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地理,那個溫和的命運、那雙隱藏的手,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

 

國際觀察家卡普蘭為我們展開一張版塊分據、勢力縱橫的國際關係輿圖。他不懈地遊走於世界四方,落實行萬里路的實地踏查精神,結合其淵博精深的地緣理論基礎,提出對全球政治、社會、勢力角逐的精闢分析。本書旨在重申「地理因素」於國際局勢中的核心位置——天然環境極為重要,卻常遭忽視。作者由近現代各大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思想家的發現、理論及視野為起點,一路追探地理思維的轉捩衍變,更以生動筆法及第一手經歷,帶領讀者前進世界各處角力地帶的熱區,逐一檢視各大文明國家的氣候、地緣、鄰界、實體生活風景。他直接面對紛爭,妙析全球區域危機及轉機,以過往為師,盱衡當下乃至未來處境,更行遍歐洲、俄國、中國、印度、土耳其、中東阿拉伯世界、巴爾幹半島、美洲大陸等地,預見下一輪國際勢力衝突迴圈或共生和解的可能景象。他亦強調了台灣的關鍵戰略地位,以及做為「不沉航母」的樞紐力量。
 
本書最終揭櫫一項永遠無法撼動的事實:要掌握全球的未來,必得從地理、自然條件、國界劃定等實際面來衡量審視,再次向地球村主義者證明,地理界線乃是不可逾越的環境決定因子,塑造人類政治、軍事、經濟、貿易、文化的命定處境。
 

「我們愈是關注時事,個人及其選擇就更重要;
   我們愈是觀察數百年的歷史演進,就愈發發現地理的重要。」


──重磅現身,重返偉大學者的理論與時代──
(依書中登場順序排列,未全列):

▲摩根索(Han J.Morgenthau)/美國國際關係學者
▲赫勒敦(Ibn Khaldun)/阿拉伯穆斯林學者、被譽為中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史派克曼(Nicholas J.Spykman)/美國地緣戰略學家、「圍堵政策」教父
▲以撒‧柏林(Isaiah Berlin)/著名英國思想家
▲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美國歷史學家
▲麥金德(Halford J. Mackinder)/英國地緣政治家
▲哈濟生(Marshall G. S. Hodgson)/伊斯蘭史學家、社會思想學者
▲史特勞斯─胡培(Robert Strausz-Hupé)/前美國外交官、地緣政治理論家
▲史塔克(Freya Stark)/探險家、遊記作家
▲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英國歷史學家
▲馬漢(Alfred T. Mahan)/美國海軍戰略思想家

 

當人類輕視天塹地障,便是地理復仇之時

頂尖國際政治專家卡普蘭出入東西、穿梭古今,剖析地緣政治宏觀力作

──擴前人所未發,言人所未言──

▎美國該如何面對三大地緣政治難題:
歐亞大陸在中東心臟地帶陷入混亂、中國超級大國勢力崛起、墨西哥陷入嚴厲困境
▎所有當下即使看來恆久、強大的政權,其實也是一瞬即逝
「歐庫梅內」(Oikouménē)的歷史、「中歐」概念如何被發明與感知?
▎人們的地理意識為何喪失?地緣政治如何重要?
地理與思想潮流、歷史改變密不可分。闡釋地理學的知識,才能更接近了解真實世界的運作

 


| 目錄 |

 

推薦語  任天豪、杜念中
導讀  地理:命運的鎖鏈,自由的航標  張登及
序言  邊界

第一部份:先驅視野

1.     從波士尼亞到巴格達
2.     地理的復仇
3.     希羅多德和他的後繼者
4.     歐亞大陸地圖
5.     納粹的扭曲
6.     邊緣地帶理論
7.     海權的誘惑
8.     「空間危機」

第二部分:二十一世紀初的地圖
9.     歐洲分立的地理
10.   俄羅斯與獨立心臟地帶
11.   強權中國的地理
12.   印度的地理困境
13.   伊朗樞紐
14.   過往的鄂圖曼帝國

 
第三部分:美國的命運
15. 布勞岱爾、墨西哥與大戰略

後記  邊界取代國界
致謝

 

| 內容節錄 |

 

