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1922年,蘇聯甫成立的首都莫斯科街頭,矗立在克里姆林宮附近的大都會飯店,成為亞歷山大.羅斯托夫伯爵將度過餘生的牢籠。
因為一首同情革命的詩,貴族出身的他逃過死刑,卻被布爾什維克法庭判處終身不得踏出飯店一步,從寬敞的豪華套房被趕到窄小的屋頂閣樓,在一方斗室中見證了蘇聯三十年來的變革。
儘管生活只能局限於方寸之地,但在動盪不安的時代,遭軟禁反而成為他的護身符。他把房間建構成屬於自己的宮殿,甚至放下身段在餐廳當起領班,逐漸改變生活方式,找到另一種屬於他的人生意義。
他在飯店裡結交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驕縱美豔的女演員、關注蘇聯情勢的美國上尉、好奇西方世界的紅軍上校,也從飯店主廚、經理、裁縫師和屋頂維修工等平凡人身上,收獲真摯友誼。
他沒料到的是,偶然認識的那名早熟九歲女孩妮娜,兩人命運的交會,竟成為彼此人生轉變的契機……
《莫斯科紳士》是亞莫爾.托歐斯繼一鳴驚人的暢銷處女作《上流法則》後,時隔五年再度席捲書市的力作。書中慧黠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的諸多角色,以及輪番上演的精緻劇碼,描繪出莫斯科那段最紛亂、動盪卻也最迷人的光景。作者以20世紀初的蘇聯為背景,描繪一個失去奢華生活的貴族紳士,如何在拮据中獲得心靈的豐盛與自由。筆觸幽默,激發哲學思考,深入探索身為人的意義。
有趣、聰明,出奇的樂觀……這本小說是部迷人故事,內容包羅萬象、細節豐富。有很棒的愛情故事、政治局勢、間諜、親情和詩歌。就手法而言,既是歷史小說,同時也是本懸疑故事和愛情故事。
──比爾.蓋茲
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偉大小說,以其獨特的魅力、智慧與極富洞察力的哲思,帶給你無窮的閱讀快感。即便殘酷的時代也無法消彌人類的尊嚴、榮耀與記憶。──《科克斯書評》
這是一本關於擺脫世俗的書。《莫斯科紳士》有著絕妙的結構和精緻的文風……這一切都讓人聯想到魏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泰晤士報》
幸好有裁縫、主廚、酒保和門房,羅斯托夫方能逃脫國家的各種入侵。結尾作家展現出的絕佳敘事效果,不是那些奇跡與巧合發生的時刻,而是那些周圍的工作人員在數十年間有了大幅的變化,變成了知己、同儕和至交。身邊有了這些人,無限期置身這些華麗廳堂間,也能讓羅斯托夫成為俄羅斯最幸運之人。──《紐約時報》
| 目錄 |
第一部
一九二二年 大使
沖上荒島的英國人
約會
相識
哎……
逛逛
大會
考古
偶遇
第二部
一九二三年 女明星,幽靈,養蜂場
一九二四 隱姓埋名
一九二六年 告別
第三部
一九三○年
奧拉克妮的藝術
午後約會
聯盟
苦艾酒
附記
一九三八年 到來
調適
上上下下
補遺
一九四六年
鬧劇,對比,意外
補遺
第四部
一九五○年 慢板,行板,快板
一九五二年 美國
一九五三年 使徒與叛教者
第五部
一九五四年 掌聲與讚譽
勇士阿基里斯
Arrivederci(再會)
成年
宣告
軼事
聯想
近身搏鬥(以及赦免)
完美典範
後記
之後……
不久之後
| 內容節錄 |
一九二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亞歷山大.伊里奇.羅斯托夫伯爵出席內政人民委員部緊急委員會
主席:V.A.伊格納托夫同志、M.S.薩柯夫斯基同志、A.N.柯薩瑞夫同志
檢察官:A.Y.維辛斯基
維辛斯基檢察官:請說出你的名字。
羅斯托夫:亞歷山大.伊里奇.羅斯托夫伯爵,獲授聖安德魯勳章,為馬會會員與宮廷成員。
維辛斯基:你的這些頭銜對其他人一點用處都沒有。但為了紀錄所需,請問你是不是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出生於聖彼得堡的亞歷山大.羅斯托夫?
