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新聞告訴我們社會和世界發生了甚麼事,有甚麼值得人們關注。但新聞內容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現實?影響新聞內容的有甚麼因素?甚麼才是專業的新聞?新聞除了給予我們資訊之外,還有甚麼社會和文化功能?這本書從傳播學和社會學的觀點討論新聞與社會、政治、文化,和媒體科技的關係,幫助讀者了解新聞是如何生產的,希望給予讀者更多閱讀和分析新聞的角度。
| 內容節錄 |
序
寫這本書,說容易也可以,說困難也可以。正如導言中提到,我在大學教過很多年的新聞理論課,而這本書是根據當年的課程的結構去寫的,內容固然要有些補充和更新,但基本的觀點、理論、概念、想法都已經存在。這本書也不是要成為非常正規的教科書,而只是想用合理的篇幅,將很多用於分析新聞的概念和觀點說一次而已。這是容易的地方。
困難的地方,在於香港在過去三年經歷了重大的轉變,新聞界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而且這些轉變和衝擊尚未完全停止。我在去年12月開始寫這本書,3月底寫完了第一稿。那時候,《立場新聞》案仍在審訊之中,到我寫這篇序言的時候,案件基本審訊已經完成,尚待結案陳詞和判決,到這本書面世時,判決可能已經出現。在這種狀態下寫作,少不免會有種心理壓力,不知道內容會否被認為不合時宜。
不過,這本書的主旨在以盡量淺白的方式介紹各種分析和理解新聞界以及新聞內容的學術觀點,其中涉及很多經典的學術研究,而這些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和見解,是歷久彌新的。
很多社會和傳播現象背後,會有籠統和抽象層次上的「學術」問題。舉一個例子,寫這篇序之前的那個星期,《明報》決定不再刊登尊子漫畫。尊子漫畫在之前一段時間多次受不同部門的官員批評,在停刊後,政府高層官員的說法,是尊子漫畫時常「失實」和誤導。這裏至少可以提出兩個概念性的問題,第一,政治漫畫以至其他以諷刺手法表達的時評作品,跟「事實」應該有甚麼關係?第二,誰有權去決定甚麼叫做「事實」,甚麼叫做「偏離事實」?新聞裏的事實有多少需要某種官方認證?這本書沒有仔細談論政治諷刺,但對關於「事實」是甚麼以及新聞裏的事實是怎樣來的,第三章及第九章均有一些討論,其中也提到,英美學界早在70年代,已經對新聞媒體把官方說法當成事實的現象作出了批判。
(既然提到尊子漫畫,不妨補充幾句。政治漫畫和政治諷刺的本質就是根據現實上發生了的事情,以誇張或諷喻或揶揄的手法,點出現實中的荒謬或者事情值得商榷或思考的地方,那是一種評論時事的方式。如果說一幅漫畫的具體內容「偏離事實」,例如漫畫中的對白並沒有人講過,那是必然的,因為政治漫畫的確會有虛構成分。但讀者本來就不會當漫畫的具體內容是事實。如果說一幅漫畫背後完全沒有指向任何具體的事情,那麼這幅漫畫也不會能夠引起任何共鳴。優秀的政治漫畫和諷刺都是有事實基礎的,不過這事實基礎在大部分情況下不會在漫畫中直接被表達出來,它只是漫畫和諷刺內容的背景。)
兩年前的夏天,出版社的負責人問我可不可以寫一些知識推廣類型的書籍,題目任由我自己決定。對我而言,興趣是有的,但也不是「話寫就寫」,去年夏天,負責人又重提建議,而一些工作上的轉變,令這件事變得較為可行,於是有了這本書。
李立峯
2023年5月15日
| 作者簡介 |
李立峯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國際傳播學會會士,香港研究學會(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創會及現任共同主席,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主編。主要學術著作包括Memories of Tiananmen: Politics and Processes of Collective Remembering in Hong Kong, 1989-2019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和Media and Protest Logics in the Digital Er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等。學術著作以外,亦在報章撰寫媒體和時事評論。
閱讀新聞——專業價值和媒體批判
作者 | AUTHOR
李立峯
出版社 | PUBLISHER
藍藍的天
書號 | ISBN
9789887011361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07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