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ead hole product page (4).png

「散步真的可以學嗎?」

「如果我想自行設計散步路線,有沒有竅門?」

「在街道上要怎樣看,才看得出一個所以然?」

當疫情限制流動,很多人懷疑人生的時候,開始在生活的城市尋找新的樂趣,散步漸漸成為一股潮流。然後,有人問,散步時應該看什麼?

一座外型獨特的建築,一條清幽淡雅的小徑,一個讓人自由活動的空間,這些展現城市美麗的地方,往往被眾人追捧。但是,我們日常散步時,更多會遇上的是平凡的城市組件。

當我們細心觀察,就能透過習以為常的組件,認識不曾留意的城市面貌,甚至能閱讀被置在城市的各項細節,如見證時代的物件,如招牌、電話亭;被傳播的信息,如廣告、塗鴉;更能發現城市中的自然,不只是郊野公園,還包括常常遇見的石牆樹、店舖貓。

在城市散步,看見的比我們想像的更豐富,有更多的趣味。城市研究者黃宇軒以香港作為起點,以建築、路徑、空間、物件、信息與自然為切入點,帶領我們如何在日常中觀察,透過深入認識,繼而喜歡一座城市。
 
「獻給所有渡過了這場疫症,身在世上不同地方的人,一起走下去,從城市散步得到趣味、思考城市的本質,並跟地方建立深刻的關係。」

 

| 推薦 |

 

茹國烈(《城市如何文化》作者)

林兆榮(藝術家、文字創作人)

梅詩華(onebite共同創辦人、建築師)

祁凱達(《尚未完場》導演、「活現香港」創辦人之一)

樊樂怡(藝術工作者、《香港抽象遊戲地景》作者)

林曉敏(《香港遺美》作者)

 

Sampson不單用學者的角度研究城市,也不止以作者的身分分析和觀察城市,更是城市導遊,策劃路線,帶人走落街,用雙腳去探索。他帶起在城市散步這潮流,因為他的推動,很多人從散步中愛上這地方。

——茹國烈(《城市如何文化》作者)

 

《城市散步學》這個散步的歸納,把上述所說有關路與城市的觀察整理。希望大家看完,就把這書收在牀底,然後以香港作為起點,到四處散步,找到屬於你的觀察和論述。

——林兆榮(藝術家、文字創作人)

 

以散步重新與土生土長的香港連結,感受建築、自然、文化,看過黃宇軒的新書,你會愛上散步中的香港。

——梅詩華(onebite共同創辦人、建築師)

 

黃宇軒提出六種角度,讓讀者看出不同世界、自組故事、巧遇變日常,自娛也可以很療癒。久而久之,當我們對身邊環境有更深刻的體會,就會創造條件和遇見機會,把自己喜歡的地方變得更好、更精彩。

——祁凱達(《尚未完場》導演、「活現香港」創辦人之一)

 

《城市散步學》以其一貫親和的文字和精彩照片,邀請大家從最平常、最易開展的日常實踐開始,逐步建立自己的城市學,過更conscious、更thoughtful的生活。

——樊樂怡(藝術工作者、《香港抽象遊戲地景》作者)

 

城市散步如觀長卷畫軸,黃宇軒俯拾香港的浮光掠影,遊走窿窿罅罅。透過散點透視法,邊走邊看,以全景與特寫的不同視角,聚焦變焦,在虛實交錯的城市空間,察覺眾聲喧嘩,細賞留白意蘊。

——林曉敏(《香港遺美》作者)

| 目錄 |

推薦語

序:為什麼城市這齣電影如此好看  茹國烈
序:以香港作為起點  林兆榮
 
前言:在香港學習觀看城市的方法

Section 1 建築
Section 2 路徑
Section 3 空間
Section 4 物件
Section 5 信息
Section 6 自然

| 內容節錄 |

前言

城市散步學-以香港作為起點
在香港學習觀看城市的方法

1
我在2022年出版了《香港散步學》一書,跟影像頻道「懷疑人生就去散步」相近,類近是路線指南,主力介紹香港的散步路線,展現在不同區漫遊探索,有什麼值得留意的。自從我開始上述的創作後,這幾年一直遇上認真看待「散步學」和「懷疑人生就去散步」這兩個命題的讀者與觀眾,他們都會問:

  • 散步真的令人不再懷疑人生嗎?
  • 如果可以,要怎樣散步才做得到?
  • 散步真的可以學嗎?
  • 怎樣才算學得成?
  • 如果我想自行設計散步路線,有沒有竅門?
  • 在街道上要怎樣看,才看得出一個所以然?


