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縱談中西哲學的概念,運用思考方法學剖析當權者以至人民的心態
為心靈飄泊的讀者提供更精準的分析建言
使靈根自植於花果再次飄零的當下

  當牟宗三遇上康德,如何用「內聖外王」重新詮釋儒學和現代政治?
  如何以「獅子與狼」之喻來討論民主的價值?
  香港之所以混亂,是因為太過自由?
  為何有些人充滿仇恨又言論矛盾?
  墨家學說和馬克思主義如何相近?
  「強起來」才是真理,人道主義是一種粉紅色的夢?
  青年人產生孤獨、無助和絕望,起因於經濟和代溝問題?
  香港小資產階級人士,如何找到人的靈性與思考能力?
  有博士學位的人為何也會相信假新聞?
  教師在政治上應該保持中立緘默,還是主動支持學生?
  你的理性不是我的理性,有沒有一個客觀標準的理性?
  你覺得球賽的過程還是結果重要?
  治亂世真的要用重典嗎?

陶國璋教授、趙善軒博士,兩位均出身於代表冷戰以來香港哲學及文化傳統的新亞研究所,同時一直致力於哲學思想普及工作。本書從社會事件出發,由新儒家牟宗三談到中國政治歷史,從香港青少年輕生現象分析自殺的不同面向等等,比較中西哲學的良知、自由、專制等概念,直面社會矛盾與撕裂。

 

| 目錄 |

 

導讀一——從對歷史教訓的輕率中可以得到甚麼教訓
導讀二——飄零與再飄零:立足香港的哲學思辨,面對憂患現實的靈根再植
導讀三——絕望與再生
編輯弁言

牟宗三的「內聖外王」思想與唯物辯證法的思維虛妄
民主的價值:「獅子與狼」之喻
自由:普世價值的探索——蕭若元與哈佛博士吳錦宇的辯論解析
墨子:「一人一義,十人十義」,人的良知是否皆有差異?
為何他們相信假新聞:從「灰眼症」的角度看心理動機
說謊也有正當性?專制主義者的謊言哲學
為何會有人支持專政?
青年人的困境與對策:防止他們陷入絕望,論「生於亂世」的命題
陣營的對立:探討道器之爭與暴發戶、小資產階級的矛盾
支持與縱容:深度分析建制派支持者的邏輯與心理狀態
馬列史毛主義者對權力的迷戀:何以至死不渝?
知識分子和教師如何面對抗爭?釐清「告別革命論」與年輕人對「和理非」的誤解
為何支持執法者的集會更「勇武」?他們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理解絕望的青年以解香港困局
黃藍之爭與思考方法
一、從杜汶澤與陳百祥的辯論學習拆解謬誤
二、從杜陳之會看思維邏輯
三、泛觀點與角度的謬誤、價值信念層次分析

後記

 

 

| 內容節錄 |

 

墨子:「一人一義,十人十義」,人的良知是否皆有差異?
 
趙  最近城中有兩場討論都涉及良知,分別是蕭若元和其學弟吳錦宇教授,以及港台「視點31」的一場討論。吳教授稱眾人對良知均有不同看法,故良知作為普世價值並不合理,皆因它並非每個人都追求。另外,大家的良知影響他們對自由的定義,譬如有人遭剝削自由,有人就會同情他並覺得他很悲慘,另一些人則不然。到底良知是不是好像墨子所說「一人一義,十人十義」?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陶  或者我們試試從語理分析的角度出發。有關良知的概念出於《孟子.盡心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此處把良知和良能兩者連在一起。良是好的意思,能夠有一種向好方面出發或做好事的能力。良知為分辨好與壞的能力。由此可見孟子是先天主義者,「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就是認為人皆有良知,沒有良知、是非之心、惻隱之心等則非人也。這個論點不是很多人信服,因為從經驗上我們的確看到每個人的價值判斷或廣義的所謂道德判斷會有所分別。
 
趙  對於上述的性善論孟子也有補充。他就說人本身有良知,但是雖「牛山之美」,然「旦旦而伐之」。

 

陶  此處指牛山本擁有大片樹木是很美的,但是樵夫不斷砍伐樹木至殆盡,令牛山變得很醜陋。後來人們到了牛山覺得奇怪,然後問:「為甚麼牛山光禿禿的呢?」孟子就說:「以前牛山很多木,只不過是不斷砍伐同時又沒有再栽培,所以變成這種後果。」成語「牛山濯濯」亦出於此。這其實不算是一個嚴謹論證,只不過是設定了每個人都有良知,現在這不明顯就是因為你旦旦伐之不斷消耗,且不去修養環境,猶如你的社會經驗將自己的樹都砍掉了而出現此結果。及至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參考孟子的良知觀並予以更深度的探討。孟子云四端之心是代表著人性裡較高層次的體現,如惻隱之心是人看到孺子入井的時候會設法救他、羞惡之心是自己做了不對的事情會羞惡、辭讓之心為我們會扶幼敬老幫助弱勢、是非之心就是辨別原則性問題的能力。王陽明說孟子用四端之心去講述人的表現。(編者案:王陽明的良知其實同時包含了孟子論四端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牟宗三指出:「孟子所並列說的四端之心一起皆收於良知,因而亦只是一個良知之心。因此等同良知。」)

