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噠噠噠~一個日本大叔在香港漫步的記錄

讀著這些碎碎唸,不知不覺就成為香港迷!

 

有時在月色籠罩的城市徘徊,有時在太陽底下觀察著人來人往的街道,

又或是獨自上茶樓吃點心、逛畫廊、在渡輪上吹風、遊電車河。

有了這些細微而敏感的瞬間,旅途才逐漸充實起來。

從香港島至九龍,由新界到大嶼山的邊陲,

以如腳步般輕鬆的筆觸留下在香港旅步的痕跡。

 

一遍又一遍出發,旅程至今還在不斷地延續著——

「那座城市,是既熟悉且陌生,恍如異世界,只屬於一個人的香港。」

 

由日本人所寫的香港遊記,以非在地角度去審視這座我們早已熟悉萬分的城市,發掘全新的地方和有趣的事情。

 

 

| 目錄 |

 

給香港讀者的話

純粹漫步的香港迷

 

香港島

 

銅鑼灣 初到貴境

香港  日常/非日常

灣仔  只是路過

中環  飲茶體驗

山頂  百萬夜景

上環  斜坡上穿插

西營盤  迷失在市場

香港大學  校園遊

堅尼地城  山的地勢,海的氣息

黃竹坑  的士奇遇記

北角  市井日常

鰂魚涌  內心的聲音

柴灣  短途的困擾

 

九龍

 

觀塘/牛頭角  旅行與人生

彩虹  打卡之樂

黃大仙  入廟拜神

樂富  探訪魔窟遺址

九龍塘  來得及致敬

深水埗  神明的理由

太子  鳥和大叔的天堂

旺角  金魚與金蛙

油麻地  廟街觀察

佐敦  碗仔翅初體驗

尖沙咀  重慶大廈

尖沙咀  一片綠洲

紅磡  沉睡的城市

黃埔/土瓜灣  步履不停

西九龍  建築賞

九龍  粉紅派對

 

新界

 

沙田  不死傳奇

大埔墟  舊列車軌跡

荃灣  平成年代末的小遊記

錦上路 客家村落風貌

天水圍  返回原點

大澳  水上棚屋

 

特別篇

 

澳門  一海之隔

 

香港旅步記番外篇

事隔四年半,我回來了!

 

| 內容節錄 |

 

銅鑼灣
初到貴境

 

出國旅行時,我通常獨自上路。這麼說,或許會讓人誤以爲我是個經驗豐富的旅行者,但事實恰恰相反。只是因爲考慮到行程安排和旅行目的等因素,能與我同行,又或我覺得可以作爲旅伴的人實在不多。

 

首次到香港旅行時我也是獨自一人。往後,我每年至少訪港一次。老實說,我幾乎每個月都想去。自稱是個香港迷。

 

二零一三年,我首次踏足香港,那時對香港幾乎一無所知。我買了一本旅遊指南,卻幾乎沒翻閱過。李小龍、小時候父親去香港旅行的故事、他當作手信送給我的港幣、九龍寨城、《重慶森林》、回歸中國、電車、飲茶,關於香港,我腦內就只有由這些毫無關聯的事物組成的印象。

 

我以銅鑼灣這個繁華市區作爲據點,逗留了大約一週。那時聽說這裡是世界上地價最貴的地區,在值得紀念的第一天(有點誇張了),我住進了一家精品設計酒店。因為我帶著兩個大行李箱和一個背包,所以走出機場後便直接搭了的士。行李箱太大,車尾箱關不起來,司機用繩子之類的東西固定好後才開車。現在想來,從機場坐的士到銅鑼灣,還真奢侈啊。我的航班在赤鱲角機場降落,但不知怎地腦內卻是舊啟德機場的印象,所以感到眼前景象跟想象中的頗有落差(是在說多久以前的事情啊?)。

 

我在酒店門口下了車。才打開車門,踏上這片土地的感覺、撲面而來的潮濕空氣和它獨有的氣味、街道上的喧囂,實實在在的香港瞬即將我勒緊,擲在地上,在電光石火間把我壓下來,用華麗的擒拿技將我制服。我思考過情況會怎樣發展,我不認爲自己能掙脫,那倒不如一直被如此馴服吧,好像也不錯。不管是用任何方式,只要是用香港的方式,將我深深地迎進懷裡就好了。雙手仍被大行李箱佔據的我,給潮濕閼熱的空氣包裹著,瞬間迷上了香港。

