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ead hole product page (4).png

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主辦《粵語流行曲七十年》研討會,邀請相關專家學者重新思考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及其多年來的轉化與影響。本書文章主要由在《粵語流行曲七十年》研討會發表的論文結集而成。


朱耀偉教授指出:「會上通過講者與來賓的互動交流,以不同角度探索粵語流行曲的意涵與內蘊,重新審視這些年來的高低起跌,並引申到如何在香港的獨特背景下推動粵語流行文化研究。


不同年代的作者各自選論七十年間其中一些重要議題,或能拼湊而成時代背景,但本書雖然題為《粵語流行曲七十年》,卻並非歷史論述,未有奢望能在有限篇幅全面回顧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再者,本書作者學術背景迥異,行文風格亦有不同,編輯過程不求刻意統一,多元並濟或更能展現曾經陪伴幾代人成長的粵語流行曲活潑紛繁的不同面向。編者在此要感謝各位作者在百忙中撥冗賜稿,在迎來粵語流行曲下一個七十年之前,記下一段如歌歲月。」

 

誠如後記所述:「任何年代的歌曲也能與當下聆聽著的你產生情感上的連結。而無論這些情緒是負面或正面,能感受當下或隨時間轉化的情緒,甚至審視並從這些情緒背後悟出甚麼,正是意義所在。歌曲是你情緒的見證,隨年月轉變,這些情緒甚至能賜予你力量。


願你尋找那首與你有所共鳴的歌時,粵語流行曲歷史上任何年代的歌曲也能成為你的對象,幫助這些心意跨越時空。好歌實在太多,錯過便太可惜了。」

 

| 內容節錄 |

 

第四章 百川匯成:八十年代本土粵語流行曲盛世——廖志強 (節錄)

 

本土現代化

 

再談就要看香港八十年代粵語流行曲的本土現代化發展過程。香港在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工商業興旺,比較其他相對落後的經濟地區,香港人產生了一種優越感,令不少香港人對自己的「身分」建立一種「城市化」的「優越感」。

 

在流行曲發展上,香港新一代流行曲創作人在七八十年代的成長,除了師徒式外,還有在大學和音樂學院學習樂理的新一代,他們有本土成長,有海歸,形成多樣的「現代音樂」新浪潮風格。推動這個新浪潮的也是「本土意識」的形成,香港人對「自我認同」的推動,令香港人形成一種追求香港本色的流行曲心態。文化研究學者吳俊雄說「這種本土意識,以致他所依附的更大的香港文化身分,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混合體。」

 

當時的流行曲受到「現代音樂」(西方樂隊/樂團音樂)影響,作曲顧嘉煇、林子祥、林敏怡、陳百強等,填詞的鄭國江、黃霑、潘源良等也受香港社會現代發展推動建立新的音樂風格,創作受歐美日韓台流行曲影響的「時代曲」伴奏的大多是「西方樂隊式的音樂(用的樂器包括鋼琴、結他、貝斯、喇叭、薩克風、西方套鼓等)」。

 

在粵語歌詞發展上,填詞人也開始現代化新浪潮。許冠傑除「創作很多有現代流行元素的粵語歌曲,旋律琅琅上口」之外,與填詞人黎彼得「填寫很多道盡了升斗市民心聲」的歌詞,而且有文雅有現代也有通俗有風趣的,是八十年代現代填詞人的「混雜」代表。鄭國江填詞,對香港社會貧富懸作出批評的〈東方之珠〉(1982),還有說人生哲理的,如鄭國江填詞的〈隨想曲〉(1982)、許冠傑填詞的〈沉默是金〉(1989),林振強填詞,為香港禁毒活動創作的〈摘星〉(1984)直接關注社會年輕人吸毒的問題。歌詞中也開始出現香港的「地標」,例如寫維港兩岸的〈昨夜的渡輪上〉(1981)、〈大會堂演奏廳〉(1988)等,受台灣七十年代校園影響的香港城市民歌風潮更出現〈香港城市組曲〉(1982)專集,以香港九個景點作為唱作題材,將城市想像化成流行曲的文化想像,用本土風景強化本土意識。

 