 

王陽明有一個很有名的說法就叫作「知行合一」,一般人誤以為這是知道一件事情就會行動,或者在行動方面讓你更加知道,故有先知後行說或先行後知說。這絕對不是王氏的意思。王氏認為知和行有一種內在關聯,兩者密不可分。他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真切」就是說對一件事關懷備至並有所感觸,「篤實」的意思就是事情有一種投入感。符合這兩個程度的話便是「行」,否則你抱著「各家自掃門前雪,不理他人瓦上霜」的無道德參與心理,就不是真的「知」。「行」是甚麼呢?「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明覺」的意思就是對光明的覺悟,就是說你的內心裡面放下很多私慾及個人的利益考慮。「精察」代表著精明地分辨對錯的實踐能力。孔子於《論語.憲問》說:「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不逆詐」講述你不是任何事都從陰謀論出發、「不億」就是不要臆測別人、「不信」即不要盲信別人、「抑亦先覺者」謂假如有人在欺騙你,你從內在的生活體驗中先知先覺,知道這個人是壞心腸的。如果你能夠體會到別人的壞處幽暗,並且有一個自身的道德力量要將這些東西拔除,那就表現出你精察之處!

 

由此觀之,良知絕非相對的。人出生的時候我們都是比較和善,喜歡跟別人玩。可是我們在成長經歷裡面有時候會被人壓迫、欺騙,甚至毆打,從而在心裡播下仇恨的種子。當我們進入爾虞我詐的成人社會中,就更覺得人性其實是卑污、社會沒有信任、世界是黑暗等。用儒家的說法就是你在修行的過程裡面明白自己成長的過程,孔子在《論語.子罕》中說的:「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正是修行的起點:不主觀臆斷,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尊。道家、佛家都一樣提出要放下自我,意味自己要先明白生命歷程中總會有所缺陷,但是我們自己有一種道德力量驅使以建立一個更加健全的人格。無論任何年齡,當你對自己有這種要求和體會的時候,你就會對我們一般的價值取向有較開放的新看法,如改變犬儒的個性去為不公義的事情發聲、對世界上不幸的人予以憐憫,乃至愧疚並修改自己以往的錯失。最終你會達致不斷的自我轉化,甚至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一言以蔽之,這種新的境界放諸現代就是放開自私、利益而走向自由,乃至對世間萬物都給予關心,即「擴而充之,足以保四海。不擴而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2讓你成為有才能、有道德感的「自由人」。
 
我們需要留意,上述所言的自由是道德上的自由,而推廣的話是「內聖外王」、「知行合一」的。如我們知道中國仍然存在很多社會上不公義之事的話,會有所反省,然後發聲或有所行動。吳教授說每個人有不同的道德、良知、理性的看法是從我們每個人的性情取向或沒經過高度自覺反省的價值判斷而定。我們發覺越是沒有經過自覺反省的人,價值判斷的差異越大,反之則趨向等同。歷史上德蘭修女、甘地等提出人與人之間要有愛、要互相尊重等觀念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認同,正是大家放下一部分個人私慾,經歷修養的工夫後形成的最大公約數。蕭若元先生常常推崇批判性思考的原因不是純粹邏輯上思辨,而是代表一個人怎麼提升自己的一種要求。無人可以強迫你的。一般人所說的自由往往是選擇的自由或個人自認為的自由,而道德自由是「普世價值」或者政治學所云「民主、自由」的一個基礎。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陶國璋,
新亞研究所榮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興趣是人生哲學,主要教授通識課程:中國哲學主流思想、死亡與不朽、幸福論、思考的盲點、愛情哲學、電影、哲學與人生、存在主義等。著作有《開發精確的思考新編》、《思考的盲點》、《生命坎陷與現象世界》、《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哲學的陌生感》、《哲學的追尋》及《愛的盲點.80後篇》等。

趙善軒,曾任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美國布萊恩特大學合聘副教授、新亞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訪問學者,現為國立中山大學兼任研究員,旅居英倫。研究興趣:中國文化、中國思想史、中國經濟史。

再飄零:離散時代與社會撕裂的哲學思考

HK$127.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陶國璋, 趙善軒 

  • 出版社 | PUBLISHER

    一八四一

  • 書號 | ISBN

    9786269737253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10/18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