寫這本書,也是認真回答這些問題。大部分人想到散步二字,最先想到的多是漫無目的、放鬆心情地隨意走路,也許指向放空,也許指向休息;有的想到「只有散步,我們才真正聊天」,把散步劃為一個不被其他事情騷擾,能夠敞開心扉的時間;有的或想起關於散步如何令人思考更清晰的研究......在我心目中,這些都是以散步作為手段,而當我們視散步作為目的時,要做的就是極度貪婪、專注觀看城市的一切。所以,我常說推廣散步算是「掛羊頭賣狗肉」,我真正想推廣的,是我們走在路上時,觀察城市的一切。

大家都知道手機遊戲PokémonGO,通過擴增實境技術 (Augmented Reeality) 造就的界面,玩家通過屏幕,彷如在城市空間遇上各種小精靈,把牠們捕捉收集。捕捉和收集城市環境中所有美麗、有趣、啟發思考與聯想的空間與細節,就是我的PokémonGO了。城市裏有什麼精靈可以被看到?這本書的前設是,城市觀察的能力,是可以從學習而得的。有些事物,我們需要練習有一定的敏感度才可看見;有些事物,就算我們看見也不覺得美麗或有意義,因為需要一定的「習得的口味」(acquiredtaste),才會看懂它們的美。嘗握了城市觀察的能力,就如打開了讓人看見精靈的手機遊戲。寫這樣一本觀察城市的方法,不談特定的地方與路線,而是當我們隨機走到某個城市角落,可從什麼角度切入觀看四下環境,因而得到觀看的趣味。

另一種比喻是,我把城市當作一幅非常複雜的畫,不是一幅靜止的畫,而是時刻在變化,人的行為會為它添加新的顏色。我想把畫中豐富的視覺元素和細節逐一讀出來。又或者,我把城市視作一間博物館,帶着「館內什麼都好看」或「把所有展品都一一仔細看看」的態度,重新細看。我將在書中解釋,我在街上到底在看什麼?看到什麼會讓我感到愉悅?看到什麼讓我認為正在解讀城市的意涵、運作與構成?前者是城市美學的問題,關乎有什麼值得我們投注目光;後者是城市研究的問題,指向從行人的視角,是否可以解讀深層的、塑造城市的力量,是在回答是否可以小見大,從眼前所見,推導出城市在如何運作。

從享樂的角度理解城市觀察,這是一個隨意在街上就能開始的遊戲。我時常說,若我們看一齣戲的時間在街上散步,張開雙眼和打開感官,金睛火眼地收集觀察所得,我有信心當中的娛樂性不比看一齣電影少。看電影能否給予我們娛樂,除了看電影的質素,也視乎你是怎樣的觀眾;城市觀察也是如此,我們是否懂得觀察城市,影響我們能否在街上尋獲更多的樂趣。畢竟,我們在城市生活,過於習慣街道和城市是功能性,只是用於移動和過活,而不是讓人在其中探索的。

 

當我們把城市環境視作可有無限發現的地方,就有了在日常中看見魔幻的能力,我笑說這像玩手指的能力,也是一種在局限環境中自得其樂的能力。喜歡兩個抽象的說法,第一是把都市漫遊者的意象發揚光大的德國思想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說的,這是在柏油路上搞種植、在水泥地上種花,原本機能主導甚至近乎冰冷的城市,我們可以在其中看出浪漫。第二是「再魅」(re-enchantment)的說法,人人都在不再有神秘感、不再魔幻的現代世界中,探找尚餘的「魔法」。這本書提出的是,在城市漫遊遇上驚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尋求「再魅」的一途。

 

有一位朋友時常說,散步、觀察,遇上教她心花怒放的發現,就是一種她在鍛煉的魔法。這魔法讓人看見他人見不到的,而接續的篇幅,我們將談談如何獲得這種魔法。
***

 

4

 

