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林慕蓮的書稿時,像是跟著她的追索,認識了香港的前世今生。中、英混血的她,在港度過童年和部分成年歲月,她抱著專業的記者視角,寫出了一本極度有批判性、嚴厲檢視自己母國(包括英國與中國)統治政權的書。她認真地從英國國家檔案館到中國版的教科書裡,抽絲剝繭地告訴我們兩方政權是如何想抹除香港。但她又不只是一名記者,她擺脫所謂的客觀敍事,從過往參與的社會活動與移交前後的香港,尋找那些從香港本土長出的認同與定位,她企圖讓香港人說香港事,包括自己的香港故事。在黑暗全面壟罩香港的時刻,林慕蓮的文字透著對香港巨大的眷戀和認同,捲起許多香港未被充分認識的重要面向。是啊,我吔真係好撚鍾意香港。希望對於香港的書寫能一棒接一棒,讓文字的力量克服人們心中的恐懼與幽暗。

 

──《報導者》營運長李雪莉

 

由林慕蓮來書寫香港,從某個意義上來說,或許再適切不過,畢竟她和香港一樣,都是「中英混血」。這本書揉合了作者的個人記憶、時事脈動和歷史敘事,卻以一位叫作「九龍皇帝」的塗鴉客貫串全文,每個章節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切入角度和元素,層層疊疊卻流暢縝密,是部讓人耳目一新又誠摯堅毅的香港故事。

 

──《報導者》記者李易安

 

對大部分香港人來說,香港歷史是我們缺失了的一塊。過去的傳說和歷史,感覺也相當遙遠陌生。直至經歷徹底改變香港命運的二○一九年後,這片土地的人才開始尋找屬於他們的過去。從盧亭傳說、九龍皇帝、鴉片戰爭、英屬香港、中英談判及一國兩制,拉扯到近年的香港政治風暴,作者以自身角度,充滿情感地以近年發生的事穿插著香港的遙遠過去,為沒有根的我們構築了一幅認識香港歷史與宿命的重要拼圖。

 

──seayu,香港作家、《即食歷史》網站負責人

 

************

 

對英國政府而言,香港是一張沒有歷史、沒有過往的白紙,英國前首相巴麥尊子爵說它是塊「荒蕪的礁岩」,前港英總督寶靈爵士說它是「亂源的溫床」,柴契爾夫人認為香港只是牌桌上的籌碼。對中國政府而言,香港是中國自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近百年國家恥辱的根源,1997年回歸祖國是歷史時勢,沒有討論的空間,也沒有改變的可能。在這其中,香港人都沒有置喙的餘地,如同鄧小平所說的:「中英的談判會由中國和英國解決……過去所謂三腳凳(中英港),沒有三腳,只有兩腳(中英)。」

 

當2019年反送中運動在香港風起雲湧、鎮壓不斷升級時,本書作者、長年報導書寫中國議題的林慕蓮,開始深入研究香港歷史文獻,卻發現香港人在港英政府、中共政權的統治下,是如此缺乏自我的身分認同,歷史記憶是如此殘缺不全,遭到竄改,「我們是誰?我們正在捍衛的是什麼?然後我們開始討論什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最終,林慕蓮試圖要脫離官方定義,不管是英國人還是中國人的歷史框架,她想為香港書寫一部歷史,一部由香港人自己來詮釋的歷史。

 

而這一切的起頭,將由一位有人說他是街頭藝術家,有人說他是書法家,更有人說他是瘋子的「九龍皇帝」曾灶財開始談起。曾灶財宣稱自己是土地的主人,香港的國王,用他手中的筆跟墨,五十年來孜孜不倦地「宣示主權」。九龍皇帝如同一個象徵,當年用肉身占領街頭的香港人,試圖奪回自己的歷史和記憶的香港人,在海外持續挑戰中共管控的香港人,接下來還需要更多決絕的毅力跟反抗的意志。

 

************

 

「誰」有權述說香港的歷史?「誰」能夠決定香港的未來?

港英政府?中共政權?還是每位「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的人們?

