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英國知名大眾心理學家、精神醫師史脫爾的省思之作
●問世半世紀.理解人類天性的大眾心理學經典讀物
●從佛洛伊德與阿德勒等名家理論分歧切入
●從社會案件、國際戰事、動物行為研究等領域廣泛爬梳
●將人人一度避談的「惡」作為書寫主題,引發討論,深具劃時代之意義

 

人類是地球上最殘酷的物種?
文明是由殺戮本能發展而來?
如果人性確實本惡──
我們如何用「惡的力量」創造更好的社會?

現世如此紛亂,心理學的重要性不再亞於經濟、政治、軍事。
這可能是如今最需迫切閱讀的一本書!

 

說來悲哀又弔詭,促進人類締造卓越成就的特質,也很可能導致人類自取滅亡。
如今,人類坐擁威力無與倫比的武器,同時顯然並未內建防止同類相殺的保護機制……
希望有朝一日見到現世安穩,除了考量政治、經濟等因素,也要同等地重視人類的心理層面。
──摘自本書前言
 

/惡,究竟是什麼?/


霸凌、掠奪、傷害等本能從何而來?
佛洛伊德曾坦承對於人類的攻擊天性「未能充分關注」,
阿德勒提出攻擊性是「追求優越」時卻遭反彈。
明明從嬰兒時期開始,人類就是破壞的天生能手,
為什麼學者曾經如此難以面對「人性本惡」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完美維持與惡的距離,並與之和平共處?

◎獨裁政權的高壓治國方式較能維持和平?
◎民主社會確保各種意見的自由,卻也較易動盪不安……
◎動物界中的打鬥,其實是帶來族群和平的儀式?
◎人類是少數會以他人之苦為樂的物種?
◎鄰國的侵略,竟能為一個國家創造團結與幸福……
◎為何人類曾經一度深深接納「猶太人不是人」這種明顯不合理的荒唐說法?
◎為什麼每個社會都存在著遭汙名的弱勢族群?
◎限縮軍武竟無法真正達到世界和平的理想……


人類生來就有想像他人痛苦的同理能力,為什麼同時也有創造仇恨的挑釁慾望?史脫爾對惡的剖析,從個體推至群體,依序藉家庭內虐待案例、凶殺案、大屠殺歷史事件、國際戰爭,試圖從各種社會層面完整闡明惡之天性。

全書共十二章,讀者首先從動物行為學角度認識:但凡必須確保生存的場域,就有所謂「必要之惡」的存在。兒童時期與成年後的惡,又分別展現了對外對內的攻擊性與推動力。在社會事件、法庭案例裡,對「病態人格」、「孤僻人格」的探討,深刻挖掘社會定義之下的「非正常」,或許正是人類理性的危險邊緣。終章意欲總結全書,為紛亂的現世提供打造團結社會的方法──接納「人性本惡」,認可惡的正面意義,於是我們便可能發現:小至說謊大至戰爭,「惡」竟能創造個體存續與群體的和平安定?

惡並不等於仇恨,它同時也是人類對阻礙的克服力,與對險惡環境的主宰力。我們該做的是真正認識它,而非一味壓抑或避而不談。唯有直面人類性本惡,才有機會降低其破壞力,減緩隨之而來的傷害,並善用它正面的力量。作者曾經歷經戰爭,為了積極尋找和平的可能,並在下一次戰亂發生之前防範未然,便寫下《我們都是惡人》,期盼人類能更深刻地認識自己。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精神分析與「死亡本能」

佛洛依德對人類攻擊性的忽視/從嬰兒的生存本能與死亡本能認識攻擊性的正面

第二章  攻擊性是與生俱來的嗎? 
提升生理機能/性本能與攻擊性的相似

第三章  社會結構中的攻擊性
動物界中的攻擊性多為種內競爭,而非種間競爭/人類社會中獨裁的必要性?

第四章  地盤與儀式
地盤保衛戰/人類的領域性

第五章  童年時期的攻擊性
童話中慈愛與凶殘的一體兩面/嬰兒天生的探索本性/依賴與攻擊性的互依互存/暴力、攻擊……可以證明自身力量?