這本書的副題是「以香港作為起點」,不只因為我在香港成長生活,以及在這裏持續散步,更關鍵是,我在書中所寫的觀看方法和思考角度,是深受香港的環境啟發而得。如果不是在香港思考城市,說不定得出的觀看角度,就不是現在的六種。這樣說,不是說這本書提出的觀看方法只適用於香港,恰恰相反是,我相信在不同城市散步,可以帶出不同的思考框架、理解和分析城市空間,而這些框架可被應用在不同城市,藉此觀察城市之間的差異。更直接說,這裏提出的一套城市散步學,綜合了我在香港的城市環境行走的思考,而這套思考完全可應用至其他城市,並得到相似但不一樣的趣味與反思。是故,在寫這本書時,我一直記着,它是一本不論讀者身在何方,都可以應用的書,是一本有普遍性(universal)的書。讀者閱讀的時候,即使不熟悉香港,也可以理解書中的觀點與內容;讀完之後,也可依照書中的方法,在任何城市散步與觀看。香港啟發了我,但這些啟發不局限於香港,以香港作為起點,指向一種思想的起點。這本書分享的,是我在香港行走時,學到的城市研究。我私心地想邀請讀者,有機會的話,帶着書中闡述的觀點,重新細看香港一遍。

 

接下來,談一談這本書的呈現形式。每一章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六個觀看的方法解說;第二部分是由相片和簡單說明組成的「影像散文」,輔助解說該章的觀點。那些影像散文,可以視為補充,也可以獨立閱讀。我在探索純文字的討論與影像主導的簡說,是不是可以同樣呈現一樣的思想。有些讀者或者已經猜到,這樣的設定是受約翰·伯格(JohnBerger)的經典《觀看的方法》(WaysofSeeing)一書影響。在《觀看的方法》中,幾篇文章過後,有純粹由圖片組成的章節,呼應前文意念,在這裏我也作近似的嘗試,一方面覺得這種編排有特別的力量,也因為觀看與視覺,是此書的核心。我希望讀者翻開這些可以獨立閱讀的影像散文時,也像親歷其境,彷彿在香港走了一圈。

 

影像散文中的相片不是我刻意為文章配圖而拍下的。對我來說,不論是2022年出版的《香港散步學》,抑或這一本《城市散步學》,都跟新冠疫情息息相關。2020年3月6日,當疫情席捲全球開始成為事實,人們開始意識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旅行變成不可能的事,我在社交媒體上寫了一篇題為〈在香港上一課城市散步學〉的文章,鼓勵身在香港的朋友,趁機重新細看香港。這篇

 

文章獲得很多人踴躍的回應,而一切由此開始,從2020年3月至2023年執筆的當下,超過三年的時間,我開始了瘋狂推廣散步的工作(後來我才知道,全球不同城市也有同樣的現象。不同的作者和創作者在疫情期間再思城市散步)。因為瘋狂推廣散步,相關的工作讓我不斷走到香港各個角落觀察,而2021年4月開始,我用了新的攝影工具,開始了大量拍攝,從2021年4月至執筆的2023年6月期間,我拍下了過萬張香港城市空間的相片。

 

這些照片本只會藏在我的電腦硬碟,但完成書中六章的理論解說後,我忽發奇想,不如我從這過萬張照片中,挑選呼應各章的照片,把它們砌成六個影像主導的篇章?高興的是,當我下定決心,重看所有照片後,兩年多瘋狂散步所看見和拍下的事物,完全足夠解說各章意念。這些照片是我在疫情下推廣散步一個側面的印記,正好跟這本書誕生的背景緊密結合。

 

這本書以這個模樣呈現,觸及這些內容,是我希望為過去三年在疫情期間,用各種各樣不同方法全力講述和推廣散步的工作,作一個思想上的小結。我希望任何程度的讀者,讀這本書時,都會讀得愉快。去年出版《香港散步學》後,為讀者朋友在書上贈言時,我絕大部分都寫上「一起走「下去」,僅以此書獻給所有渡過了這場疫症、身在世上不同地方的人:一起走下去,從城市散步得到趣味、思考城市的本質,並跟地方建立深刻的關係。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黃宇軒 Sampson Wong,香港城市研究者及藝術家。從2007年開始關心城市空間,於是讀城市研究,並開始從事各種藝文創作,回應城市文化的課題。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獲地理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講師。書寫過《明報‧星期日生活》專欄「Ways of Urbanist Seeing」、曾共同創立YouTube頻道「懷疑人生就去散步」。2020年起,開展「散步學」計劃,進一步推廣與思考觀看城市的文化,2022年出版《香港散步學》一書。

IG: sampson_wong

城市散步學——以香港作為起點

HK$168.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黃宇軒 Sampson Wong

  • 出版社 | PUBLISHER

    突破出版社

  • 書號 | ISBN

    9789888562848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07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