羅斯托夫:是的。
維辛斯基:在我們正式開始之前,我必須說,我從沒看過誰身上的外套有這麼多顆鈕扣的。
羅斯托夫:謝謝你。
維辛斯基:這並不是讚美。
羅斯托夫:那麼,為了捍衛我的榮譽,我要求決鬥。
(笑聲)
伊格納托夫部長:旁聽席請安靜。
維辛斯基:你目前的住址是?
羅斯托夫:莫斯科大都會飯店三一七號套房。
維辛斯基:你住在那裡多久了?
羅斯托夫:我從一九一八年九月五日開始住在那裡。快四年了。
維辛斯基:你的工作是?
羅斯托夫:紳士哪裡需要工作。
維辛斯基:很好。那你是怎麼打發時間的?
羅斯托夫:吃飯,討論,看書,思考。一般的瑣事。
維辛斯基:你也寫詩?
羅斯托夫:我是能寫點東西。
維辛斯基:(拿起一本小冊子),你是一九一三年的這首長詩《如今安在?》的作者?
羅斯托夫:大家都認為是我寫的。
維辛斯基:你為什麼寫這首詩?
羅斯托夫:這首詩需要我把它寫出來。某天早上,我坐在某張書桌前面,這首詩就這樣來到我腦海裡,要求我把它寫出來。
維辛斯基:確切的地點是在哪裡?
羅斯托夫:在埃鐸豪爾的南廳。
維辛斯基:埃鐸豪爾?
羅斯托夫:是羅斯托夫家族在下諾夫高羅德的宅邸。
維辛斯基:噢,是啊,沒錯。好地方。但是讓我們把焦點轉回到你的詩。這首詩寫於一九○五年革命失敗之後士氣消沉的時期,很多人認為是在鼓動民眾採取行動。你同意這個論點嗎?
羅斯托夫:所有的詩都是在鼓動採取行動。
維辛斯基:(查看他的筆記)隔年的春天,你離開俄國,前往巴黎……
羅斯托夫:我記得那時好像蘋果花正盛開。嗯,沒錯,應該是春天。維辛斯基:正確來說,是五月十六日。我們瞭解你自我放逐的原因,甚至也有點同情你為情勢所迫,不得不離開。但我們更關心的是你在一九一八年回來。我們不禁好奇,你是否回來參與武裝行動,如果是的話,你是贊成或反對革命?
羅斯托夫:關於這一點,恐怕我參與武裝行動的日子早就過去了。
維辛斯基:那你為什麼回來?