第六章  成年時期的攻擊性
人類必然只會進步?/「依賴」與「分裂」:人類組成團體的兩種傾向/攻擊衝動與保護自我的關係

第七章  兩性關係中的攻擊性
生物的攻擊性:雌雄大不同/從性看見男女攻擊性的差異/兩性關係反映出的個體特質

第八章  攻擊性與憂鬱症的關係
憂鬱與攻擊衝動的關係/「他人」對於自我界定的重要性 /被愛的假象

第九章  孤僻型人格的敵意防禦機制
孤僻型人格的兩難:對愛的抗拒與需求/關鍵的發展階段未被滿足的需求/紳士氣質?孤僻人格?啟動防禦機制/孤僻型人格大放異彩的藝術創造力

第十章 妄想型敵意
迫害弱者的人類歷史/攻擊性不等於憎恨/投射能力/鮮少取得權力高位/賤民、部落民、猶太人:世界各地的妄想型投射對象/想像他人痛苦的能力

第十一章 病態人格敵意
對惡性病態人格的研究/活在「唯我獨尊」的世界/從暴行中獲得快感

第十二章  減少敵意的方法
盡可能控管敵意的不良面向/限縮軍武能達到和平嗎?/從國家這個群體單位思考/敵我關係中對彼此的想像/儀式化的競爭行為/人口爆炸對生存安全形成巨大威脅

參考資料與相關書目
索引

 

 

| 內容節錄 |

 

【前言】
 
(作者特別說明:本書中的「aggressive」與「aggression」意思多元,正負面意涵皆有,難以用單一中文詞彙涵蓋,但為求譯文一致,大多譯為偏負面意涵的「攻擊性」、「攻擊傾向」或「攻擊行為」,仍會視上下文脈絡詮釋,有時會保留或附上原文。)
 
鮮少有人會反駁這項主張:人類是很凶悍(aggressive) 的生物。除了特定嚙齒類動物之外,其他脊椎動物都不會慣性地自相殘殺,其他動物也不會藉由虐待同類獲得快感。我們通常把最令人髮指的人類暴行,冠上「野蠻」或「禽獸」等詞,暗指這類行為描述比我們低等的動物。殊不知,僅有人類做得出極端的「野蠻」行為。我們對彼此殘忍無比的行徑,在自然界中可謂絕無僅有。沉重的事實就是,我們是地球史上最殘酷又無情的物種。我們讀到報紙上或史書中人類相殘的暴行時,也許會覺得駭人聽聞,但心裡卻也明白,每個人內心深處都藏有凶殘的衝動,足以導致殺人、施虐和戰爭。
 
下筆探討「人類的攻擊性」(human aggression)實屬困難,因為這一詞用來指涉很多不同的意思。而英文中「aggression」更屬於人人都知道卻難以定義的字。按照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所說,它所涵蓋的人類行為包山包海:嬰兒漲紅著臉哭鬧、一心想要拿奶瓶,可以用「aggressive」(胡鬧)形容;法官判搶劫犯三十年徒刑,屬於「aggressive」(強硬)的態度;集中營守衛虐待無助的受害者,更是「aggressive」(不擇手段)的行為。而長期受冷落的妻子揚言或企圖自殺,設法重拾丈夫的好感,雖然較不明顯卻也是「aggressive」(脅迫)。當一個字應用得如此廣泛,既可以指足球員的猛烈攻勢,也可以指殺人犯的血腥暴力,理應棄之不用,不然就要更精細的定義。「aggression」這個字的意涵多到不能再多了。然而,我們尚未能清楚界定、理解這個字所涵蓋的人類行為多重面向,因此暫時無法揚棄這個概念。

 

我們很難清楚劃分哪些屬於所有人譴責的行為,哪些又是我們賴以維生的行為。小孩不服從權威時,固然是強悍的表現,但也凸顯了邁向獨立的原動力,是成長過程中珍貴的必要一環。我們都曉得,對權力的渴望若走向極端,往往伴隨可怕的災難,但努力設法克服難關、學會如何駕馭外在世界,才能促使人類締造輝煌的成就。部分學者把「aggression」定義為「遭遇挫折後的反應」或「目標反應是傷害生物(或其替代品)的行為」。筆者認為,這些定義反而侷限了「aggression」這項概念,無法展現該字設法表達的人性深層面向。舉例來說,我們用來描述動腦活動的字詞都頗具攻擊性:我們會「attack 」(應付,亦有『攻擊』之意)或「get our teeth into 」(認真處理,字面意義為『咬住』)問題;經過奮力克服困難後,我們便可以「master」(駕馭,亦有『主宰』之意)某個主題;我們「sharpen」(鍛鍊,亦有『變得銳利』之意)自己的機智,希望培養腦袋的「敏銳度」(a keen edge),遇到問題可以「dissect」(剖析)成不同部分。雖然需要動腦的工作經常帶來挫敗感,但若主張所有的動腦活動都源自挫敗感,只會讓理解與掌握外在環境的正面衝動,蒙上一層過於負面的色彩。
 
人性的凶悍面不只是抵抗掠奪者攻擊的必要防衛機制,也是智識成就與自立自強的基礎,甚至是能否在同伴間自豪地抬頭挺胸的前提。這並非全新的概念。歷史學家吉朋(Gibbon)曾發表一篇知名的文章,其中對於人性的見解,極為類似心理治療師的主張。不過,相較於心理治療師著重性與攻擊的本能,吉朋寫的是「尋歡之愛與行動之愛」:

 

在種種最為高尚又自由的脾性中,我們可以指出兩項再自然不過的偏好:尋歡之愛與行動之愛。若尋歡之愛先受藝術與學養陶冶,再以社交魅力改善,並且在公允考量經濟、健康和名譽後適當修正,便可打造絕大部分的幸福私生活。而行動之愛的本質更加強烈、更容易啟人疑竇,經常會導致憤怒、野心與報仇;然而,在禮節與仁德的引導下,行動之愛便會成為百善之母;若所有的善還伴隨著相等的能力,那整個家庭、國家或帝國得以安定繁榮,也許就得感謝個人展現的無畏勇氣。因此,我們可以將大部分迷人的特質歸因於尋歡之愛,將大部分務實又體面的特質歸因於行動之愛。兩者結合互補後的性格,似乎就構成最完美的人性。而麻木又冷感的脾性勢必兩者皆無,理應會被全人類所排斥,既無法賦予個人任何幸福,亦不能為世界帶來任何公益。但當今世界上,守舊的基督徒無意追求迷人或務實的特質。
 
吉朋清楚認知到,最惡劣的侵犯行徑與人類最珍貴的成就,其實有著共同的根源。人類本性若缺乏積極好鬥的一面,就更無法掌控自我生命或影響周遭世界。實際上,除非人類天生富有攻擊性,否則根本不可能取得當前主宰世界的地位,甚至連生存下去都是妄想。
 
說來悲哀又弔詭,促進人類締造卓越成就的特質,也很可能導致人類自取滅亡。人類在邁向目標的過程中,無情地壓制或掃除每個障礙,即使是同胞也無法倖免。如今,人類坐擁著威力無與倫比的武器,同時又明顯沒內建防止同類相殺的保護機制,因此難保人類不會導致智人這個物種遭到殲滅。

 

後文是筆者身為心理治療師,對於人性中侵略本質的省思,所提的觀點絕非在灌輸教條,所有心理治療師都面臨著相同困境:儘管自己對部分人士理解相當透徹,所有結論一定都是基於社會整體的少數特定樣本。此外,心理治療界有許多理論難以用科學證實,因為心理治療師努力關注的是個人整體。在實驗室中,心理學家可以打造不同實驗,譬如多少能單獨喚起具攻擊性的情緒,而後加以研究,再運用統計方法呈現結論。這些實驗幾乎都有一項缺點,即所有的實驗情境都太過侷限,大幅偏離現實中的生活。舉例來說,在許多情況中,攻擊或尋釁的行為已與恐懼和性愛密不可分。衷心希望有朝一日,精確卻受限的實證派觀點與界定模糊但涵蓋廣泛的心理治療見解,可以相互調和成某種共識。於此同時,我們必須遷就不完整又未經證實的假說盡力而為。
 
針對侵略問題,西方社會當前最揮之不去的夢魘當屬對核武恐懼。戰爭問題所引起的關注可謂史無前例,而挑起戰爭的情況又複雜詭譎,並非單一個人或觀點可以通盤理解。任何人誇口能解決如此根深柢固的問題,心態都傲慢得不值得信任;本書也不會提出這類解方。然而,筆者相信,若希望有朝一日見到現世安穩,除了考量政治、經濟等因素,也要同等地重視心理觀點。因此,研究人類的攻擊本性,以及如何加以控制,攸關前述的戰爭問題,儘管單靠這個面向無法提供完整的解答。
 
【第一章  精神分析與「死亡本能」】
 
既然攻擊行為是人類特質之一,對於它的根源與決定因素,學界理應早已達成共識。但實則不然。它究竟像性本能一樣是與生俱來的衝動、需要出口盡情宣洩?或是正好相反,僅是對所處的逆境做出回應,完全與本能無關?本章會探討並批評佛洛伊德針對人類的尋釁特質所提出的部分觀點。雖然我認為他在某些方面的看法有誤,但他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又大幅增進我們對自身的理解,即使他的「死亡本能」理論已不再為學界所接受,也不大可能無視他的理論。

 

過去六十年來,各學派的精神分析師與心理治療師愈來愈關注人類的攻擊性,但種種研究和推測固然對於思考此議題有重大貢獻,結果卻難稱得上令人滿意。有些學者認為,人類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受挫後的結果;有些學者則假設,人類的攻擊衝動固然是與生俱來,但原本是自我傷害的內在衝動,會外顯為對他人或大環境的侵犯,其實只是附帶的現象。一般認為,嬰兒從出生那刻就具備攻擊的潛能。專看嬰兒的精神分析師也宣稱,就連在嬰兒的潛意識中,都抱持著極度駭人的破壞幻想。
 