 

銅鑼灣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像東京的澀谷,人非常多——不,不只是多而已。街上熙熙攘攘,廣東話此起彼落,交通燈聲響震耳欲聾。汽車的排氣聲、商店播放的音樂,各種聲者從四面八方湧進耳朵,種類驚人。不過,奇妙的是,即使被這些聲音包圍,卻一點也不感到煩躁。

 

另外,我記得自己一直在看路人的臉。香港人與日本人本來就長得很相似,尤其是在這個服裝風格與生活方式變得隨意,且能在網上搜尋潮流資訊的時代,外表的差異就變得更難以辨識。往那邊看,見到親戚和鄰居;往這邊看,不就是生意夥伴及朋友嗎?就連我進店裡也會被店員以廣東話打招呼,搭的士時司機也用廣東話跟我攀談。當我用英語表示聽不懂時,他們還問我是不是韓國人。我也曾經向一對情侶(我以爲他們是香港人)問路,結果,男孩用簡單的英語回答說:「對不起,我們不懂英語,也不懂廣東話。」是個韓國男孩(而他還以爲我是香港人),光看外表的分不出來。

 

望著軒尼詩道上行駛的電車、觀察著醒目的廣告招牌標語、左顧右盼地逛著街,單是散步已經感到很快樂。我走得越多,好奇心就越膨脹。我肯定已經變成了一團人形的好奇心了吧。不過,我那時對香港可說是一無所知,後來遷到傾盆大雨也好、冷氣的低溫也好、美食也好、街道也好、人們也好,甚至連在哪裡換錢都不知道。說來慚愧,我無知地跑到香港的銀行兌換港幣,結果櫃檯小姐告訴我,街上的找換店匯率比較好(現在我主要在重慶大廈找匯率好的找換店)。

 

在銅鑼灣港鐵站上蓋,我看到一家熟悉的日本百貨公司的招牌,便姑且走進去看看,在咖啡店吃了不算美味的意大利麵。晚上也是隨便走進一家餐廳吃叉燒飯、燙青菜和湯,味道很陌生,也不覺得好吃。當湯裡滿滿的配料漸漸露出眞面目時,我不禁往後縮了縮——整個雞頭泡在湯裡。說理所當然也是理所當然,這裡畢竟是香港。湯料該很鮮美吧,但我肚子快飽了,吃不下了,多謝招待。不過,說到食物,經過十多次香港之旅後,至今我也漸漸開始習慣了。

 

就這樣在銅鑼灣度過了一星期。後來我每次來到香港,仍會到訪這個地區。

 

在百貨公司門口爲打發時間而寫詩、看街頭表演、到處找店舖並迷路、被突如其來的暴雨淋濕、在深夜裡徘徊等等,在這裡有數不清的回憶,而且這些回憶肯定會繼續累積。

 

我想寫寫從二零一三年春天在銅鑼灣開始,我與香港之間的細碎。老實說,不知道會寫成怎樣。有點貪心地想著,如果能寫出像香港一樣既混沌又洗練的內容就好了。如果你願意的話,請陪伴我一起遊歷。

 

——摘自本書 P.14 - P.18

 

 

| 作者簡介 |

 

南口俊樹,東京獨立出版社Right, there is nothing.創辦人之一,亦是藝術雙人組合sesamespace的成員之一,創作範疇廣泛,包括攝影、拼貼藝術、裝置藝術和藝術書籍等。

 

以「sesamespace M」為筆名發表散文、現代詩(詩誌《愛しき。》共同主編)及短篇小說等個人作品。

 

Instagram : sesamespace_m

 

香港旅步記

HK$148.00價格
數量
  • 作者 | AUTHOR

    作者:南口俊樹

    譯者:林琪香

  • 出版社 | PUBLISHER

    蜂鳥出版

  • 書號 | ISBN

    9789887063049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5/07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