愈來愈自然科學化,數學與統計大量引入後,吸引許多理工人才投入,以文史取向的經濟史自然被輕視。第三,開發中國家的學生湧入美國,重點放在學習最新的技術,老掉牙的經濟史無人問津。第四,經濟史學界在1960年代之前不夠爭氣,由老式的制度學派掌控,他們的視野、論點、教材、著作都缺乏競爭力。            

 

1950年代末期,計量經濟史學開始發展,經過30多年的努力,羅伯特.佛爾格與道格拉斯.諾斯在1993年以經濟史的研究得到諾貝爾獎,這個學門才得到基本的尊嚴。現在哈佛、耶魯、麻省理工、芝加哥、史丹佛、柏克萊都有經濟史名師,這個學門總算有點門面了。最關鍵的是走了量化史學之路:把經濟理論、統計方法、數學模型,用來探討歷史的經濟面向,自稱為計量經濟史(Cliometrics,Clio是希臘的歷史女神,metrics則是計量衡量學),或歷史經濟學(Historical Economics)。這和使用敘述手法、簡單圖形與表格說明的傳統經濟史截然不同,對一般經濟學者而言,就有共同的語言與溝通平台。            

 

要辯護經濟史是否有用,基本的道理很簡單。如果有效的經濟學理是根據事實來提煉有用的概念,那麼現代的經濟學理視野,必然受到觀察樣本的限制。歷史的重要功能是開闊認知的可能性。歷史提供許多精采現象,是當前不易觀察到或想像的。就像研究古生物,能讓生物學家了解演化過程;就像研究古代地質,能幫助理解地球的長期發展特性;就像研究冰凍層,能幫助理解地球暖化問題。過去的經濟活動,必然有許多嚴重的失業、景氣循環、物價膨脹(緊縮)、貨幣供需失調,是今日無法觀察到,也不是現代理論能充分解釋的。            

 

經濟史學者透過集體努力,彙編更豐富的史料與文獻,我們現在擁有比過去更多的統計數字,有更多元的歷史觀點與分析工具。我們甚至比古人更了解他們的時代。舉個具體的例子。如果你要掌握惡性通貨膨脹的特質,沒必要去了解20世紀上半葉德國的經驗嗎?歷史是社會的實驗室,有許多讓人嘆為觀止的事件,若能溫故知新明白新道理,過去的事就成為豐富的寶藏。

 

經濟史研究能夠修正經濟理論            

 

現在換個話題:經濟理論會影響(經濟)歷史研究嗎?答案是肯定的。例如李嘉圖主張自由貿易,認為可以讓各國的資源交流,使各國的工資與物價水準逐漸拉平。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這就是全球化的過程。經濟史學者從1980年代中期起有不少人研究這個主題,現在已有明確證據顯示李嘉圖的理論是對的。米爾頓.傅利曼與安娜.許瓦茲(Anna J.Schwartz)的《美國貨幣史,1867~1960》,也是支持貨幣數量學說的重要研究。            

 

反過來問:經濟史的研究會影響或修正經濟理論嗎?答案也是肯定的,舉個明顯的例子。1950年代起,經濟發展與經濟成長理論迅速興起,如果沒有經濟史的研究根據,成長理論學者怎能掌握英國經濟的長期變動特質,並據以提出成長模型?如果對俄羅斯與日本的經濟發展沒做好充分的歷史理解,怎能臆造出農業國家的發展機制與雙元成長模型?你可以問研究經濟成長的學者,例如保羅.羅莫(Paul Romer)或羅伯特.巴羅(Robert Barro),看歷史知識對他們有什麼用處。            

 

你大概也願意相信,愛因斯坦對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的貢獻都很熟悉。歷史知識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在歐洲一直沒有人懷疑過。1950年代後,第三世界留學生的急切心態,把歷史的重要性壓縮到另一個極端。現在的經濟學已經過度邏輯化,從數學模型建構出來的理論,未必有實際的解釋意義。如同凱因斯所言:「如果採用完美的精確語言,其實是在幫助無法精確思考的人表達他們的內在思維。」

      

因此,倒不如在人類的共同遺產裡找尋廉價實惠的史實,用來作為分析對象,這對經濟理論的推展反而是最可靠的投入要素。人類的文明史若以5000年來算,各大洲、各地區、各國發生過的事件不知凡幾,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工具遠不足以解釋這麼複雜的現象。            

 

