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街市——城市的縮影,隱於市井的香港史。

.港英政府為何不惜心力興建公眾街市?

.街市設計與城市管治有何關係?

.香港的現代主義建築是如何誕生的?

.不同時期的街市如何反映香港社會的變遷?

 

作為英國人踏足香港後最早興建的公共建築之一,公眾街市於殖民地時期主要由工務司署負責設計和興建。多年來,從古典走向現代,街市的建築風格回應不同時代的社會需求,其管理、分佈和功能上的轉變,也反映着城市歷史和社會變遷。

有別於以往的建築學研究,本書拋除對標誌性建築的崇尚,選取日常卻獨特的公眾街市進行縱向研究。透過廣泛參考一手歷史資料,追溯殖民地時期街市建築的發展軌跡,梳理背後的社會、政治、經濟脈絡,作者將建築史和香港史聯繫起來,讓讀者重新認識「街市」,發掘當中承載的城市記憶。

----------------------------------------

 

這本書有力而深入地研究自 1840 年代以來香港街市的建築歷史,對全面了解香港的日常城市生活、公共空間構成和現代主義建築的誕生過程均有所貢獻。 徐頌雯教授以公眾街市作為切入點,將建築置於香港的社會和經濟歷史之中,在這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何培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物建築保護與管理講座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曾幾何時,香港的街市是多麼雜亂卻有序地呈現巿井面貌。為了整治衛生,街市從街頭走進室內,當中某些無法延續活力,某些則改革了型態。此書重塑了街市的前世今生,正好為我們記錄並分析了我城最具活力的建築——街市的發展及演變,當中連繫了幾代人的喜怒哀樂及奮鬥,見證了我城日常生活的改變,亦代表了不同時代的價值觀及審美觀。儘管今日網購普及,街市仍然是香港人社交日常不可取代的文化載體。

——鄭炳鴻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前委員

 

| 內容節錄 |

 

1.1 開埠初期的新街市 

第一政府街市:中環街市

 

1841年1月,英軍佔領香港島並在北岸駐兵。當時香港島人口只 有約7,500人,北岸更是人跡罕至。同年5月,英國皇家工兵開始沿北 岸修築皇后大道。一個月後,即使香港仍未正式割讓予英國,英國駐 華商務總監義律(Charles Elliot)已將沿皇后大道的50幅土地拍賣給外 國商人。從此港島北岸漸漸發展起來,不但方便洋人前來經商,亦吸 引不少華人從附近地區湧到香港,尋找就業和發展機會。英國人自 1843年6月起,將灣仔、金鐘、中環和上環一段沿海地帶,取名為「維多利亞城」。

 

為了安置不斷增加的華人人口, 署理總督莊士敦(Alexander Johnston)於1841年9月出租上環沿海150幅土地予華人聚居,每幅地 塊面積為40乘20呎,整個地區稱為「下市場」(Lower Bazaar)。由於其 後有更多華人湧入香港,莊士敦在1842年初於中環建立另一個華人聚 居地,並稱之為「上市場」(Upper Bazaar,有時亦稱Middle Bazaar)。 全區共分118個地段,面積各為14乘36呎,由皇后大道向南往山上伸 延。上市場和下市場成為維多利亞城內兩個主要華人聚居地。

 

據當時輔政司麻恭上將(George Malcolm)憶述,在上下市場華人 聚居地附近,有不少小販在街上流連。他們在馬路上販賣食物,為交 通帶來諸多不便。據統計,在1842年3月維多利亞城的8,181名本地 人口當中,華人小販佔了600人。麻恭認為有必要把所有小販集中在 一個有蓋街市之內,防止他們阻礙道路,於是他在上市場附近興建了 香港第一所公眾街市。施其樂(Carl T. Smith)指麻恭聘請華人承建商韋亞寬(Wei Afoon)興建這所街市,但施氏並無提供此資料的來源。街市於1842年5月16日開幕,被稱為「第一政府街市」(Government Market No. 1)、「中環街市」(Central Market 或 Middle Market)或簡稱為「街市」(Market Place)。

 

根據 1841 年 6 月 14 日第一次政府賣地記錄,海旁地段 16 號被保留 作「第一政府街市」,而相連的海旁地段 17 號則被預留作街市擴建之 用。這兩個地段位於皇后大道和海岸之間。《中國之友與香港公報》 (The Friend of China and Hong Kong Gazette)描述這個街市「位於皇后大 道,並面向一條長長的海濱」。

 

由首任香港總督砵甸乍(Henry Pottinger)於 1842 年製成的地圖(俗 稱《砵甸乍地圖》〔Pottinger’s Map〕),是維多利亞城最早的地圖。從該 地圖可見,有一「魚、肉和家禽市場」(fish, meat & poultry bazaar)位於 皇后大道向海方向,面對市區地段 23 號和一條上坡斜路(圖 1.01)。可 是這街市所處的位置被標示為海旁地段 11 號,而非如第一次賣地記錄 所示在海旁地段16號上。其實有眾多學者質疑《砵甸乍地圖》的準確 性,例如《香港地圖繪製史》作者恩普森(Hal Empson)就指出《砵甸乍 地圖》失真及比例有誤差,而且圖中所示地段只有少數在後來繪製的地 圖中再次出現。董啟章則認為《砵甸乍地圖》並非第一次賣地的測量 記錄,而可能是砵甸乍構想中的維多利亞城的草圖。所以,《砵甸乍地圖》中的「魚、肉和家禽市場」,有可能就是中環街市。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徐頌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並取得香港註冊建築師資格。其後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完成博士學位,現為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近代中國及香港的房屋、建築和城市規劃歷史。現主持多項由研究資助局資助的研究計劃,包括「香港政府工務司署與現代主義建築」及「香港徙置平房區」等。亦致力提高公眾對城市史和建築遺產的關注,多次於公開講座分享研究成果,及主持香港電台「建築意」節目,向大眾介紹城市和建築發展歷史。

 

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裏的城市脈絡(1842-1981)

HK$150.00價格
書到通知
  • 作者 | AUTHOR

    徐頌雯

  • 出版社 | PUBLISHER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書號 | ISBN

    9789882372733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2/07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