 

  ★《紐約時報》2022年度選書

  ★《重返天安門》作者林慕蓮最新力作

  ★ 全球獨家唯一中文版作者新序

 

| 目錄 |

 

推薦序(一)不遺忘,燃點希望 梁嘉麗
推薦序(二)莫忘香港的真實名字 徐承恩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字
第二章 祖先
第三章 九龍
第四章 新界
第五章 香港政府
第六章 國皇
第七章 一世祖
第八章 國
後記
誌謝
注釋

 

| 內容節錄 |

 

第五章 香港政府
 
香港準備回歸中國的那段時間,我才剛調來香港無線做當地報導。回歸的那一天,我正坐在辦公桌前,從一個小螢幕看著彭定康。我們的新聞編輯室宛如一個寒冷的洞穴,常常冷得我們得在俐落有形的西裝外面,額外披件外套或圍上圍巾。回歸當天緊迫陰鬱的氛圍,似乎讓這裡的氣溫又降得更低了。
 
那天,我本來被派去北京參加回歸典禮,負責報導現場實況和各界反應。我的工作就是在天安門廣場上的巨大倒數時鐘旁待命,每個小時做一次現場直播。照理來說,能夠參與這項歷史性任務,我應該要感到雀躍才對,但其實我卻感到相當焦慮。我超級不擅長電視直播,我唯一一次的現場直播,是在某年的農曆新年市場。那一次我站在一個梯子的頂端做報導,因為搞不清楚應該要面對哪個方向而不知所措――到了最後我還是看錯方向,所以結果是一場災難,當然也成了新聞編輯室裡人人傳誦的笑柄。我很猶豫要不要接下這次任務,除了害怕自己又再次出糗,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我無法想像,香港要跨過這麼重大的歷史時刻,我自己竟然不在香港。我很清楚身為記者的專業倫理,不該把自己的願望放在第一位,但這一次我管不了這麼多。我亂編了一個蹩腳的藉口,也許讓電視台想起了我那次糟糕的現場連線,所以很快就同意派另一個人去北京。我留在香港的願望成真了。本來還以為這樣就可以在香港四處走訪,結果還是被留在跟冰庫沒兩樣的電視城待命。不過,也罷,反正無論如何我都留在香港的土地上。
 
那一天,我們歷經了一個漫長的道別。以一個正在衰落的帝國來說,英國已經盡其所能地舉辦盛大非凡的典禮,將其手中最後一個重要殖民地交出去。下午四點三十分的鐘聲敲響,彭定康從總督府走出,象徵著英國正式撤離。一名軍號手站在政府大樓屋頂上吹奏著《最後崗位》(Last Post),英國國旗緩緩地最後一次降下。接著,現場揚起風笛獨特的樂聲,身穿蘇格蘭裙裝的香港風笛隊開始吹奏《高地教堂》(Highland Cathedral)。天空不斷飄下細雨,落在彭定康的肩膀上,在他深藍色的西裝上形成了一塊印子。在旗幟交到彭定康手中之後,樂隊奏起了《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

 


直到英國統治結束前的最後一刻,九龍皇帝依然持續用書法控訴英國奪走他家的土地。彭定康在告別總督府的時候,九龍皇帝就在附近一個地下通道的牆壁前,旁若無人地埋頭寫字,絲毫不在乎自己新獲得的名氣。某個角度來說,我們其實從他身上清楚看見了,那個時刻的香港人不僅土地被剝奪,連為自己作主的權利也沒有。
 
等到彭定康抵達英國海軍基地添馬艦(HMS Tamar)露天場地,準備參加英國官方舉辦的告別儀式的時候,原本的毛毛細雨,已經變成了傾盆大雨。我父親因為是資深公務員,所以他也是與會者之一。
 
這個地方取名自一艘軍艦,主要建築是棟雄偉壯觀的方形大樓。香港回歸以前,這裡是海軍基地,回歸之後又蓋起了其他建築。我一直記得小時候曾經進去過那棟大樓。我十七歲的時候,和一位朋友在排隊準備搭計程車回家,偶然認識了兩位英俊的英國軍官。這兩位英俊的軍官偷偷帶我們上到大樓頂樓的軍官餐廳。我們偷溜進了廚房,然後他們就像變魔術一樣,從一個巨大冰箱中變出了香檳和草莓,招待我們。午夜時分,我們帶著微醺在頂樓看風景。從頂樓往下望去,可以看到遠處港口船隻的燈光閃閃爍爍。這一刻我突然發現,這樣的生活完全不是一般普通香港人可以接觸到的,我們與這些時髦英國男孩的生
 