難以否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幻想部分源自天生的攻擊性。即使是精神分析師都明白,不同嬰兒天生就擁有不同的性情,有些可能較安靜、有些可能較貪心、有些可能較活潑。然而,精神分析主要關注的是後天發展,而非先天條件;因此,分析師在研究嬰兒攻擊性從何而來時,自然會更重視惡劣或有害環境,而非天生因素的影響。當然,外在環境的挫折在所難免,不是每個嬰兒都遇得到能及時滿足自己一切需求的母親,儘管這份期待是人之常情。精神分析學界十分清楚這點,但由於他們專注於患者幼時未獲滿足的需求,加上父母未能回應這些需求的後果,往往是嬰兒於挫折下展現的憤怒,因此精神分析師容易過於負面看待攻擊性,忽略了本書前言中所著眼的正面意義。整體看來,精神分析師傾向把攻擊性視為病理學的範疇,同時推測儘管人類可能天生具有攻擊傾向,只要確保孩子身處完美無缺的環境中,理應能擺脫這項本性;即使此舉未能如願,日後也可讓他們尋求精神分析的協助。
 
以下摘自梅蘭妮.克萊恩一篇論文,恰如其分地說明了此點:
 
教人好奇的是,精神分析在實務上是否注定超越個人範疇、進而影響整體人類的生活⋯⋯的確,精神分析無法全然無視人類的攻擊性,但可以藉由減輕會凸顯這類本能的焦慮,打破仇恨與恐懼相互增強的局面⋯⋯我們樂於相信,如今對於現狀看似烏托邦的幻想,很可能在遙遠的未來成真,希望屆時兒童分析會如現今的學校教育,成為所有人教養的一環。如此一來,每個人內心多少源於恐懼與猜疑的潛在敵意——每次出現毀滅的衝動便增強百偣——也許會變成對同胞更和善與信任的情感,世人也許就會比現在更懂得和平共存。

 

克萊恩女士的烏托邦願景,是基於自身對治療的熱忱與盼望,因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人類擁有的無窮攻擊性。
 
的確,就精神分析的情況而言,尋釁情緒的出現不但得到包容,甚至還會受到鼓勵;而說來不無道理的是,精神分析學者遠比多數人都明白人類內心的凶殘。儘管如此,綜觀精神分析思想的歷史脈絡,學界固然充分體認到人類的惡性,大部分的學者僅把它描述成極為可怕、理應完全加以消弭的衝動,而非視其為我們得學會共處、攸關我們古今存續的必要生物本能。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安東尼.史脫爾Anthony Storr(1920-2001)


「人類是如此脆弱,然而唯有少數勇者發現:
身處地獄之際,才有機會窺見天堂。」

一九二○年生,英國知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劍橋大學和西敏醫學院畢業。英國首批在分析心理學會受訓學習榮格心理學分析的成員,也是皇家醫師學會、皇家精神科醫師學會及皇家文學學會的資深會員,以及牛津衛生局名譽精神科顧問醫師、牛津洛林學院的榮譽院士。知名著作有《孤獨》、《他即世界-古魯大解密》、《音樂與心靈》。

除了致力於心理學研究,史脫爾也筆耕不輟,出版過十四本心理學科普書籍,固定在《週日泰晤士報》、《獨立報》等多家報刊發表評論和文章。他更曾擔任廣播節目主持人,透過節目直接為許多受精神病折磨的聽眾提供建議。

史脫爾一生專注於研究負面情緒,從憂鬱、焦慮、侵略性與攻擊性,積極為人類社會躁動不安的「惡」尋找適切的理解方式與釋放管道,試圖企及共好共榮的和平願景。他深受榮格影響、接受佛洛伊德的理論,卻始終拒絕貼上學派標籤,不受學界成規所囿,勇於提出不同於當代潮流的意見。

史脫爾於二○○一年逝世,媒體在訃聞中形容他「一生蒙受苦難」,並描述其嶄露於職業生涯的強大熱情與悲天憫人之精神,可能都來自於成長時期飽嘗孤獨與病痛的折磨。


| 譯者簡介 |

林步昇,喜歡綠豆湯和傑尼龜的新手貓奴,正緩慢成為雜食型譯者,近期譯作包括《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合譯)、《過度診斷》等書。本書探討人性潛藏的本質「aggression」,如何操縱這把兩面刃是一輩子的功課,因為它決定了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都是惡人:從人際關係到國際政治,由心理學認識人類生來就要作惡的本性,我們該如何與惡相處並利用其正面價值?

HK$117.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安東尼.史脫爾 Anthony Storr

  • 出版社 | PUBLISHER

    麥田出版
  • 書號 | ISBN

    9789863447450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5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