八十年代末香港樂壇還有一類現代另類歌曲,回應香港人「身分」的政治流行曲。82年中英草簽回歸協議,中國大陸雖然開始了「開放改革」,但奉行資本主義的香港人對回歸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九七」問題還是有疑慮,也加強令香港人對自己「身分」的思考。回應香港前途的流行歌曲逐漸出現,如太極〈迷途〉(1986)、達明一派〈今夜星光燦爛〉(1987)、Beyond〈大地〉(1988)等。「八九」天安門廣場事件令中國大陸政治轉回強硬,香港人對「九七」回歸也轉為憤怒和恐懼,移民潮再次出現,流行曲當然也有回應。群星為「六四」事件合唱的〈為自由〉(1989)、夏韶聲的〈媽媽我沒有做錯〉(1989)、盧冠廷的〈1989〉(1989)、黃霑的〈香港X'mas〉(1989)等,這些政治粵語流行曲,令更多香港人思考自己的「國民身分」,從香港人到中國人再到中國香港人,香港中國人......或者可以說,這些政治流行歌曲有加強香港人「身分」反思的啟蒙作用。

 

在奠定粵語是現代本土文化之前,粵語流行曲的認受程度不高,可以說是因為粵語流行曲獲香港人和其他地區的人接受,才令香港人認同粵語是本土文化;也可以說是香港人認同粵語是本土文化,才令粵語流行曲獲香港人和其他地區接受,這大概是一種互動接受認同。香港流行曲的現代發展,由國語和英語歌詞蛻變成本土粵語,也是現代本土發展的特色。有趣的是很多八十年代粵語流行曲知名的歌手,最初是唱非粵語歌的。徐小鳳初出道時藝名「小白光」,唱國語歌,之後才成為粵語流行曲歌手。陳百強最初唱作英語歌,之後受粵語歌影響,推出粤英語混合專輯,到〈眼淚為你流〉(1979)大受歡迎,才改為粵語歌手。林子祥、許冠傑最初也是拿著結他唱英語歌,之後才成為粵語流行曲歌手。

 

——摘自本書 P112 -114

 

 

| 作者簡介 |


(按本書年代先後序)

 

黃志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資深中文歌曲評論人。新世紀以來,積極研究香港早期粵語歌的文化與歷史,梳理有關粵語流行曲創作的理論。近一兩年,不時在《明報》副刊發表文字。如包括合著,其已出版的著作達廿一本。

 

彭得豐,劍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研究範圍包括香港史、海外華人史、東南亞史、教育史、文化史及跨國史,著作見於《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及《Historical Journal》。其博士論文研究二十世紀下半葉香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華人歷史教育網絡。

 

蔡梓淇,1999年生於香港,畢業於聖保羅書院(2017年)、香港大學文學院(2021年,雙主修中國歷史文化、香港研究)。研究興趣包括香港流行文化史、中國及香港歷史、中國戲曲與文學等等。

 

廖志強,文學碩士及傳理學哲學碩士。曾從事影視製作,文化節目策劃,大專講師,出版創作評論十餘種。現為影視製作人,兼任講師、演藝評論家協會董事、藝術發展局審批員、報刊特約撰稿。

 

黃念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公關及推廣)、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及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興趣為香港文學、檔案研究及現代中國女性文學,著作《晚期風格︰香港女作家三論》(2007)獲第十屆香港文學雙年獎推薦獎(文學評論),並曾編選多種文學選集。

 

馮應謙,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和數字和創意媒體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範疇包括流行文化、青年研究、數字媒體與藝術、文化創意產業與政策研究等,中英文編著的書籍超過二十本,出版的文章超過二百篇。他是多本國際學術期刊編輯,現在是《全球媒體和中國》的總編輯和《國際文化研究》的共同編輯。

 

何穎琪,香港中文大學傳播學博士,曾任教創意傳播、廣告及公關、新媒體文化、創意產業、演講技巧等相關科目。現為大學講師/獨立研究員,研究興趣及出版著作涵蓋流行文化、流行音樂、創意產業、文化政策等範疇。

 

朱耀偉,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香港研究課程教授,香港人文學院院士,亦為《南華早報》和信和集團合辦「香港精神獎」(文化;2019)得主,著有專書三十餘種,研究範圍包括香港文化、全球化及後殖民論述。

留情(@lau4cing4),香港粵語流行曲歷史專頁「留情」創辦人。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設計及藝術學院藝術系。曾於台灣及香港策劃香港粵語流行曲歷史相關展覽《Dearest Anita,》(2018)、《Leslie’s Week》(2019)、《梅艷芳親密愛人三十年》(2020)、《今夜真暖:樂壇經典舊物展》(2022)。著有《歌影留情》(2020)。

 

 

粵語流行曲七十年

HK$200.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黃志華, 彭得豐, 蔡梓淇, 廖志強, 黃念欣, 馮應謙, 何穎琪, 朱耀偉 合著

  • 出版社 | PUBLISHER

    亮光文化

  • 書號 | ISBN

    9789888820870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4/02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