羅斯托夫:我懷念這裡的天氣。
(笑聲)
維辛斯基:羅斯托夫伯爵,你似乎不理解這是個嚴肅的場所,也不尊重在你面前的這幾位同志。
羅斯托夫:皇后在世的時候也經常這麼說我。
伊格納托夫:維辛斯基檢察官,我是不是可以……
維辛斯基:伊格納托夫部長,您請說。
伊格納托夫:羅斯托夫伯爵,我確信旁聽席有很多人會意外於你竟然這麼有魅力。但是我一點都不意外。歷史證明,魅力是有閒階級追求的最終目標。讓我覺得意外的是,寫出這首詩的詩人,竟然會變得這麼胸無大志。
羅斯托夫:我從小就以為,凡人該追求什麼目標,只有上帝知道。
伊格納托夫:是啊。對你來說,這真是個方便的藉口。
(委員會退席十二分鐘)
伊格納托夫:亞歷山大.伊里奇.羅斯托夫,聽完你所做的證詞之後,我們只能認為,當初滿腔熱血,寫出長詩《如今安在?》的那個人,已經被自己的階級永遠腐化了,對自己曾經追求的理想造成莫大威脅。基於上述理由,我們樂於把你從這裡拖出去槍斃。但是,黨內高階同志視你為革命謀劃階段的英雄。因此,本委員會的裁決是,你應當回到你所喜歡的那間飯店。但請別會錯意:你只要再踏出大都會飯店一步,馬上就會被槍決。下一案。
簽名
V.A.伊格納托夫
M.S.薩柯夫斯基
A.N.柯薩瑞夫
※※※
一九二二年
大使
一九二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下午六點半,亞歷山大.伊里奇.羅斯托夫伯爵在衛隊陪同下,穿過克里姆林宮大門,踏進紅場。陽光燦爛,空氣涼爽。伯爵挺起雙肩,繼續邁著大步,像剛離開泳池的泳者那樣深吸一口空氣。天空澄藍得像聖巴索大教堂的彩繪穹頂。粉紅、綠色、金色在陽光裡閃閃發亮,彷彿宗教的唯一目的就是取悅聖神、聖父與聖子。就連在國營百貨公司櫥窗前交談的布爾什維克女孩,似乎都因為春季即將消逝而特別打扮一番。
「哈囉,老好人!」伯爵喊著廣場邊上的費奧德,「今年的黑莓比較早上市喔!」
伯爵沒讓這嚇了一跳的水果販子有機會回答,就踩著輕快的步伐繼續前行,上了蠟的鬍子伸展如海鷗雙翼。經過復活門,他轉身背對紫丁香盛放的亞歷山大花園,走向劇院廣場。大都會飯店就堂堂矗立在此。走到大門口,伯爵對值下午班的門僮帕維爾眨眨眼,轉過身,對跟在背後的兩名士兵伸出手。
「謝謝兩位送我安全抵達。我應該不再需要你們的協助了。」
這兩個揹著槍帶的年輕士兵,必須從帽子底下抬起頭,才能迎上伯爵的目光。因為伯爵承襲了羅斯托夫家族長達十代的遺傳,身材高大,身高超過一百九十公分。
「繼續走,」看起來比較凶狠的那個說,手握著步槍槍托,「我們要看著你進房間。」
在大廳裡,伯爵對著同樣臨危不亂的亞卡迪(他負責櫃臺)和甜美的瓦倫蒂娜(她正在撢長沙發)揮手。儘管伯爵打招呼的方式和過去上百次一樣,但兩人都只瞪大眼睛看他。那個模樣,就像看見有人來參加晚宴,卻忘了穿褲子似的。
有個特別喜歡黃顏色的女孩坐在她最愛的大廳椅子上看雜誌,伯爵從她身邊走過之後,突然在棕櫚盆栽前停下腳步,對押送他的士兵說:
「兩位想搭電梯或走樓梯?」
兩個士兵面面相覷,轉頭看伯爵,然後又看著彼此,顯然無法拿定主意。
伯爵心想,這兩個士兵連怎麼上樓都下不了決定,上了戰場可怎麼打仗?