序言 邊界
 
了解現在,並就未來提問,最好的地方就是在當地盡可能慢慢旅行。
 
第一排的圓頂山陵出現在地平線上,從伊拉克北部的沙漠緩緩向天空攀升,最後成了一萬英尺高的峻嶺,覆滿著橡樹。我的庫德族司機回頭望望那片廣袤的餡餅皮般的平原,鄙夷地罵了一聲:「阿拉伯斯坦。」然後,他向前望著群山,喃喃而言:「庫德斯坦。」臉色也隨即開朗起來。這是一九八六年,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令人窒息的統治如日中天之時,可是我們一深入到監獄似的河谷和險惡的坑穴時,無所不在的海珊告示牌肖像突然消失了。伊拉克士兵也不見蹤影。取代他們的是戴著頭巾、穿著鬆垮長褲和腹帶、披著子彈帶的庫德族軍事部隊(peshmergas)。根據政治地圖,我們根本沒有離開伊拉克。但是群山已宣告海珊的統治到此止步──要以最極端的措施才能克服此一限制。
 
到了一九八○年代末期,海珊痛恨這些山巒數十年、數百年來賦予庫德人的自由,他發動對伊拉克庫德斯坦全面攻擊──這就是惡名昭彰的「安法戰役」(Al-Anfal campaign)──殺害約十萬名平民。群山明顯擋不了海珊的大軍,但它們卻是這齣悲劇大戲的背景。由於庫德斯坦有高山屏蔽,它現在才能在相當程度上脫離伊拉克國家管控。
 
高山乃是一股保守勢力,經常保護在它內部的本土文化,對抗困擾平地的強勁現代化意識形態,即使它們提供馬克思主義游擊隊和毒梟集團當避難所。耶魯大學人類學家詹姆斯.史考特(James C. Scott)寫道:「山地人經常被認為是落跑者、逃犯、孤獨的社群,在過去兩千年逃躲國家在流域地區推動的項目之壓迫。」尼古萊.西奧塞古(Nicolae Ceausescu)的史達林主義政府其實就在平地凌虐老百姓。我在一九八○年代幾度訪問喀爾巴阡山地區(Carpathians),很少看到集體化的跡象。號稱中歐後門的這些山區,舉目所及大多是木屋和天然石屋,少見水泥和廢鐵等羅馬尼亞共產主義愛用的物材。
 
環繞羅馬尼亞的喀爾巴阡山脈,其實同庫德斯坦的大山一樣都是邊界。從西邊、暨無趣又宏偉的空曠匈牙利草原生物聚落──其特色是煤黑色的土壤和檸檬綠的草原──進入喀爾巴阡山脈,我開始離開前奧匈帝國的歐洲世界,逐漸進入經濟上較貧困的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領地。西奧塞古的東方專制主義,遠比匈牙利隨興拼湊的大雜燴共產主義更加高壓,就是因為得助於喀爾巴阡山脈的屏障。

 

不過,喀爾巴阡山脈並不是無法穿透。數百年來,貿易商穿梭往來、生意鼎盛,他們帶來的商品和高度文化,使得極度類似中歐的風味能夠在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和魯士(Ruse)等城市生根。但是大山的確構成無法否認的漸變,它一路往東迤邐而去,最後止於阿拉伯沙漠和卡拉庫姆沙漠(Kara Kum)。
 
一九九九年,我從裏海西岸的亞塞拜然(Azerbaijan)首都巴庫(Baku)坐上夜間航船,前往東岸的土庫曼柯拉斯諾佛狄斯克(Krasnovodsk),西元三世紀薩珊王朝波斯人(Sassanid Persians)稱之為突厥斯坦(Turkestan)的起點。一覺醒來,迎面而來的是貧瘠、陰暗的海岸線:泛白的小屋依傍著崖岸,呈現著死亡的顏色。所有的旅客奉令在華氏一百多度的高溫下,於一座破舊大門前排成一行,只有一名警察負責檢查護照。稍後我們進入一間空空蕩蕩、熱得令人發昏的破棚屋,另一名警察發現我的Pepto-Bismol胃藥,就栽贓我走私毒品。他拿走我的閃光燈,把一點五伏特的電池倒在泥土地上。他的表情和外頭的景色一樣枯燥、肅殺。破棚屋再過去的城鎮不見樹蔭、也毫無物質文明的跡象。我突然間懷念起巴庫,它那十二世紀的波斯城牆和夢幻宮殿是由第一代石油大亨興建,有飾帶和筧嘴等裝飾,儘管有喀爾巴阡山脈、黑海和高加索高地的風味,西方的風格並未完全褪去。愈往東走,歐洲在我眼前逐漸蒸發,裏海的天然疆界顯示出最後一階段,迎來了卡拉庫姆沙漠。
 
