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話資料館「通學」系列第十一本,同讀書一齊穿越唔同朝代,睇吓當時發生嘅故事同埋對語文、文字嘅影響。
全書由清朝倒述,明朝、元朝、宋朝、五代、唐朝、南北朝、魏晉、漢朝、秦朝,一路去到周朝,講吓該時代出現嘅一啲特別用詞或故事,有一啲到今日都仲會用,有一啲就已經冇乜聽過喇。有啲用字,睇番先知原來喺咁耐以前嘅古籍已經出現過,真係估唔到呀!
| 內容節錄 |
發雞盲
faat3 gai1 maang4意思係形容一個人行路唔帶眼,好似雞咁有「夜盲」,即係喺夜晚時候嘅視力差、睇唔清楚,或者指對顯而易見嘅事物視而不見,帶有貶義,通常用嚟諷刺人唔細心或者忽略明顯嘅事實。喺現代嘅語境入面,同「眼盲」或者「視而不見」有類似相同含義。
典例故事[參考]
「雞盲」係指喺光線昏暗嘅環境之下會視力模糊、好難睇清事物嘅現象,類似「夜盲症」。而雞確實係有夜盲嘅,所以就有「發雞盲」呢個說法。呢個原本喺雞身上出現嘅生理特性,雞嘅眼球結構缺乏適應暗光嘅細胞,導致夜晚視力極差,故民間用「雞盲」形容人喺暗處「眼力不濟」嘅狀態。
補充資料[參考]
- 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雜病:雞盲,即夜盲症。
- 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扎》雞盲雀瞽:今人之目至晚不見者,名日雞盲。
- 清代.黃庭鏡《目經大成》:此症世呼雞盲,一名雀目,……至晚不見,曉則復明。
- 清代.吳謙《醫宗金鑑》眼科心法要訣.高風內障歌:高風內障號雞盲,天晚不明天曉光,夜能上視難見下,損虧肝血腎精傷。
- 近代.軼名《太平天國故事歌謠選》石達開獻計裝雞盲:她不相信李小三真的患了雞盲症。
——摘自本書 P.42 - 43
* * *
冚唪唥
ham6 baang6 laang 6
又有寫「咸不剌」、「咸不論」、「咸辦難」、「闔不剌」等,意思係全部或所有,通常用嚟形容某樣嘢無一例外、通通、個個,涵蓋所有範圍。雖然呢個俗語喺日常生活中好常見,但佢嘅典故同起源其實唔係有好明確嘅歷史記載,主要係從語言演變同民間使用習慣中推測而嚟。
典例故事[參考]
「冚唪唥」呢個詞未有確切嘅起源,文獻記錄亦比較雞考究,因為廣東話俗語多數都係口語文化嘅產物,比較少有正式嘅文獻記載。根據語言學家嘅研究,「冚」字本身有「全部」同「蓋住」嘅意思,例如「冚住」就係「蓋住」;而「唪嗨唥」可能係擬聲詞,模擬一種亂七八糟或者混亂嘅聲音或者狀態。三個字連繫埋起嚟,就畀人有一種「全部亂晒」或者「徹底玩完」嘅感覺。
根據香港嘅國學大師饒宗頤嘅考證,「冚唪唥」呢句嘢係源自古代嘅波斯話,由拜火教教徒喺唐代時期經西域傳入中原;亦有啲學者認為呢句嘢可能係出自洋涇濱英語hampalang,或者係吳語「夯不浪當/亨八冷打」、苗語banglang官話、蒙古話xamuk bara、潮州話「咸巴卵」,又或者係一啲土著(農民)、疍家人(漁民)嘅詞彙、廣州土話(粵語本源詞)等有關。
補充資料[參考]
「冚唪唥」作為廣東話(粵語)獨有嘅生動表達,體現出粵語嘅靈活性同歷史層積。雖然佢嘅起源好難再去考證,但係佢喺日常生活中仍然好活躍被人使用,就反映咗粵語喺民間嘅生命力同埋創造力。
——摘自本書 P.142 - 143
| 關於作者 |
廣東話資料館 Cantonese Museu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Museum/
Website:http://cantonesemuseum.blogspot.com/
通學拾壹 | 廣東話千古故事
作者 | AUTHOR
廣東話資料館 Cantonese Museum
出版社 | PUBLISHER
亮光文化
書號 | ISBN
9789888884636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5/07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