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IMAX、3D、4DX、Blu-ray、DVD、Youtube、Netflix……
是電影?不是電影?不再是電影?依然是電影?
究竟何謂電影?


  《盧米埃星系》乃是向麥克魯漢的經典著作《古騰堡星系》致敬。如同古騰堡印刷機帶來文字書寫的革命,盧米埃兄弟也為人類帶來影像創作的革命。

  在二十世紀的長流裡,電影一直是顆閃亮且極易辨識的星星,高掛在天空上。但是今天已不再如此。宇宙大爆炸已然發生,電影這顆星星化成上千個太陽,各自吸引天體物質,形成新的星系。原先形成電影的元素仍然在這些天體裡,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有著更大範圍與更多樣結構組合的天文星系。在星系的中心和宇宙的邊緣都有光,有些如同紫外線般閃耀,有些則幾乎消耗殆盡。有新的星座與新的軌道,還有一條燦爛的銀河跨過整個天空,白天也一樣清晰可見。

  對我們這些新世紀的居民,或說是新千禧年的居民而言,電影就是:盧米埃星系。

本書特色

  當電影離開電影院之後,電影還是電影嗎?

  線上串流平台強勢崛起,Netflix製作橫掃國際影展
  又逢大疫封鎖電影院,電影製作與映演陷入空前危機
  百年來歷經規格、技術、環境、媒介、觀眾種種變遷
  電影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電影的未來又將如何?
  七個關鍵詞,邀你直面電影的死亡、存活、以及(可能的)再生

 

| 目錄 |

 

譯序─當電影離開電影院之後,電影還是電影嗎?

序論: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

第一詞:移置
第二詞:聖物/聖像
第三詞:裝配
第四詞:擴張
第五詞:超空間
第六詞:展示
第七詞:演出

後電影時代,電影的堅持

參考書目

專有名詞中英對照
 

 

| 內容節錄 |

 

序論
 
電影的死亡、存活、以及(可能的)再生

 
在1982年坎城影展期間,溫德斯找了幾位導演到馬丁內茲旅館的666號房,請他們坐在攝影機前面,旁邊擺了一台電視機,然後要他們回答放在桌上的幾個問題。這些問題圍繞一個中心議題:面對其他媒體與日俱增的力量,例如電視,以及電子科技帶來的轉變,「電影是否為即將失落的語言?一種即將死亡的藝術?」
 
每個人的回答不一:尚・盧・高達邊看著電視機銀幕上的網球比賽轉播,邊回答:「我們終須離開,我終將一死。」蒙特・赫曼在說明他總是把影片錄下來,卻沒有時間看之後,率直地認為,對電影而言「有好日子也有壞日子」,就跟其他東西一樣。諾爾・辛索羅則回答:「不是電影即將死亡,而是那些拍電影的人即將死亡。」韋納・荷索表示,要回答如此困難的問題,至少得脫下鞋子才行,所以他光著腳回答,電影會存活,因為「生活最直接令我們感動的地方,就是電影的所在」。史蒂芬・史匹伯預言,電影將擴張它的領域。安東尼奧尼則主張:「我們要轉換自己成為新新人類,以適應新科技,並不是很困難的事。」
 
在超過三十年之後看這部收集所有此類回答的紀錄片《666號房間》,產生了一個奇怪的效果:電影從1982年以來的轉變,是超乎想像的激烈。數位科技的進步,改變了影像與聲音的特性,以及引導不同媒體間整合與匯流的過程,造成之前不曾預見的結果。電影不再只是一條條底片,在電影院裡面透過放映機投射在銀幕上。它也可以是在家休閒時播放的DVD光碟,或者是在博物館或畫廊導覽的影片,或是從網路下載到電腦或平板裡的檔案。
 
同樣的,報紙不再只是一疊印刷紙張,也是我們在平板電腦上開啟的視窗之一。廣播不再只是透過收音機接收的電台訊號,手機串流也可以。媒體不再透過特定的裝置來區辨,或者不只是有單一功能。現在透過新科技,媒體改變它們的外貌,也重新界定它們的功能。產品與服務已經無法區分,現在透過「數位平台」相互交織成一體,我們可以在上面閱讀、書寫、聆聽、接收訊息、儲存檔案、與發送郵件。

 