「爬樓梯。」他替他們決定,然後一步兩階地往上爬,這是他從唸書時就養成的習慣。
到了三樓,伯爵穿過鋪紅地毯的走廊,到他的套房,裡頭有臥房、浴室、餐廳和大客廳。客廳有八呎的大窗戶,可以俯瞰劇院廣場上的菩提樹。敞開的房門前站著警衛隊隊長,旁邊是飯店的服務生帕夏和派特亞。這兩個年輕人一臉尷尬,顯然很不喜歡被指派的任務。伯爵對隊長說:
「這是怎麼回事,隊長?」
這個問題似乎讓隊長微感驚訝,但他訓練有素,處變不驚。
「我是來帶你去你的住處。」
「這裡就是我的住處啊。」
隊長忍不住露出一絲微笑,回答說:「恐怕不再是了。」
隊長留下帕夏和派特亞,帶著伯爵和兩名士兵走向一道員工樓梯。樓梯躲在旅館正中央,一扇隱密的梯門後面。昏暗的樓梯宛如塔樓,每隔五階就一個急轉彎。往上轉過三個樓梯平臺之後,到了一道門,穿出去是一條窄仄的走廊,兩旁有一間浴室和六間臥房,讓人想起往昔修道院苦行僧的小房間。這個閣樓原本是用來安置大都會飯店貴客的貼身男僕與女傭的,但帶僕人旅行的方式既已過時,這些沒人用的房間,就拿來應付偶爾可能出現的緊急狀況,也用來堆廢棄品、破損的家具和各式各樣的零碎雜物。
今天稍早,最靠近樓梯間的房間已經清空,現在裡面只有一張鑄鐵床,一只三腳抽屜櫃,和累積了整整十年的灰塵。靠近門邊的角落裡有個衣櫃,大小像個電話亭,大概是後來才想到要搬進房間裡來的。因為屋頂是斜的,所以天花板也順著屋頂的走勢,從房門朝外牆逐漸往下傾斜。靠外牆處,伯爵唯一能挺直身體站立的,就只是凸出於屋頂的老虎窗,雖然那上面的窗戶也小得像棋盤。
兩個士兵得意地站在走廊上朝裡張望。隊長說,他叫那兩個服務生來幫伯爵收拾一些個人用品,搬到這個新住處來。
「其餘的呢?」
「都成為人民的財產。」
這就是他們玩的花樣,伯爵想。
「非常好。」
再次回到陰暗的塔樓樓梯,伯爵腳步輕快,跟在他後面的兩名士兵,步槍不時撞到牆。到了三樓,他闊步沿著走廊回到套房,兩名服務生帶著悲傷的表情抬頭看他。
「沒關係的,朋友,」伯爵說,然後指著他的東西:「這個。那個。那些。全部的書。」
至於可以用在新住處的家飾,他挑了兩張直背椅,一張祖母留下的東方風情茶几,他最喜歡的一套瓷盤,黑檀大象造型的檯燈,以及妹妹艾蓮娜的一幅肖像畫。這是一九○八年畫家塞洛夫(Valentin Serov)造訪埃鐸豪爾時為她畫的。他當然也沒漏掉倫敦愛絲普蕾珠寶公司特地為他設計製作、並由好友米哈伊爾命名為「大使」的那個真皮盒子。
不知哪個善心人士幫伯爵把行李箱拿到臥房,所以飯店服務生幫他把東西搬上樓的時候,他在行李箱裡裝進衣服和個人用品。兩名士兵盯著擺在落地櫃上的兩瓶白蘭地,但伯爵也把酒塞進行李箱裡。行李箱搬上樓之後,他又指著他的書桌。
兩名服務生因為費力搬運,淺藍制服已經污漬斑斑,這時又一人一邊抬起桌子。
「這也太重了吧。」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
「國王擁城堡以自衛,」伯爵說,「紳士則擁書桌以自重。」
服務生把書桌抬出走廊時,註定要被留下的落地大鐘憂傷地敲響八聲。隊長老早就回到他的工作崗位去了,兩個原本一臉凶狠的士兵也變得無聊疲憊,靠在牆邊抽菸,菸灰撢在拼花地板上。莫斯科夏日流連忘返的晝光流洩到客廳裡。
伯爵神情哀傷地走向套房西北角的窗戶。他曾在這窗前消磨多少時光?有多少個早晨,他穿著晨袍,端著咖啡,看著從聖彼得堡來的旅人步下火車,因為搭夜車而疲態盡現?有多少個冬日夜晚,他看著雪花緩緩飄落,某個孤獨短小的身影走過街燈下?就在他望向窗外的此刻,廣場北端,有個年輕的紅軍軍官快步跑上波修瓦劇院的臺階,已然過錯今晚前半場的演出了。
