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初登場:史上第一次!30個藝術史上的開創時刻,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Art Firsts: The Story of Art in 30 Pioneering Works

 

30件經典作品,輕鬆探索藝術史的開創性里程碑
六大主題打破時空界限,從中世紀到當代藝術作品交織對話
英國Amazon五星好評

 

第一幅親吻、第一幅自畫像、第一幅抽象畫作⋯⋯
反戰、女權、種族、宗教到自我觀看

從祭壇畫到街頭塗鴉、從版畫到行為藝術,
藝術史上的經典畫作,在當代有何意義?

還原作品「第一次」登台現場,顛覆你對藝術史的既定印象
藝術史重要轉折點,這些創舉如何震撼時代?
 

「這本書試圖還原一個創作者的涉險時刻――如何進行選擇,如何突破當下時空的常態,留下作品和創作者自身的衝突張力。」──吳俞萱(詩人)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
王俊傑|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教授
吳卡密|舊香居店主
吳俞萱|詩人
郭怡汝|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
超人氣部落格──漫遊藝術史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拋開傳統的「主義」框架,藝術的真實,往往來自一些看似簡單、卻深具意義的「第一次」──第一次描繪自己的模樣、第一次捕捉到微笑的神態,第一次忠實地再現熟悉的地方,第一次創作出帶有女性主義精神或反戰情懷的作品。

 

藝術正是透過這些簡單卻突破性的創舉,不斷演變、翻新。

 

藝術史學者尼克・特連精選30件經典作品,以歡愉、痛苦、風格與技法、想法與概念、肖像、現實與日常六大主題為軸線,拼組出一種全新的觀看方式。通 過親切的命題,揭示了傑作背後迷人的故事,以簡單而有趣的方式,講述那些開創性作品的誕生過程,並補充其後續影響,展示這些作品如何啟發後來的創作。提供 耳目一新的敘事角度,讓讀者理解那些被稱為「傑作」的作品,究竟為何重要──因為它們在藝術史中,第一次照亮了未知的可能。

 

| 目錄 |

 

前言……6

歡愉
初登場

愛之吻……10
玩笑……16
微笑……22
情色的裸體……28
高潮……34

 

痛苦
初登場
嫉妒的愛人……42
婚姻破裂……48
夢魘……54
吶喊……60

風格與技法
初登場
光線效果……68
以真實透視法作畫……74
可見的筆觸……80
變形的身體……86

想法與概念
初登場

鏡像影像……94
反戰繪畫……100
女性主義繪畫……106
抽象繪畫……112
無之繪畫……118
上下顛倒繪畫……124

肖像
初登場
自畫像……132
黑人的肖像……138
女性繪製的自畫像……144
裸體自畫像……150
動物肖像……156

現實與日常
初登場
母子……164
靜物……170
真實風景……176
廚房的繪畫……182
玩耍的孩童……188
百萬繪畫……194

註解、資料來源與延伸閱讀……200
索引……204
圖片出處……208

 

| 內容節錄 |

 

前言

 

該如何寫一部藝術史?你可以嘗試從開端寫起,但從哪個開端呢?藝術有許多開端,許多新的概念、主題或技法突然受到注目的時刻。第一個擺脫數百年傳統的模特兒,為自己的肖像畫露出微笑。第一次藝術家決定描繪自己在鏡子中的倒影,或是描繪夢魘、吶喊、戀人的吻。畫家忽然頓悟如何創造令人信服的透視錯覺;或是當第一位贊助者——也許遮 遮掩掩,也許毫不隱瞞地——要求藝術家繪製一幅裸體女人的畫作。

 

這些全都是重大時刻,改變了繪畫的創作方式,重新形塑藝術的用途與創作的概念。這本書敘述這些事件如何發生、 為何發生,它們所產生的影響與後續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機會以思考畫家與贊助人何時、為何而改變藝術看法,關於藝術 中的可行或不可行,應該或不應該。這些開創性作法是否反映了突然降臨的獨到見解、乍現的耀眼才華、務實的解決之道, 或者單純源自歷史上不斷變遷的文化與社會風氣中的某個特定時刻?如果沒有第一個微笑做為先例,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會創作出《蒙娜麗莎》(Mona Lisa)嗎?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是如何為班克斯(Banksy)鋪路?格爾奧格 • 巴澤利茨(Georg Baselitz)又為何突然開始上下顛倒畫畫?

 

有時候事件很複雜,可能要回顧數百年前。有些畫作已經佚失,有些則可能被遺忘。有時候,人們甚至不確定畫作繪 製的確切時間,或者有多少其他藝術家真正見過畫作。為了讓內容在控制範圍內, 我們必須設定一些界線。這本書主要著眼過去七百年間創作的作品,從中世紀末的歐洲開始,隨著西方藝術家與全球的關聯更緊密,並且吸收來自其他文化的影響, 討論範圍擴展至美國。偶爾也探討其他媒材,諸如雕塑和攝影,尤其在看待二十世 紀以降的藝術品,藝術家以多種形式和媒 材創作也越來越普遍之際。

 

除了這些事件,研究這本書有個令人著迷的部分,那就是幾乎所有類別中的初登場都是水準極高的藝術品。好幾件作品,像是范艾克(Van Eyck)的 《自畫像》( Self-portrait)與波提切利 (Botticelli)的《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影響歷久不衰,因而成為有史以來最知名的圖像,然而它們首開先河的地位常常被遺忘。有些藝術家的力量則較悄然無聲:鮮為人知的瑞典藝術家希爾瑪 • 克林特(Hilma af Klint )是二十世紀初期的抽象藝術先驅;蘇菲尼斯芭 • 安奎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於1555年畫下妹妹們下棋的出色畫作;還有瑪麗 • 卡薩特(Mary Cassatt)在 1878年創作了一幅內斂而激進的畫作,描繪正在閱讀報紙的母親,帶有強烈的主張,是第一幅女性主義畫作。

 

無論幽微或壯闊,這些革命性圖像的力量也許並不那麼令人意外。偉大的藝術家往往也是偉大的革新者,他們追求新 的想法和主題,也探索處理傳統想法與題材的新方法。成為史上第一人就是強大的動力。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尼克・特連 Nick Trend,藝術史學家與記者。作為《每日電訊報》旅遊部門的首席文化編輯,曾在倫敦國家美術館擔任策展團隊成員,並撰寫許多關於世界文化瑰寶、博物館與藝術收藏的文章。
擁有劍橋大學的英國文學學位和東英吉利大學的藝術史博士學位。

| 譯者簡介 |

韓書妍,法國蒙貝里耶第三大學(Université Paul Valéry)造形藝術系畢。專職英法譯者,文字雜食者。聯絡信箱:shurealisme@gmail.com

 

 

藝術初登場:史上第一次!30個藝術史上的開創時刻,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HK$193.00價格
數量
  • 作者 | AUTHOR

    尼克・特連 Nick Trend

  • 出版社 | PUBLISHER

    積木文化

  • 書號 | ISBN

    9789864596768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5/05/31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