各個媒體的傳統特性不再存在,使得很多學者在討論單一媒體的終結。這對電影而言更顯真切,隨著感光顯影底片、以及在黑暗空間播放影片的電影院兩者逐步遭捨棄,使得電影之死的討論更加沸沸揚揚。《666號房間》就是首批對此議題表達關切的來源之一。到了1990年代中期,蘇珊・桑塔格再度提出警訊,主張播放管道的多元化,造成電影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死亡。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關於「電影死亡」的想法,成了名符其實的主旋律。有人堅信數位影像不再與現實環境有直接關聯,而這原本是電影構成的基礎。有人觀察到,透過電視或數位光碟播放機觀看電影,推翻了電影消費的傳統參數。最後,越來越多人疑慮,影像的大量複製,反而造成影像的流失,一方面因為新的技術日新月異不斷變動;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量的影像反而造成一種對影像的麻木無感。
 
電影之死似乎成為既定事實。彼得・格林納威以他一貫的執迷,甚至選定電影壽終就寢的日子為:「1983年9月31日」,這一天電視遙控器進入家庭,將我們觀賞影像的方式,轉變為一種互動的關係。
 
然而電影並沒有死去。電影院不僅繼續存在,還越開越多。2012年,全世界的電影院增加了百分之五,主要是因為亞洲與太平洋市場以兩位數的比例成長,銀幕總數接近130,000個。在同一年,票房總收入增加百分之六,達到347億美金,主要是由於中國、巴西、蘇俄等國觀眾人數的激增。看電影似乎是種相當根深蒂固的娛樂習慣。
 
進而言之,不論是租借DVD數位光碟或者是線上下載,不論是在家庭電影院觀看,或者在旅遊途中使用平板電腦觀看,我們還是稱所觀看的內容為「電影」。不管是觀看設備與觀看平台改變,還是觀看環境改變,看電影這個習慣仍然在這些種種新情境中持續存在著。
 
最後,我們周遭有許多影像皆帶有電影的特質,即便它們不是傳統定義上的電影。像是所謂的「展示影像」,常見於當代藝術,那些一開始就設定在藝廊與博物館裡放映的影像。我也想到在網路上誕生,卻同時也會在公共空間如廣場和商場裡放映的許多不同形式的影像,它們並不意外地被歸類為「延伸電影」。

 

還有很多裝置藝術、錄像、網路投影、遊戲,以及傑佛瑞・蕭與彼得・魏貝爾的實驗室作品:2003年他們在(德國)卡爾斯魯爾策展一個作品,主題是「未來電影」(還加上一個更具有暗示性的副標題:『膠捲之後的電影想像』)。
 
最後我還想到一些作品,是以電影機制的再物質化與再實體化為基礎,這類作品在前衛藝術已經很普遍,帕甫萊・列維命名為「其他形式的電影」。路克・凡切里提議,這些複雜且非典型的作品,可以簡單稱之為複數型的「當代電影」。電影是一個品牌,可以應用到新產品。
 
電影因此存活,而且在很多方面更加擴張。當然,存活的原因與一系列重大變化交織在一起。例如,現在很多電影院已經數位化,代表它們不再放映膠片。很多電影院有3D影廳,代表它們在促銷一種不同的(即使不是最新的)觀影模式。甚至有電影院的裝潢設計像是主題公園,或者模擬居家環境。電視螢幕、電腦與平板電腦螢幕,標示著反射式銀幕不再盛行,也代表放映機不再是觀賞電影的基本配備。觀眾不僅在不同的裝置看電影,他們還在不同的裝置,透過多種銀幕,交替地看完一部影片,例如從電視機轉到手機。最後,很多新產品的形式,即使是源自於電影,也改變了傳統對於電影的界定:舉例而言,在Youtube或Vimeo影音網站上面的一段段短片(虛構的故事、旅遊紀錄片、或者是搞笑短片),或者是相對而言,在IMAX巨幕電影播放的巨大影像──這有如現代版的全景畫與透視畫。這些都代表著,電影影像仍然持續存在,然而就每個階段的發展而言,電影影像都面臨深刻的轉變。
 
然而,這並不是一種毫無先例的辯證關係:就電影發展史而言,電影常常遇到各種變化,推動它突破科技、語法、與結構的限制;但在同時,電影總是努力保有自身的特性,並且與新的影像形式協商或加以挪用。今天,電影的持續與轉變之間的張力,已經達到最高點,因此產生特別有意義的、甚至於具有戲劇性的特性。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法蘭西斯科・卡塞提 Francesco Casetti,
美國影視理論學者,現任耶魯大學人文、電影與媒體學系教授,著有《Eye of the Century: Film, Experience, Modernity》等。


| 譯者簡介 |

陳儒修,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著有《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等,譯有《電影之死:歷史、文化記憶與數位黑暗時代》等。

 

盧米埃星系: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 The Lumière Galaxy: Seven Key Words for the Cinema to Come

HK$150.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法蘭西斯科・卡塞提 Francesco Casetti
     

  • 出版社 | PUBLISHER

    一人出版社

  • 書號 | ISBN

    9789869795142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1/01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