伯爵回想起自己年輕時老愛在節目開演後才抵達劇院的習慣,不禁露出微笑。他總是說他還來得及在英國俱樂部再喝一杯,結果喝了三杯。接著跳上等候的馬車,狂奔飛馳穿過城區,像這個年輕的軍官一樣,跑上宏偉的臺階,偷偷溜進金色大門。芭蕾伶娜正在舞臺上優美旋舞,而他,一路輕聲不好意思、借過,走到他慣坐的第二十排座位,那個可以看見包廂仕女的座位。
遲到啊,伯爵輕輕嘆了口氣。多美好的青春。
他轉身,開始走過套房裡的每一個房間。他先欣賞寬敞大氣的客廳和兩盞華麗的水晶吊燈。他欣賞小餐廳上了漆彩的鑲板,和可以固定臥房雙扉門的精巧銅製機械裝置。簡而言之,他細細欣賞這個套房的內部裝潢,宛如是第一次踏進這裡的可能買家。在臥房裡,伯爵停在一張桌子前面。這桌子的大理石桌面擺滿各式小玩意。他從中拿起一把剪刀,這是他妹妹珍愛之物。剪刀做成白鷺形狀,長長的銀刃是鳥喙,小小的金色軸心螺絲是鳥的眼睛。這剪刀非常精緻小巧,他的手指甚至很難穿過握把的圈圈。(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亞莫爾.托歐斯 (Amor Towles),1964年生,在麻州波士頓市郊出生長大,畢業於耶魯大學,後取得史丹福大學英文系碩士學位。1991~2012年間,他任職於紐約的投資公司,工作二十多年之後退休,於2013年開始專職寫作,目前與妻子和兩個小孩同住曼哈頓,同時擔任美國經典文庫、耶魯大學美術館與華勒斯基金會的委員。
他非常喜愛20世紀早期的繪畫、1950年代的爵士樂、1970年代的警匪劇,搖滾樂黑膠唱片、聲明、早餐糕點、義大利麵、烈酒、下雪天、托斯卡尼、普羅旺斯、迪士尼樂園、好萊塢、電影《北非諜影》的演員、007、寇克船長、鮑伯.迪倫(早、中、晚期)、凌晨時分、紙牌遊戲、咖啡館,還有祖母和外婆做的餅乾。
他的小說處女作《上流法則》由美國企鵝集團旗下的維京出版社以百萬美金天價搶下,於2011年7月出版,即迅速登上並蟬聯紐約時報、美國書商協會、出版者週刊、波士頓環球報、洛杉磯時報、今日美國的暢銷排行榜,《華爾街日報》評選為年度十大好書,法文譯本則獲得2012年費茲傑羅獎,版權已銷售15種語言。
2016年,《莫斯科紳士》的出版再創佳績,銷售破百萬冊,不但受到歐巴馬、湯姆.漢克斯和比爾.蓋茲青睞,且入圍都柏林文學獎。他撰寫本書的靈感,來自於2009年他連續第八年下榻日內瓦飯店時,在飯店大廳看到前一年盤桓此處之人,彷彿這些人從未離開過一樣。於是他開始構思一個男人被困在飯店裡的情節。他想到俄羅斯自沙皇時代就一直有軟禁懲罰,因此生成本書大致構想。之後幾年裡,他逐步寫出大綱,自2013年退休後便開始寫這本書。此外他20多歲時所熱愛的俄國黃金時期作家,也為本書提供了靈感。
| 譯者簡介 |
李静宜,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者。曾任職出版社與外交部。譯有《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遠山的回音》、《奇想之年》、《史邁利的人馬》、《完美的間諜》、《末日之旅》、《此生如鴿》、《那不勒斯故事》、《極北》、《地下鐵道》、《寂寞芳心》、《變調人生》、《迷蹤記》等。
臉書交流專頁: 靜靜讀一本書
莫斯科紳士 A Gentleman in Moscow
作者 | AUTHOR
亞莫爾.托歐斯 Amor Towles
出版社 | PUBLISHER
漫遊者文化
書號 | ISBN
9789864893645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4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