當然,地理沒有顯現出土庫曼的前景黯淡。而是透露出尋找歷史模式的智慧:一個遭到安息人(Parthians)、蒙古人、波斯人、沙皇俄羅斯人、蘇聯人以及一大堆突厥人部落不斷侵襲的蒼茫大地。文明在此幾乎不見蹤跡,因為沒有哪個文明有機會在這裡深耕,這也有助於說明我對本地的第一印象。
 
大地向上隆起,前一刻看來像是一整塊大砂石,一下子就裂解為灰色、卡其色的河床和岩縫迷宮。陽光從不同角度照射下來,在山頂上留下一道紅色或赭色影線。一陣涼爽的空氣穿進巴士──這是我在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白夏瓦(Peshawar)的熱浪後第一道清新的山之味道。開伯爾隘口(Khyber Pass)本身並不壯觀。最高峰還不到七千英尺,而且它也不陡峭。縱使如此,一九八七年某一天,我以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穿過一個峭壁四立、峽谷蜿蜒的封閉火山低地,從印度次大陸青綠蔥鬱的熱帶平地,進到中亞清冷、光禿禿的荒野;從黑色土壤、鮮明衣飾和油膩、辛辣食物的世界,進到沙土飛揚、粗糙羊毛和羊肉的國度。
 

但是就像喀爾巴阡山脈,它的隘口已經被貿易商穿透,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的地理給我們不同的啟示:根據哈佛教授蘇嘉塔.波士(Sugata Bose)的說法,英國人原先稱為「西北邊疆」的地區「在歷史上根本不是邊疆」,而是「印度─波斯」和「印度─伊斯蘭」連結體的「核心」,是阿富汗人和巴基斯坦人為何形成有機整體、而地理上又分為兩個國家的原因。
 
還有一些邊界則是人工造成:
 
我曾經在一九七三年和一九八一年兩度跨過柏林圍牆,進入東柏林。十二英尺高的水泥屏幕,穿越西德這邊貧窮的土耳其人和南斯拉夫人移民的街坊,以及東德那邊空曠無人、仍留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傷痕的地區。你幾乎在西邊任何地方都可以上前撫摸圍牆,遊客也在牆上胡亂塗鴉;東邊則布滿地雷區和守衛塔台。
 
當時城市裡出現這樣一塊監獄地帶,雖然相當超現實,但是除了道德上質疑之外,一般人似乎也見怪不怪,因為那個時代最大的假設就是冷戰永無休日。尤其是像我這樣的人,成長於冷戰時期、卻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毫無記憶,柏林圍牆再怎樣殘忍和專制,看起來就像一座山脈那樣亙久屹立。一直要到一九八九年初那幾個月,我替某家雜誌到波昂(Bonn)採訪,全然湊巧,參考了一些有關德國的書籍和地圖,真相才開始浮現。這些書籍和地圖述說著下列故事:
 
按照歷史學者戈洛.曼恩(Golo Mann)的說法,居於北海、波羅的海和阿爾卑斯山之中心的德國人,一直是股被關在「大監獄」裡的活潑力量,渴望突圍而出。但是,北邊與南邊已被海洋與高山阻隔,向外拓展只能向東或向西,因為兩者都沒有地理障礙。曼恩點評一八六○年代至一九六○年代動盪時期,寫道:「德國百年來的特色就是它欠缺形式、不可靠。」這段時期的大事就是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的擴張和兩次世界大戰。但是不論德國歷史上的領土規模和地圖上的形狀如何,同樣的故事一直都可以套用。

 