瑞.坎特伯里(E. Ray Canterbery)說:「數學把嚴謹帶入經濟學,但歷史讓經濟學免於被數學的僵固壓垮。」為什麼以人為的方式建構純推演的理論數學模型,一味追求邏輯的嚴密性,卻不顧慮這樣的模型是否有解釋真實世界的能力?為什麼不問問我們的祖先,看他們發生過哪些難題與趣事,看看現今的理論能否幫他們解答。更重要的是,能否從祖先的血淚經驗改善現今理論的不足,擴展思考的視野。這種觀點在冰島詩人艾納.貝內迪克松(Einar Benediktsson)的作品中表達得很貼切:

   

你必須回顧過往,            

如果你想要有創意;            

沒有過往的教導,            

你就看不出什麼是新事物。

 

享受重新詮釋歷史的快感            

 

如果經濟史那麼重要,為什麼沒有多少人願意投入?第一,很多人認為這個行業看不到前景,就業困難。各大學和研究機構對經濟史的人才需求不高,但1990年代之後就不同了。《經濟史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每年都會公布當年的最佳博士論文獎,刊出論文摘要與評審報告,以及這些生力軍目前的職位。            

 

第二,經濟史的研究不夠科學化,顯現不出模型與計量方法的驚人分析效果。計量經濟史就是要把經濟理論與統計方法,運用在歷史題材上。如果你翻閱《經濟史探索》(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的文章,運用計量方法的程度恐怕會超出你的想像。          

 

 第三,研究經濟史太麻煩,要到處找零碎的史料、殘缺的統計數字,弄得滿身大汗吃力不討好。理論模型所要求的變數,很不容易找到對應資料;還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時代背景,要做很多無法得到預期結果的投入,投資報酬率太低。            

 

第四,如果我的數學能力好,統計觀念強,當然選擇在電腦前、桌子上、飛機上、咖啡館裡、汽車內就能完成的模型推演,既省事,又優雅,又科學。何必把全身弄髒,去做缺乏科學美感的經濟史?再說,如果我這兩方面的技能相近,寫篇經濟史文章的精力,早就完成好幾篇純邏輯推導的優雅論文。            

 

第五,缺乏滾雪球效應。如果我經過一家餐廳,只見小貓兩三隻,通常會選擇另一家排長龍的餐廳。原因很簡單:經過這麼多人的檢驗,是香花還是毒草早就清楚了。除非我品味特殊,怎麼會在冷門領域裡浪費時間與精力?但我也常提醒自己: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如果不比別人強,那就跟別人不一樣;太多人淘挖過的金礦,就不必湊熱鬧了。佛爾格和諾斯在1950~1960年代讀博士班時,勇敢選擇超冷門的經濟史,才能在1993年得到超額的報酬。            

 

如果你的歷史感受力不錯,能寫簡單的數學模型,會操作中級的統計軟體,肯流汗挖掘歷史材料,那就可以考慮選擇這個行業,應該會比在主流領域容易存活。如果你建構數學模型的能力比喝開水還容易,也能在主流經濟學門裡出頭,那為什麼不考慮把經濟史當作第二專業,享受重新詮釋歷史的快感,說不定還會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驚奇。前面提過的幾位大師級人物,也走過這條路線,營造出古今貫通的添翼效果。

 

 本書挑選中外史例,逆尋幾世紀或上千年前,各種政策與作為的深遠影響。讀者從各章的文獻,可追索更多個案,理解更複雜的面貌。遠古的DNA就像戲偶身上的細線,若隱若現地影響著我們的受想行識。科學的探索,就是要讓這些草蛇灰線在隱藏千百年後逐一顯現。同樣的道理,千百年前的經濟軌跡,也在影響今日的作為與成果。經濟史的主旨,就是讓這些伏脈千里的深影,重現歷史的蹤跡。            

 

遙遠的事蹟不易精確認證,我對此事的基本信念與約翰.圖基(John Tukey)相似:「從正確的問題,得到粗略的答案,遠比從粗略的問題,得到正確的答案更有價值。」希望這本科普能傳達還沒有精確答案的好問題。

 

 

| 作者簡介 |

賴建誠,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清華大學經濟系榮譽退休教授,研究方向為經濟史、經濟思想史。


何泰寬,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銀行與貨幣危機、國際金融、應用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DSGE Modeling)。

經濟史的趣味

HK$150.00價格
書到通知
  • 作者 | AUTHOR

    賴建誠, 何泰寬

  • 出版社 | PUBLISHER

    貓頭鷹

  • 書號 | ISBN

    9789862626337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06/08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