活差距之大,頓時讓我整個人酒醒了。我以前從未真正把這些英國人看做是殖民者,但現在我看見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與一個多世紀前我曾曾祖父的生活方式是如此地相近。這是一個奇怪的時刻,我在這些年輕人身上看見了日漸衰落的帝國,知道他們在香港的所有經驗,最終都會成為晚宴上有趣逗人的閒聊話題。(不過那段回憶後來的結果並不有趣就是了,那天我們玩到早上四點才回到家,發現母親垮著臉,生氣地坐在餐廳的桌子前等候。)
 
現在,這些軍營都準備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國官方為了容納盡可能多的賓客人數,不顧香港夏天低氣壓的影響,依舊按照原定計畫在戶外舉行。滂沱大雨一直落下,賓客們各個可憐兮兮地縮在雨傘下。碩大的雨滴浸濕了彭定康的臉龐,他眨著眼睛,發表他的告別演講:「對整個香港人來說,今天是慶祝的日子,不是悲傷的日子。」

 

我們新聞編輯室感受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氛圍。大部分的現場轉播都讓人緊張不安。更別提我們的運作模式不是很有組織,每當要做實況拍攝的時候,總是讓人膽戰心驚,因為過程中經常出大差錯。有一次,在節目開始前幾分鐘,竟然電腦系統大當機,主播被迫即興發揮,才得以完成整個新聞節目。另一次,我們直播緬懷九十三歲鄧小平逝世,字幕機卻寫錯歲數,害我的同事也跟著講錯,只見他表情嚴肅地宣布:「鄧小平逝世,享年三十九歲。」
 
話說回來,回歸的那天晚上,新聞編輯室幾乎空無一人,記者大多都到現場去了。偌大的空間頓時變得死氣沉沉,一片靜默。就連平時講話很大聲、脾氣暴躁、三不五時就大發雷霆的錄影編輯,都安靜了下來。他們也不完全是在哀悼英國人的離開,許多人其實相信香港的未來是中國的一部分。真要說起來其實是一種無言的麻木,我們完全不相信整座島嶼可以就這樣輕易地從一方移交給另一方,這種人命關天的交易,似乎是另一個時代不合時宜的產物。電視螢幕上的場面盛大隆重,卻鮮少拍到香港人的身影,更加顯示香港人的角色是多麼的被動。當晚的主角全是來訪的達官顯要,像是英國的查爾斯王子、中國的江澤民主席,其他重要配角是彭定康和穿著迷你裙的金髮女兒們。在自己的命運跟前,香港人只是旁觀者。
 
事實上,大多數香港人都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他們對回歸的態度。雖然有一些街頭示威,但大多數人的情緒都是複雜而矛盾,心裡既憂慮又興奮,既感到驕傲卻又混雜了一些悲傷,甚至開始懷念起過去的時光。一整天下來最重要的環結,就是午夜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前廳舉行的交接儀式。會場地點位於灣仔港,其鋁合金的屋頂外型像極了翅膀,象徵一隻即將展翅高飛的飛鳥。這場典禮在禮儀方面的要求非常嚴格,必須處理很多瑣碎的細節,例如中英兩國代表團進場的時間必須一致,不能誰比誰快或慢。人們在一切都結束之後才發現,這些吹毛求疵的禮節,其實暗示著整件事背後的違和。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 作者簡介 |

 

林慕蓮 Louisa Lim,澳洲墨爾本大學進階新聞中心(Centre for Advancing Journalism)高級講師,《重返天安門》(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作者。林慕蓮的父親為新加坡華人,母親為英國人,曾在香港度過童年。1989年時她在英國利茲大學(Leeds University)主修當代中國研究,於2003年起先後任職於英國廣播公司(BBC)與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派駐北京和上海長達十年。

 

| 譯者簡介 |

 

廖珮杏,自由譯者。偏好議題性的人物故事,從中探討機制縮影、價值與文化衝突等結構問題。譯有林慕蓮《重返天安門》、提摩希.史奈德《民族重建》、尼爾.弗格森《末日》、馮客《獨裁者養成之路》等書籍。

香港不屈:不能被磨滅的城市

HK$153.00價格
書到通知
  • 作者 | AUTHOR

    林慕蓮 Louisa Lim 

  • 出版社 | PUBLISHER

    八旗文化

  • 書號 | ISBN

    9786267234730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11/08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