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於西元八○○年創立的第一帝國(First Reich)的確是面積遼闊,其版圖一度涵蓋奧地利及一部分瑞士、法國、比利時、尼德蘭、波蘭、義大利和南斯拉夫。歐洲似乎注定要由現今與德國相彷彿的國家統治。後來出現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他推動宗教革命(Reformation),使西方基督教分裂,因而引爆「三十年戰爭」(譯按: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四八年),其主要戰場即今日的德國。中歐因此一片焦土。我愈是研讀──十八世紀的普魯士和哈布斯堡奧地利的雙元主義、十九世紀初日耳曼各邦之間的關稅同盟,以及俾斯麥於十九世紀末以普魯士為基礎的統一──我就愈發覺得柏林圍牆只是此一領土持續改變過程之某一階段。
 
柏林圍牆拆除後旋即崩潰的政權──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都是我因為工作和旅行而十分熟悉的國家。乍看之下,他們似乎都牢不可破、令人望而生畏。他們突然崩解給了我很大的一堂教訓,不僅發覺所有的專制獨裁政府其實十分不穩定,也發覺當下即使看起來十分恆久、強大,其實也是一瞬即逝。唯一持久的是人在地圖上的位置。因此,在動亂時期,地圖的重要性上升。我們腳底下的政治地基快速移動著,地圖雖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卻是辨識未來可能將會如何的歷史邏輯起點。
 
南、北韓之間的非軍事區最大的特徵就是武力。二○○六年,我目睹南韓士兵凝神以跆拳道之姿、握緊拳頭,雙目瞪視北韓對手。每一邊都挑選最高大、勇猛的武士擔任對決任務。但是在鐵絲網和地雷陣之中所展現的仇恨,有朝一日或許都將還諸歷史。當你看看二十世紀其他分裂國家──德國、越南、葉門──的狀況時,顯然不論分裂多久,統一的力量終究會以事先未規畫、有時很暴戾的方式快速勝出。非軍事區就和柏林圍牆一樣,是沒有地理邏輯的人為邊界,它就在兩支敵對大軍湊巧駐足休息的地方,把一個同種族的國家一分為二。德國已經再度統一,我們或許預期,或至少應準備好,會出現統一的大韓國。再一次,文化和地理的力量可能會勝利。不符合天然疆界區的人為邊界特別脆弱。
 

我也曾經從約旦到以色列、從墨西哥到美國,穿越陸地邊界,後來更是多次進出各國邊界。我現在希望踏上另一個旅程──非常不同的旅程──走過歷史和政治學的不同篇章,它們經歷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考驗存活下來,藉由它們強調地理,使我們讀懂地圖,進而有助於我們一窺未來政治的輪廓,不論它是多麼含糊不清。穿越過這麼多邊境,使我特別好奇我曾經出入的這些地方之命運。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羅柏‧卡普蘭 Robert D. Kaplan,美國資深記者、地緣政治專家。曾被《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票選全球百大思想家,私人全球情報分析機構「策略預測公司」(Stratfor)首席分析師。曾任教於美國海軍學院(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服務於美國國防部「國防政策委員會」(Defense Policy Board),二○○八年起為華盛頓「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資深研究員。

過去三十年間,擔任《大西洋》(The Atlantic)月刊記者,撰述可見於《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等重要報章雜誌,觀點經常引發相關政治、媒體與學術界討論。
他曾實地採訪中東、兩伊戰爭、巴爾幹半島、前蘇聯與阿富汗戰爭等戰略要地與新聞前線,著作豐繁,在臺出版作品包括《地中海的冬天》(Mediterranean Winter)、《重回馬可孛羅的世界》(The Return of Marco Polo''s World)、西進的帝國(Earning the Rockies)、《歐洲暗影》(In Europe''s Shadow)等。

麥田出版相關著作:《南中國海:下一世紀的亞洲是誰的?》(Asia''s Cauldron :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 譯者簡介 |

林添貴,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逾一百二十本,包括《南海》、《南中國海》、《2049百年馬拉松》、《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中國贏了嗎?》、《去問李光耀》、《中國夢》、《中國的亞洲夢》、《蔣經國傳》、《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宋美齡新傳》、《毛澤東》、《季辛吉大外交》(合譯)、《大棋盤》、《雅爾達》等。譯作賜教:georgelin8866@gmail.com
 

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

HK$160.00價格
書到通知
  • 作者 | AUTHOR

    羅柏‧卡普蘭 Robert D. Kaplan

  • 出版社 | PUBLISHER

    麥田出版 

  • 書號 | ISBN

    9789863449126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1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